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哪些
文章来源:北京二院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哪些?面瘫是指面部肌肉的瘫痪,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常被人们称之为“毁容病”。
面瘫带给患者的伤害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那么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看看文章中是怎说的。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哪些?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惹起的面瘫。
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
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惹起的面瘫。
有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以上介绍的就是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哪些,大家可以当做常识
了解一下。
如果得了面瘫一定要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尽早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