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发展 条件与机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泛行业性专业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 专业属于泛行业性专业,即学习了以上专业的学生,在人才 市场上有着广泛的行业适应性。但同时也对求学者(未来的求 职者)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又由于该类专业 的设置和建设成本低,许多高校盲目扩张,开设了许多此类 的专业,令人才市场上此类求职者供过于求。这些都要求学 生(未来的求职者)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开发 更多的竞争资源,比如人脉关系、适当的资格证书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一对多 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普通高校中,人们常说 的宽口径,厚基础就是指这类专业。此种类型适合于在学业 规划时先确定专业后确定职业目标的情形。应该说,先定专 业再定职业目标已经是一种比较被动的人生发展态势。然而, 由于这一类型的存在,它可以让学生比较顺利地由被动转化 为主动。因此,刚人学的新生,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机, 从被动走向主动。否则自己的人生发展将陷于更大的被动。
(3)以教育、工业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现代专 业的出现由于大量的社会化分工,不断的催生了教育实践和 工业、商业实践,为某一特定的人群的工作的名称和工作内 容的规划、设计、研究,促进了新职业的专业化理念传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4)以专业化的培训、教育、人才培养为代表的现代化专业 模式由于规模化的工业发展,需要对于某种特定的技能、技 术、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科学检测、科学评测 的人才群体,进行大规模的人才人力输出,满足社会和企业 的巨量需求,所以奠定了现代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专业的基 本概念。
(1)行业性专业理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 属于基础研究性学科,这类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其就业面比 较窄小;法学中的法学类专业,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 等专业,这类专业的典型职业方向为律师和法官;工、农、医 学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实用性专业技术,在目前的中国有 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当然每一个具体专业的情况并不完全一 样;教育学属于比较特殊的专业,在我国,由于教育领域尤其 是基础教育完全由政府垄断,因此教师的待遇稳定而丰厚。
上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1.专业的定义
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 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 体业务作业规范。此外,专业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 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
2.专业的起源与发展
(1)以工具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开创人类的石器时代、铜器 时代、铁器时代,直到古代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原始的石 匠、铜匠、铁匠、木匠等,作为原始的专业雏形,至今仍然 流行于家庭作坊。
5.职业群
(1)职业岗位群的含义所谓职业群集,是将一群相同或相类 似性质的职业归类成一群或一组。将职业群集概念实施于职 业教育中,就出现了群集职业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区别于过 去只能从事一种职业的单一职业训练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 将来能在这群职业中随意转换而不需太多再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包含军事学类)专业,它们 分别是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 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军事学。在此12大类中,我 们可以根据专业与职业行业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行业性专业 和泛行业性专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3.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及德、体条件,而不同的 知识和技能则是学(专)业的主要内容。然而从学(专)业与职 业的相关性来讲,它们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 出非常复杂的相关关系。
(1)一对一 这种情况最为简单。它一个专业方向对应一个 职业目标,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中职类学校或高职学院。 培养目标单一明确。此类职业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单 一。它属于学业规划中比较主动的一种态势。可以让我们先 定目标,后选路线,在各种路线中选择求学成本最低的一条, 这类专业和职业一般都适合于专业技术人员。
(3)多对一 就是多种专业都可以发展到某一种职业的情形。 这类职业一般属于管理型人格的职业。比如新闻记者,比如 政府公务员,比如营销主管,比如企业管理等等。这种类型 也适合于先确定职业目标后确定专业方向的情形。它其实和 第一种比较类似,在学业规划时处于比较主动的态势,能够 比较好地找到一条求学成本最低的学业路线。
第二章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2.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2.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5兴趣分析与培养 2.6性格分析与调适 2.7能力分析与提高 2.8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2.9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 2.10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11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2.12国家投资与行业就业 2.1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同步练习
(5)专业的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专业的分化和合并由于社会 科学技术的高度迅猛发展,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 同时,出现了传统的专业的发展变化,伴随高科技化的逐步 前进,不断的分化出新的专业,并且转变为大量的社会和企 业职业需求,人们呼唤更加专业的服务,并且提高专业的科 技含量。所以,一些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科技含量不足的专 业出现合并的趋势,比如机械、电子等专业,逐步走向机电 一体化就是非常明显的例证。比如秘书这个专业职业,也可 能由于人们的素质和办公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步消失。
下一页 返回
2.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现代专业的发 端现代工业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作为专业的发明家,为人类 贡献了非常多的发明,包括至今仍然使用的白炽灯、电话。 出现了工厂、作坊等为单元的工业原始结构。在这些地方, 长期从事不同的产品加工和服务分工,出现的是现代工业专 业化分工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