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0512705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分/周学时:3/3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组织、技术、方法、模型等的讲授和讨论,使学生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物流管理学的全貌、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各个分销物流学,具体包括仓储、库存、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网点布局、企业生产物流和购销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出现的物流学理论与方法,包括第三方物流、物流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物流信息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它与企业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现代物流学等课程都有一定的联系。

5、实践环节南京奥派物流供应链软件综合实训。

6.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魏修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铭等.《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刚.物流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查先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课堂讲述,辅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讲解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并运用案例或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操作演示,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系统进行实践操作,了解更深入、全面的知识,并实际上网查看或使用相关内容,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二分之一。

通过这种讲解、演示、实际操作和网络自学,使学生达到对各单元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与要求:在使用本大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性质、学时数和对本课程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单元组合。

由于电子商务的技术和应用发展与变化的很快,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面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新的理论与知识。

教学用具:主要有:主教材、主要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实训系统、局域网、网站教学系统、上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

四成绩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与要求:(一)考核的主要内容:1.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2.各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3.对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规划和实施能力。

(二)考试形式:采用综合考试,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包括实训、练习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按教务处规定执行。

五教学内容第1部份现代物流基础与管理概论(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定义、特点、分类及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及相关物流理论;了解掌握现代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等;商品采购的过程;仓储流程、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定义、特点与分类;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职能及相商品采购的过程;仓储流程、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三、教学难点:现代物流的分类;订货批量与订货时间的确定;库存管理方法、运输路线优化等相关物流理论。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职能、商品采购的过程;订货批量与订货时间的确定;库存管理方法、运输路线优化及相关物流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导论1.现代物流的内涵2.物流的价值3.物流的发展4.现代物流的特点5.现代物流的分类6.现代物流过程第二节现代物流的功能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现代物流的功能2.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物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第三节现代物流管理内容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与原则2.现代物流管理的职能3.现代物流管理内容第四节现代物流理论1.商物分流理论2.黑大陆和物流冰山理论3.效益背反理论和物流整体理论4.后勤理论5.成本中心理论、利润中心理论、服务中心理论6.第三方物流理论7.供应链理论8.物流产业理论第五节物流信息与管理1.物流信息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2.现代物流信息的特点3.物流信息的作用4.物流信息系统第六节商品采购与管理1.商品采购的含义与目标2.商品采购过程3.计划期采购商品品种和采购总量的确定4.供应渠道与供应商的选择5.订购批量与订购时间的确定6.订购方式7.进货第七节仓储与库存管理1.仓库与仓储设施2.仓储业务流程3.库存管理第八节运输管理1.运输的内涵2.运输方式3.运输合理化4.运输线路5.运输技术7.运输的其他知识第九节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1.商品包装——物流的起点2.商品装卸搬运——物流的接点3.流通加工第2部份供应链管理决策与控制(10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供应链的内涵、特点、构成、类型;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内容、运行机制等;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二、教学重点: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管理的内容、运行机制;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三、教学难点: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概述(2学时)1.供应链的内涵2.供应链的特点3.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4.供应链的构成第二节供应链管理(2学时)1.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目标2.供应链管理的内容3.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4.供应链构建与优化第三节供应链物流管理(2学时)1.供应链物流模式管理2.供应链库存管理3.供应链运输管理六、教学内容:第3部份物流系统战略、规划与设计(10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分拣作业法与配送计划。

二、教学重点:物流配送的过程、形式;配货作业方法、配送计划编制。

三、教学难点:物流配送的过程;配送计划编制。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物流配送的过程;配送计划编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配送概述(1学时)1.物流配送的内涵与特点2.配送过程3.配送目标4.配送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物流配送形式(1学时)1.按配送商品种类与数量划分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3.按配送地点与组织者划分4.按配送的服务对象划分5.其他配送形式第三节分拣作业方法与配送计划(2学时)1.配货作业方法2.配送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第4部份物流基础设施与选址决策(8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构成;物流中心的布局、物流园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物流中心的布局。

三、教学难点:物流中心的布局。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相结合,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物流中心的布局。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中心概述(1学时)1.现代物流中心的内涵2.物流中心的功能3.物流中心的分类第二节物流中的布局(2学时)1.物流中心的设置原则与方法2.建立物流中心的途径第三节物流园区(1学时)1.物流园区的内涵2.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作用3.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4.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第5 部份物流信息管理(4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 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二、教学重点: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三、教学难点: 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四、讲授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五、讲授要点: 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的讲解。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技术概述(1学时)1.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2.现代物流技术的作用3.现代物流技术的评价第二节物流技术简介(3学时)1.条码技术2.扫描技术3.EDI技术4.RFID技术、GIS、GPS第6部份仓库与成本管理(6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仓储及企业流程管理、掌握库存的概念及功能、了解库存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了解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

二、教学重点:库存的概念、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三、教学难点: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四、讲授要求: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五、讲授要点:库存的概念、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了解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仓储决策与企业流程管理1、仓储概述2、仓储管理3、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管理的任务及评价指标1、库存管理的重要性2、库存管理的任务第三节库存管理方法经济订购批量法1、订货点法2、定量维持方式3、定期订货法第四节供应链环境下的现代库存管理模式1、材料需求计划2、企业资源计划第五节物流成本概述1、物流成本的构成2、物流成本的特征3、物流成本的测算方法第六节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及控制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2、物流成本控制3、物流成本控制的执行策略第七节供应链成本管理1、供应链成本管理基础理论2、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习题:1、物流成本包括哪些内容?由哪些费用构成?2、物流成本有哪些相背性关系?3、传统的职能导向型成本分析为什么不适用于物流成本分析?4、什么是物流成本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它应遵循哪些原则?5、如何建立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6、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的ABC成本法?应该如何实施ABC成本法?7、比较物流成本与供应链成本的概念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