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章1、2节复习练习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3.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 )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 D.A的轴突→B的树突4.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不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5.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6.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7.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8.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 抑制于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9.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10.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1.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人神经 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1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促胰液素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D.促胰液素属于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微,但能显著调节生命活动15.关于高等动物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体液③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一组是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17.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能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以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8.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①③19.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20.近10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检查尿液中有无葡萄糖,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是( )A 斐林试剂B 革兰氏碘液C 甲基绿溶液D 亚甲基蓝溶液21. 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2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3.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
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0.1%左右的器官是( )A.大肠 D.胃 C.肝脏 D.骨骼肌24.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B 胰淀粉酶C 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25.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 .逐渐减少B .基本不变C .不断增加D .先增后减26.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使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畸形率上升,并逐渐雌性化。
由此可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 .甲状腺激素B .生长激素C .雌性激素D .抗利尿激素27.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 )A .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 B .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C .强光下瞳孔变小 D .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28.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糖元分解,抑制血糖利用 B .促进糖元分解,加速血糖利用 C .促进糖元合成,加速血糖利用 D .抑制糖元合成,抑制血糖利用29.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D.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30.下列关于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⑤⑥等过程D.胰岛素促进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31.四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 葡萄糖后,在180min 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a 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 .4条曲线在前30min 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 .b 在120min 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 .c 、d 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32.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B 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含量很低C 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 D 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33.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c 为下丘脑,b 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 .某种b 的分泌物与a 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 .a 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 .c 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34.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 与b 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35.请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形式向前传导。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_____________,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____。
(3)神经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 血糖 组织细胞 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合成糖原 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
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点位呈。
图1 图2(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变化。
37.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代表传出神经B ②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 M代表效应器D 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 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 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 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 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
分别用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