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点总结申论申论基础 ........................................................ .....3 一、审清题意--确定作答方向........................................ 3 1.作答范围.................................................... 3 2.作答主题与结构..............................................3 3.作答要求 (3)二、宏观阅读--定位资料............................................ 3 三、微观阅读--挖掘关键词.......................................... 3 1.关键词特征..................................................4 2.阅读技巧 (4)四、分类整理 (6)单一题 ........................................................ .......7 一、问题类........................................................1/ 327 1.题型特征.................................................... 7 2.答案来源....................................................7 3.作答技巧 (7)二、影响类........................................................8 1.题型特征.................................................... 8 2.答案来源....................................................8 三、对策类........................................................8 1.提问方式.................................................... 8 2.答案来源....................................................9 3.反推的对策优先级............................................ 9 4.答题思路.................................................... 9 5.自提对策....................................................9 四、原因题....................................................... 11综合---------------------------------------------------------------最新资料推荐------------------------------------------------------ 题 ........................................................ ......11 1.词句解释题..................................................... 11 2.巧用感情色彩................................................... 11公文题 ........................................................ ......12 1.公文格式.......................................................12 2.方案类.........................................................12 3.总结类.........................................................13 4.宣传类.........................................................13 5.评论类......................................................... 14文章写作 ........................................................ ....15 1.评分规则.......................................................3/ 3215 2.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15)---------------------------------------------------------------最新资料推荐------------------------------------------------------ 2.1 主题与观点 ...............................................15 2.2 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15)3.作文的结构 (16)3.1 如何写好标题 .............................................16 3.2 如何写好开头 (17)3.3 论证的结构与方法 (17)5/ 32申论基础一、审清题意--确定作答方向1.作答范围1)根据、依据材料 x,阅读给定资料 x:范围即材料 x。

2)结合材料 x、材料 x 中提到了:重点在材料 x,兼顾全部材料。

2.作答主题与结构预判答案内容。

3.作答要求准确:要点来自资料;最好使用资料原词原句;或在原词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全面:确保无遗漏,多抄关键词,宁滥勿缺。

简明:表述言简意赅,去掉修饰词,留下核心的主谓宾短语,动宾短语等。

有条理:分条撰写,并标清序号。

有针对性:往往指提出的建议或对策要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

内容具体:答案内容不空洞、不抽象,细节明确。

有理有据: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有事实依据,一般要答出事例。

观点明确:明确观点态度,答案开头需要表明观点。

(见解和认识题)注意分类:层次清楚、层次分明、分类合理、分别、种种、归纳。

二、宏观阅读--定位资料在审完题之后,对于资料,首先从宏观上进行阅读。

用 5 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浏览每则资料的大意,把握主题。

尤其要注意资料范围不确定的题目,在宏观阅读时要确定哪些资料与题目相关,从而明确题目的资料范围。

---------------------------------------------------------------最新资料推荐------------------------------------------------------ 宏观阅读的目的就是通过浏览资料,明确题目和资料的对应关系。

三、微观阅读--挖掘关键词7/ 321.关键词特征1)出现频率高:在资料中反复出现的往往为关键词,比较容易找到。

2)高度概括:关键词一把具有很高的概括性,能够包含多个方面。

3)高度规范:关键词一定不是口语、数据等表达,而是规范、数面简洁的用语。

4)直接与题目相关:关键词必须是与题目相关的资料中的词语,与题目不相关的词语一定不是关键词。

2.阅读技巧1 直接摘抄① 自然段首位处:在大部分文字资料中,包括申论资料,首尾句、首尾段一般都起着起承转合或者概括性的作用,往往概括了资料的段落大意。

因此,可通过首尾句把握资料的核心意思。

(汉语表达通常以“总--分”“分--总”“总--分--总”的方式呈现,因此首句和尾句往往起着总括性的作用)② 有观点的句子:如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等的观点。

观点是不同主体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观点的评论,往往会分析社会现象和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影响和对策等。

因此,观点句里包含了大量的答题要点,需要考生仔细揣摩,很多时候可直接摘抄观点作为答案要点。

观点提示词:说、讲、表示、强调、指出、认为、告诉、反映、分析、推断、看出、经调查、资料显示等词后面一般为重点句。

解题提示:中央、省部观点往往是答题依据,一般是正确观点;基层政府观点可能不完善或有错误,需辩证分析;学者观点应一分---------------------------------------------------------------最新资料推荐------------------------------------------------------ 为二,辩证分析,抓住主要倾向;老百姓观点代表基层的利益诉求,注意把握其利益诉求点。

③ 有关联词的句子:关联词本身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词的引导词,其前后往往有关键信息。

转折关系:(重点往往在后)9/ 32强转折:但、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虽然(虽说、尽管、固然)、但是(可是、然而、却)。

弱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

并列关系:(前后并存,且点后的信息同等重要)并列关联词:又、此外、另外、同时、与此同时、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因果关系:(因重要还是果重要,取决于所问的问题)因果关联词:因此、所以、因为、可见、总之、综上所述、导致、因为(由于)、所以(因此、致使)、之所以、是因为。

递进关系:(重点往往在关联词后)递进关联词:不但(不仅、非但、除了)、而且(也、还)、并且、更、甚至、尤其、特别、关键是、重要的是。

④ 标点:分号、引号、顿号、破折号。

分号:表并列,其前后容易出现答案。

引号:表引用,表观点及对专有名词的强调。

顿号:可能出现密集的词群,并列的分词,要写则都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