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3电感式传感器WL

最新3电感式传感器WL

①总有零点残余电压输出 → 零位附近的小位移 测量困难。
②交流电压表无法判别衔铁移动方向。
常采用差动相敏检波电路、差动整流电路来解决。
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差动整流电路
3.2.4 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差动变压器也存在零点残余电压问题。零点残余电压 的存在使得传感器的特性曲线不通过原点,并使实际 特性不同于理想特性。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内的渗透深度为:
h 5030 f
h渗透深度,cm; 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
μ相对磁导率; f 激励源频率,Hz
频率f 越高,电涡流的渗透深度h越浅,集肤效应越严重。 故涡流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
3.3.2 转换电路
涡流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传感器线圈的品质
因数Q、等效阻抗Z 和等效电感L的变化。转换电路的
任务是把这些参数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
利用阻抗Z 的转换电路一般用电桥桥路,它属于调幅
电路。
利用电感L的转换电路一般用谐振电路,可分为调幅电
路和调频电路。
一、电桥电路 图3-28 涡流式传感器电桥电路
二、谐振调幅电路 图3-29 谐振调幅电路
图3-30 谐振调幅电路特性
当金属板置于变化磁场中或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板中产生 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板体内是闭合的,称为涡流(Eddy Current)。
LZ
Q
图3-27 涡流式传感器原理图
若x一定,变化或可实现材质鉴别或无损探伤。
集肤效应(趋肤效应)
涡流在金属导体的纵深方向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只 集中在金属导体的表面。
弹性元件是簿壁圆筒,在
外力F 作用下,变形使差
动变压器的铁心产生微位 移,变压器次级产生相应 电信号。
为了减小横向力或偏心力 的影响,传感器的高径比 应较小。
2膜盒; 5差分变压器; 6衔铁
图3-25 微压传感器
图3-26 加速度传感器
案例:板厚测量
~
案例:张力测量
3.3 涡流式传感器
3.3.1 工作原理
0
二、调频电路
传感器电感L的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频率f 的变化。
把传感器电感L和一个固定电容C接入一个振荡回路。 当L变化时,振荡频率随之变化,根据的f 大小即可 测出被测量值。
图3-8 调频电路
线性度较差,只有f 较大时才能达到较高 精度。
三、调相电路
传感器电感L的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相位φ的变化。 调相电桥电路,一臂为传感器L,一臂为固定电阻R。设计
A、B为山字形固定铁心
两个线圈,W1a及W1b为一次 绕组,W2a及W2b为二次绕组 C为衔铁。
气隙型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
截面积型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3.2.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各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
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灵敏度为:
3.2.3 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差分变压器随衔铁的位移输出一个调幅波,直接 用电压表测量时存在下述问题:
转换电路
调幅电路 调频电路 调相电路
一、调幅电路 1、交流电桥
空载时,交流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为:
接入负载时,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电阻平衡臂电桥
忽略直流电阻的变化,并且 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设计的很大时:
变压器电桥
以上两种情况的空载输出完全一样。 但后者使用元件少,输出阻抗小,广泛使用。
2、谐振式调幅电路
三、谐振调频电路 图3-31 调频电路原理图
3.3.3 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非接触的连续 测量,灵敏度较高,适用性强。
图3-32 低频透射涡流测厚仪原理
图3-33 不同频率下的e=f(h)曲线
径向振动测量
轴心轨迹测量
转速测量
表面裂缝检测
案例: 无损探伤 火车轮检测
3电感式传感器WL
3.1 自感式传感器
3.1.1 工作原理
衔铁
线圈
固定铁心
电感 LW20S0
2l0
电感与线圈匝数W 的平方成正比;与空气隙有效截 面积S0成正比;与空气隙长度l0所反比。
3.1.4 转换电路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化转变为电感量的变化。 为了测出电感量的变化,同时也为了送入下级电路 进行放大和处理,需要用转换电路把电感变化转换 成电压/电流的变化(幅值、频率、相位的变化)。
时使电感线圈具有高品质因数,忽略其损耗电阻,则电 感线圈上压降UL与固定电阻上压降UR互相垂直,当电感L 变化时,输出电压U0的幅值不变,相位角φ随之变化。
Δφ U0 U0
3.1.5 零点残余电压
在电桥预平衡时,无法真正实现平衡,最后总要存 在着某个输出值ΔU0
图3-10 U0-l 特性
3.1.6 自感式传感器的特点以及应用
采用对称度很高的磁路线圈来减小零点残余电压在设 计和工艺上是有困难的,可在电路上采取补偿措施, 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零点残余电压补偿电路
3.2.5 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1测头;2轴套;3测杆;4衔铁; 5线圈架;6弹簧;8屏蔽筒; 9圆片弹簧;10防尘罩
差动变压器式测力装置
原理 裂纹检测,缺陷造成涡流变化。
油管检测
案例: 零件计数
3.4 压磁式传感器
3.4.1 工作原理
某些铁磁物质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应力, 从而引起磁导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磁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
3.4.2 结构形式
一、利用一个方向磁导率的变化
二、利用两个方向上磁导率的改变
三、维捷曼效应
①灵敏度比较好,输出信号比较大,信噪比较好; ②测量范围比较小,适用于测量较小位移; ③存在非线性; ④消耗功率较大,尤其是单极式电感传感器(电磁 吸力); ⑤工艺要求不高,加工容易。
图3-11 测气体压力的电感传感器
P2 图3-12 压差传感器
3.2 变压器式传感器
3.2.1 工作原理
将被测量转换为线圈间互感系数的变化。多采用差动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