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大地测量(2016)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大地测量(2016)
28
GPS网的位置基准
位置基准的确定 自由网平差或拟稳平差 对网的尺度无影响 固定一点(最小约束平差) 对网的尺度无影响 固定多点(约束平差) 对网的尺度有影响
29
GPS网的尺度基准
尺度基准的确定 GPS基线向量 测距边 已知点间的固定边 其他空间技术观测量(VLBI、SLR等)
33
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两点重要提示 GPS网的图形强度与基线向量的数量和 分布有关 GPS点的精度和可靠性与与其相连的基 线向量数密切相关,相连的基线向量 数越多,精度和可靠性越高
34
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GPS网布设时的重复设站次数(观测时 段数) GPS点反复进行设站观测的次数 复测边(重复边)的布置 复测边:同一基线向量不同时段的观 测结果
特点:效率高,工作量较小,图形强 度虽不如三角形网和多边形网,但若 对多边形边数加以限制,仍能保证一 定的强度
39
GPS网的基本图形
星形网
定义:从一个已知点上分别与各待定点进行相对定 位(待定点间一般无任何联系)所构成的GPS网
特点:抗粗差能力极差 应用:界址点、碎部点和低等级控制点(图根dian) 工作模式:Go and Stop,RTK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从两个已知点(基准站)上对 同一待定点(流动站)进行观测;适当复测
30
GPS网的方位基准
方位基准的确定 GPS基线向量 起始方位 其他空间技术(如VLBI)提供的方位
31
5.1.5 GPS网的图形设计
32
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一般控制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与精度和可靠性有关的点位设计 观测设计(观测点、测回数等) 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观测设计(同步观测图形、重复观测) 注意:GPS网无与精度和可靠性直接相 关的图形设计问题(点位观测环境方 面的问题除外)
这两点也可看作GPS网测量的要求
35
GPS网的基本图形
三角形网 多边形网 附和导线网 星形网
36
GPS网的基本图形
三角形网
定义:以三角形作为基本图形所构成的GPS网
特点
优点:几何强度高、抗粗差能力强、可靠性高 缺点:工作量大 进一步提高图形强度的方法 加测对角线
44
图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为求得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的坐 标,应与该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进行 联测,联测点数不得少于3个
45
图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当控制网的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分级布 设的方法,即首先布设点数较少但等级 较高的框架网,然后再布设项目所要求 等级的全面网*
框架网 全面网
46
() i
N
0
GPS测量原理 6、GPS的定位模式
根据运动状态 动态定位、静态定位 根据时效 实时定位、事后定位
根据定位模式 绝对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7
GPS测量原理 7、导航定位方法及精度
定位方法 观测值 测码伪距 单点定位 载波相位 测码伪距 载波相位 精密星历 广播星历 广播星历 广播星历 相对定位 载波相位 精密星历 卫星星历 广播星历 观测时间 单历元 数小时 单历元 一天 单历元 单历元 数小时 数小时~ 数十小时 20 - 40 m 米级 分米级 厘米级 D < 15 km 分米级、亚米级 15 km D 200 km 米级 厘米级 短边:5 mm 10-6 D 中边:5 mm 10-7 D 长边:3 mm 10-8 D 3 mm 10-9 D 精度
22
5.1.2 技术设计的依据
23
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
内容
点位要求 分布、密度、数量 精度要求 等级、点位误差、相邻点间距离误差 进度要求 提交成果的时间 成果要求 坐标参照系、是否需要高程成果、提交资 料的内容
24
5.1.3 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
25
13
同步观测基线
定义
利用同一时段的多个同步观测站所采集的观 测数据所计算出的若干基线向量 一个时段中,同步观测基线的数量 若在某时段共有n台接收机进行了同步观测, 则共可得到n(n-1)/2条同步观测基线
n=2
n=3
n=4
n=5
14
闭合环和环的闭合差
闭合环 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图 形
同步环与非同步环
17
同步观测环(同步环)和同步环检验
同步环检验 定义:检验同步环的闭合差大小 特性 理论上:采用严密算法所得到的同步环, 无论观测值中是否含有误差,其环闭合差 必为零。(构成同步环的基线向量之间是 线性相关的) 实践中:如果算法不严密(目前大多数的 商用软件均属于此种情况),其环闭合差 通常不为零,但通常很小 结论:同步环闭合差很小,还不能说明基线 解算结果一定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n=5 由5条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
15
闭合环和环的闭合差
环的闭合差
闭合差:组成闭合环 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 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的矢量和 分量闭合差:组成闭 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 一方向(顺时针或逆 时针)矢量的各个分 量的和 全长闭合差:分量闭 合差的平方和开方
B2
B1
B3
47
GPS网的特征条件
总基线数 独立基线数 必要基线数 多余基线数
48
GPS网的特征条件
若某GPS网由n个点组成,每点的设站次 数为m,用N台GPS接收机进行观测 观测时段数C:C n m N 总基线数J总: J C N N 1 2 独立基线数J独:J C N 1 必要基线数J必: J n 1 多余基线数J多:J J J 整体可靠性指标:J多/J独
(tS)
S
tR t
R
4
GPS测量原理 4、GPS的误差源
与卫星有关的:卫星钟差、卫星 星历误差、相对论效应、SA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大气折射 (电离层折射、对流层折射)、 多路径效应、其他电磁波干扰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天线相位中 心偏移及变化、接收机钟差、接 收机噪声 其他
大地测量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武汉大学 王泽民
zmwang@
1
GPS测量原理
一、GPS测量原理回顾
1、GPS系统及其构成
拥有者:美国 系统构成:空间部分、地 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 作用:定位、测速、授 (守)时 信号:载波、测距码、导 航电文
GPS
空间部 分 地面监 控部分 用户部 分
19
独立基线向量
同步观测基线向量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及 选取方式
20
独立观测环(异步环)和独立观测环检验
独立观测环(异步环) 定义:由相互函数独立(线性无关) 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就是 前面的非同步环)
独立环与非独立环
21
独立观测环(异步环)和独立观测环检验
独立观测环检验 定义:检验独立观测环的闭合差大小 特性:与同步环闭合差不同,即使采 用严密算法,并且计算过程中未发生 错误,独立观测环的闭合差通常也不 为零,也不一定是个微小量 结论: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 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 标
5
GPS测量原理 5、GPS定位原理中的若干基本概念
伪距测量 载波相位测量 整周计数、周跳、整周模糊度 t 差分观测值 零差(非差)、单差、双差、三差 N 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Fr 宽巷、窄巷、无电离层折射影响和无几何关系组合
0
0 0
ti
单差
双差
三差
6
Fr
i
Int
差分 GPS
8
GPS测量原理 8、GPS的特点 作业范围:全球地面覆盖,无须通视 作业时间:实时,全天候 成果精度:精度高 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 三维坐标:真三维坐标
9
5.1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10
5.1.1 GPS测量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1
观测时段和时段长度
观测时段 从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起至停止 接收卫星信号间的连续工作的时间段 是GPS测量的基本单位 时段长度 观测时段所持续的时间
图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为求得GPS点的正常高,应进行高程联 测,联测应满足下表要求
级 别 AA A B C D E 高程联测点密度要求 逐点联测 逐点联测 每隔 2~3 点联测 1 个 每隔 3~6 点联测 1 个 视情况 视情况 高程联测点的等级 二等水准 二等水准 三等水准 四等或精度相当 四等或精度相当 四等或精度相当
Bi
n i 1
Bn
环的闭合差
X X Y Y Z Z
分量闭合差
s X 2 Y 2 Z 2
全长闭合差
16
同步观测环(同步环)和同步环检验
同步观测环(同步环) 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 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完全由同一 观测时段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 环
总
独
必
多
独
必
49
GPS网设计书
编写提纲 概述:测区位置,项目概况 技术依据:规范、标准… 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 网形设计 质量检核 选点埋石 外业观测 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方法(包括基线解算 与网平差) 成果资料
37
GPS网的基本图形
多边形网 定义:以多边形(边数≥4)作为基本 图形所构成的GPS网
特点:效率高,工作量较小,图形强 度虽不如三角形网,但若对多边形边 数加以限制,仍能保证一定的强度
38
GPS网的基本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