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美国英国及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x ppt课件

第三章美国英国及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x ppt课件

✓ 这次改革的重要成果包括取消利率管制、放松业务限制、允 许存款机构业务交叉等。
20 世纪90 年代的金融监管改革
80 年代末期,银行和储贷协会的大量倒闭造成了金融业的恐慌。 这次严重的银行业危机使美国从30 年代建立起来的金融监管体 制及监管方法发生了彻底变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经营管理 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为:1991年对联邦储备保险制度的改革,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1994 年取消银行经营地域范围的限制 等。
✓ 这一时期颁布的最重要法令是《1980 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 和货币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在放松对金融微观管制的同 时加强了美联储对货币管理的宏观控制。该法打破了金融业 务范围的限制,允许存款机构之间业务交叉, 鼓励金融同业 竞争,商业银行不再是货币银行领域的垄断者。
✓ 同时还有《1982年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金融机构改 革、复兴与促进法》的出台。
20 世纪40 年代至80 年代的金融监管体制
此时期的金融改革主要是对30年代的金融法令进行修补和 完善,对银行业仍是加强监管,以安全性为重;对证券业 则是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规则和有关的监管措施, 禁止诈骗和操作等行为。
✓ 这次金融改革基本上取消了存款机构之间不同业务范围划分 的规定,使存款机构的业务趋向一致, 取消了利率限制等僵 硬的管理措施,同时也强化了联邦的货币控制能力。
通过这种特殊的监管框架, 在组织和结构上保证现有金融 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各部门的监管责任,是识别和控 制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金融持股公司的稳健性与效率都 可以得到一定保障。
“伞式”监管模式图
21 世纪的金融监管改革
《1999 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
✓ 对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助基金、保险与商业银行等业务 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指定美联储为金融持股 公司的伞式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综合监管, 金融持股公 司又按其所经营的业务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 监督。
✓ 伞式监管人与功能监管人必须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第三章 美国、英国及中国的 金融监管体制
2018-9
当今世界的金融体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集中统一型企融监管体制,为世界大多 数国家所采用,以英因为典型代表;二是分业 型企融监管体制,以美国为代表,中国采取 的也是这种体制。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发达 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演进的研究发现,在 危机之后的金融改革不仅未能阻止危机再次 发生,反而成为下一次危机的催化剂。建立 更多的监管机构,同时赋予其在广泛的金融 领域内更大的监管权力这一做法具有致命缺 陷危机——改革——危机……总是不断循环 往复。
✓ 另一个主要成果是《1935 年银行法》 ,该法对中央银行的职能做 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它进一步完善了联邦对银行业的监管。该法授 权建立联邦储备委员会,改进联邦储备体系的功能,把原来分散的 中央银行的决策权集中到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集中的货币政策。 在这一时期美国还颁布了《1 9 3 3 年联邦存款保险法》《 19 33 年证券法》《 19 34 年证券交易法》《H19 3 8 年马洛尼法》和 《19 39 年信托契约法》等重要法令。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质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 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效率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的金融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虽然政府于 1863 年成立了货币监理署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单一货币和受联 邦监管的国民银行体系,但一直缺少一个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 构来管理整个金融业。 直到1907 年银行危机爆发,美国国会才设立了国家货币委员会 来讨论有关设立中央银行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协商讨论之后, 国会通过了《1913 年联邦储备法》,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 体系(FED) 也据此确立。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是美国进入现代 金融管制时期的标志。 在1929 年危机发生以前,美国的银行、证券、保险实行的是相 对自由的混业经营体制,几乎没有关于证券公司的监管制度, 商业银行以子公司参与证券投资业务也没有明显的法律障碍。
✓ 为避免重复与过度监管,伞式监管人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美联储必须尊重金融持股公司内部不同附属公司监管当局的 权限, 尽可能采取其检查结果。
✓ 在未得到功能监管人同意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得要求非银行 类附属公司向濒临倒闭的银行注入资本。但在金融持股公司 或其附属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及其他行为威胁其下属银行的 稳定性时,美联储有权力加以干涉。
1929 年10 月,美国股市暴跌引发经济危机,罗斯福颁布 了一系列彻底改革现行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金融改革措 施,力图重新建立美国金融制度。
✓ 这次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以规范银行业和证券 业的经营行为;采取金融业务专业分工制度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 以达到稳定金融业和防范危机的目的。
✓ 从这次改革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过去的主张自由竞争和政府不干预,转向限制过度竞争,以保障 金融业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 此次改革主要的成果是1933 年出台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该法在美国统治了近70 年,是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防止银行业过度竞争,保障公众的存款和技资安全。
✓ 《1991 年财政部议案》从改革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废除《格拉斯-斯蒂格 尔法案》、改革跨州银行法、允许工商企业对金融机构有更多所有权以及 协调银行监管活动等五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虽然该议案未获得国会通过, 但它揭开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序幕。
这次改革中美国国会颁布了《1991 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司改 进法》《1991年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法》《1994 年跨州银行法》 《1995 年金融服务竞争法》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