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外设计史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中外设计史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的花房式大厅。
帕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 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尺;建筑物总长度达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 (因为当时玻璃长度为1.22 m,用此尺寸作为模数)。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 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整座建 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 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1936年毁于大火。
博览会中部分展品
水晶宫展品——梳妆台及化 妆箱和烛台等摆饰金碧辉煌
评价:
大部分赞扬的人认为展览盛世空前,代表了工业社会的进步、 创作力、繁荣与和平景象;一小部分人认为,展品远没能达到 展览所提倡的“艺术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为装饰而装饰的 手法过于刻意,并显示出参展商和公众的品味都急需提高。
博览会暴露的问题
4.1.2 19世纪欧美主要流行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
对古典主义时期风格,即古希腊风格和古罗马 风格的重新启用。 如:大英博物馆、德国的勃兰登堡城门、法国 凯旋门
大 英 博 物 馆
大英博物馆
新古典主义
勃兰登堡门
设计比较简 洁、典雅, 重视严谨的 几何比例效 果,讲究 “高贵的纯 朴和壮穆的 宏伟”,装 饰上采用罗 马柱、希腊 柱、雕像等 古典手法, 减少过多的 装饰部件。
巴黎歌剧院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 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 纪初,在欧美一些国 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 格。折衷主义建筑师 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 建筑风格,或自由组 合各种建筑形式,也 称模仿主义建筑。他 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 只讲求比例均衡,注 重纯形式美。
4.1.3 英国“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第一届世界艺术与工业博览 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这次展览 被看做是设计在19世纪的分水岭,它使设 计的诸多问题浮出水面,并推动了设计革 命的到来。
本章学习目标
19世纪欧美大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生产
取代了手工作坊,商业需求旺盛。 潜在隐患:城市旧的住宅无法容纳增加的 人口,先进的机器却披着古老手工艺外衣, 民间手工艺消失,艺术的发展遇到瓶颈, 贫富差距加剧,贫民窟卫生和治安的隐患。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从艺术、生产、教 育和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提出了工 业化时代最早的设计思想,成为现代设计 的萌芽。
二、运动的领导者威廉.莫里斯
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的评论者,以威廉·莫
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最为著名。 莫里科17岁时参观了博览会,对展品的反感影
响到他以后的设计活动和设计思想。
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族,受过高等教育,在 以设计哥特式风格闻名的斯特里德建筑设计事
务所从事过建筑设计,后来加入拉斐尔前派的
19世纪一张典型的商业广告,几乎每行文字的字 体都不相同,大量使用艺术字体,为保证印刷效 果、防止字模松脱,文字必须尽量与版面同宽, 这样的设计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印刷业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对印刷品的大量需求,蒸汽
印刷机、连续造纸机和机械排版机被相继 发明出来,印刷效率大为提高。
人们的阅读需求增长,报纸杂志的发行量
“水晶宫”被视为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
这个建筑与往的建筑的不同: 一、他使用了现代建筑两个最 基本的材料,钢铁和玻璃替代 了传统的土、木、砖、石等建 筑材料; 二、它改变了现在建筑建造的 方法,水晶宫不是建造起来的, 而是经过严密计算加工出来的 标准构件,运至现场用螺钉和 铆合的办法进行组装。 这两点使得这个建筑变成了现 代建筑的转立点 。
也不断提高。
围绕着印刷业的发展,一些重要 的技术也相继被发明出来
三、印刷业相关的技术发展
1、摄影技术的发明 2、石板套色印刷 3、字体设计的发展
1、摄影技术的发明
1820年,(法)约瑟夫.尼普斯用暗箱原理捕捉影像—
—沥青影像。 1839年,(法)路易斯.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摄影 术”——银版照相法。 同年,(英)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的“黑白翻 转负片摄影方法”——胶片摄影术。通过一张底片可 反复冲洗。
法国凯旋门
新古典主义风格多用于公共建筑和书房、
客厅的陈设、用品。
二、维多利亚风格
19世纪英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时期英国的一种流行风格,
强调浪漫、异国情调、富裕和中庸,并带有一些哥特 式的特点。流行于商业建筑和中产阶级家庭。
应用范围很广,从服饰、日用品、室内装饰、书籍印
刷到具有哥特式尖顶和精巧装饰的建筑物
4.1 19世纪欧美设计状况
19世纪之前的欧洲,艺术被分为 “大艺术”与“小艺术”两类。
“大艺术”指绘画、雕刻等纯艺术 创作,有时也包括建筑;“小艺术” 指陶瓷、家具、纺织品等手工艺品 的设计。
在富裕阶层趣味的引领下,人们普 遍欣赏与推崇装饰效果华丽的设计。
4.1.1 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影响
19世纪,蒸汽机和内燃
行列,准备从事绘画。由于建立画室和以后的 新婚居室,使他又一次改变了想法转而从事起
建筑及产品设计来。
红屋
“红屋”的设计取得了很大成 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 考虑,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 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住宅建筑, 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 筑特点,同时还在于莫里斯从统一 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 内、家具等等。“红屋”的建成引 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
通过这次博览会,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的时候,大量的工业产品已经生产出来的时候,人们还没有预备好
这个新来的时代,没有一种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的哲学去应付新的产
品,什么叫做工业的美,既没有一个观点去评价他,也没有一个方 法去解决它。这就造成了一个缺失:现代设计的观点必须形成,否 则的话没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展馆“水晶宫”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851年,由维多
利来女王和他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组织了世 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会上展出了各种工 业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一万余件,会场 便是著名的“水晶宫”。 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博览会的主办者被迫接受了 来自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派克斯顿(Joseph Paxton,1801-1865)的救急方案——由钢铁骨架
建筑上的装饰:
美国底特律中城Ransom Gillis Home具有浓郁的19世纪后期“镀金时代”维多利亚风 格
美国加州蝴蝶镇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澳大利亚温莎公爵酒店
三、折衷主义
是美国和很多殖民地区常见的一种建筑和
装饰风格,它把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 克和洛可可等不同风格的装饰效果混合使 用。
摄影对平面设计的作用:
1、扩展了印刷工艺的领域 2、摄影照片成为重要的视觉元素
3、提高了视觉传达的效果
4、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
2、石板套色印刷
基于油和水之间的抗拒性,直接用油性颜料在平整的
石版表面绘制图像,然后抹上清水以覆盖没有颜料的 石版,接着可以利用有颜料的部分进行印刷。
维多利亚风格的装潢:
矫饰古典细部配合繁复线板及壁炉,搭配水晶灯饰、蕾丝窗纱、彩花壁纸、精致瓷 器和细腻油画,这些都是体现维多利亚风格缺一不可的要素。
英国维多利亚式建筑:
以精致巧手技艺呈现华丽感,比如:羽毛
装饰刻纹 ,柱头上桂冠叶及层层卷绕的雕 刻,还有繁复的 装饰 、 雕花 、 拱门 、突 出的 前廊 、 细罗马柱 、及许多多角式的结 构,像是 尖塔 、 八角屋 ,或是多角的边间, 颜色也多半采用粉彩色系,古典式样的红 砖建筑为最主要之风格。
19世纪初,由德国人阿罗 斯.塞尼菲尔德发明。特点 是:可以利用几块石版来 印制彩色图像,而且效果 精美,是19世纪印刷界一 项意义重大的发明。
维多利亚风格石版彩色印刷海报, 以写实的人物和产品为主,喜欢使 用花边装饰和艺术字。
3、字体设计的发展
广告印刷的兴旺带动了字体设计的发展
英国字体设计师威廉. 卡斯隆四室设计一种 没有饰线、笔画末端 整齐的印刷字体,叫 “双行英语埃及体”, 后来统称为“无饰线 体”,人们视为机械 时代现代设计的象征, 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中 重要的组成元素。
“红屋”内部的家具、壁毯、地毯、 窗帘织物等,均由莫里斯自己亲自设 计。它们实用、合理的结构,以及追 求自然的装饰体现了浓郁的田园特色 和乡村别墅的风格。
从此,他开设了十几个工厂并于1861 年成立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把构成 居住环境的所有项目纳入业务之中, 并以雅典的色调,精美自然的图案备 受青睐。
对于这种现象,有三个人的评论影响 最为巨大。 约翰·拉斯金,作为文艺评论家和作家, 他对展品及水晶宫的看法是持否定态 度的,他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 于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因此,主张艺 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并从自然中寻找 设计的灵感和源泉,反对使用新材料、 新技术,要求忠实于传统的自然材料 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感。同时, 他还强调设计应为大众服务,反对精 英主义的设计。总之,拉斯金的观点 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反对机器生产的主 要论点,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艺术与技 术结合的必要性和为大众服务的社会 要求。
暗箱的工作原理。光线通过镜头,经过反光 镜的反射,到达磨沙玻璃,并产生一个影像。 把半透明的纸张放在玻璃上,即可勾画出景 物的轮廓。
达盖尔成功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1839年的达盖尔相机, 外观与暗箱十分相似。
塔尔博特出版的附有摄影照片为插图的书
世界著名摄影师,“卡罗式摄影”之父,开创了摄影的“负正”系统。
4.2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水晶宫”博览会对英国设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 发了“工艺美术运动”。 评论家意见:首先,他们认为英国目前的工业产品 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设计形式,而不是直接套用维多 利亚或巴洛克之类的装饰。其次,英国需要培养一批 新的设计人员,专门从事现代生产条件下的设计工作。 最后,政府要通过展览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品位和审美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