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专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doc

广东专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doc

广东专业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一、专业市场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一)专业市场是以一个类别或几个近似、关连或互补类别的商品为集中交易对象的市场形式。

是一个信息、资源、行内人士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流、物流、资金流最集中的地方。

传统的专业市场又称批发市场,具有大批量现货交易的重要特点。

发展至今,专业市场的范畴还包括主营零售的专业市场以及网上交易等无形市场。

实际上可以将“专业市场”理解为一个很广的概念,各行各业都有形式多样的专业市场,包括百安居也是一个专业市场,国外很多爱车族都喜欢到汽车专业市场去买自己需要的汽车及配件。

(二)专业市场有相当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流模式之一。

、专业市场是一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市场形式。

专业市场在我国从起步到发展有多年历史,总体规模越做越大,商圈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消费者和商户对其依赖心理也越来越强,是一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市场形式。

这不仅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还取决于人们的购买习惯和商业文化。

、功能提升与经营创新使专业市场充满生机活力。

总体上讲,我国专业市场已基本完成发展期而进入调整期,面临着业态提升,优胜
劣汰,功能扩充,管理升级的严峻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发展,部分专业市场不断创新并加入现代化元素,逐步升级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市场形式,有的已提出要把专业市场打造成为全球采购中心,这种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自我提升的趋势,使专业市场充满了生机活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专业市场的种类
(一)按经营方式分类:
、专业批发市场—指以批发经营为主的专业市场,目前服装、玩具、皮具、鞋业等大多数专业市场都属于这种类型。

、专业零售市场—指以零售经营为主的专业市场,如汽车、家具等专业市场。

、批零兼营专业市场—指兼营批发零售的专业市场,如白马商厦、电器市场等。

(二)按市场功能分类:
、交易式专业市场—指以现货交易为主要功能的传统专业市场。

、展贸式专业市场—指集交易、展示展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跨国采购等多功能、以构筑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主要经营形式的新型现代化专业市场。

(三)按经营规模分类:
、大型专业市场—指经营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市场。

、中型专业市场—指经营面积在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

、小型专业市场—指经营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下的专业市场。

三、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雏形早在我国隋唐及世纪的欧洲就出现,现代社会的专业市场起步于年代初期,在年代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国内专业市场发展现状
、发展规模大、商圈辐射面广。

专业市场在我国商品贸易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与其他流通方式相比,在交易量和辐射范围上占有优势。

目前我国拥有商品交易市场万多家,亿元市场家,覆盖范围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北美等全球各地。

银行业人士曾用一个金融概念形容北京最大的一家民间涉外服装批发市场雅宝路市场:俄罗斯商人每年留在市场的美元现金之多,几乎可以拉动北京外汇市场的比价。

、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业市场委员会的有关统计显示(来源:年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网站报道),年,我国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大型市场有家,环比增加家;成交额达亿元,占亿元市场成交额的%,环比增加个百分点。

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专业市场有家,环比增加家,成交额增长%。

说明专业市场的大型化趋势明显,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批发功能进一步回归。

这一趋势在年明显凸现,年更加突出,以批发经营为主的亿元市场有个,环比增加了个,成交额达亿元,增长%,成交比重占%;零售经营为主的亿元市场有个,减少了个,成交额为亿元,增幅不足%,成交比重仅占%。

、增量放缓,改造升级迫切。

专业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东南沿海省市已基本饱和,中西部地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市场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品牌化发展不够。

从今后发展来看,
专业市场的增量将会放缓,改造升级、规范化发展的任务迫切。

国内较具规模的专业市场见下表:
(二)广东专业市场发展现状
广东专业市场行业规模庞大,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发挥着重要的流通平台作用,被誉为商业地产主动顺应市场需求的一个最成功的典型。

专业市场起步于广东,兴盛于广东,在商品市场体系中“三分天下”,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专业市场年交易额亿元,辐射远至国际市场。

其中成交额上亿元的专业市场有家,成交额亿元,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有家。

但是,在年全国专业市场强排行榜上,广东仅有三家专业市场上榜,并且排名在位以后,而浙江则有家,可见,江浙、东北、华北等全国各地大型专业市场已经赶超广东“老大哥”地位。

主要原因是广东绝大多数传统专业市场缺乏创新、功能单一、场地简陋,不能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未能形成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因此广东专业市场今后的发展出路在于创新升级。

广东较具规模的专业市场见下表:
(三)广州专业市场发展现状
、发展速度迅猛,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专业市场是全国起步最早的地方,比内地提早启动年以上,发展十分迅猛,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据统计资料显示,年广州仅有个左右的专业市场,年数量增长到个,目前总数达个,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专业市场有个,
年交易额超过亿元的专业市场有个,占市场总数的,成交额占总额的。

目前全市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群共有个,主要分布在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区。

、经营行业品类覆盖面广,影响全国形成“广州价格”
广州专业市场经营行业品类覆盖面广,包括服装、玩具、音像、家电、化妆品等几十个行业。

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交易方式先进、辐射面广、功能齐全的新型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广州专业市场影响力,部分行业形成了影响全国的“广州价格”。

据介绍,仅三元里、梓元岗、站西路鞋业皮具商圈和站前路流花地区服装商圈就聚集了年营业额逾亿元的批发生意,且出口份额超过,产品价格主宰全国同行业价格。

以及黄沙的水产、江南的蔬果、狮岭的皮革、增城的牛仔、中大的服装布料、芳村的茶叶、一德路的玩具、海味、广东音像城的音像、美博城的美妆产品等多个专业市场,其价格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价格的“晴雨表”。

由于广州的影响力和交易量大,能取得原产地的最低供货价格,还出现了产地采购商到广州市场拿货的倒流现象。

广州专业市场主要经营行业品类详见下表:
广州专业市场主要经营行业品类一览表
、分布特点
在特殊的交通、营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广州市高达的专业市场分布在城市内圈层,密集在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分布在中圈层,主要包括海珠、白云和黄埔等区;而城市外圈层仅有。

、存在问题
由于欠缺规划,广州大多数的传统专业市场存在小散乱、普遍档次不高、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缺乏与广州城市高水平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批发市场园区、与物流组织脱节等问题严重。

比较突出的主要有: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本资料由皮匠网制作整理,更多方案下载请点击: / ()个体规模偏小。

自发形成的历史原因使广州专业市场个体规模偏小,年只有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以排名位进入全国前强,而杭州则有家。

广州专业市场商圈一般由数个甚至数十个规模不大的市场组成,形成“成行成市”的聚堆效应,但也造成了低水平的恶性竞争。

如中大布匹市场群总经营面积不到万平方米,却有同类小市场家,多头管理导致经营秩序混乱。

()交易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广州专业市场采用比较传统的现货对面交易方式,约有的专业市场采用订货交易,极少有企业采用先进的拍卖交易、期货交易和委托交易方式。

而与交易方式相适应的交易途径,约左右采取的是直接洽谈,只有不到的交易是通过电子商务,另约有左右是通过电话传真交易。

较为原始落后的交易方式和途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市场辐射范围的扩大。

()市场功能单一。

目前传统专业市场只能提供价格和供求信息、银行网点及路牌广告促销等功能,而在物流配送、加工包装、商品检测、展示、其他服务等重要功能方面却相对缺乏,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投诉理赔和行业发展动态及需求预测分析的信息提供方面显得十分不足。

()企业组织形态低。

市场内经营商户绝大多数是个体户,单个企业实力小,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限制了市场组织营销网络的发展。

受利益驱使,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事件时有发生。

交易主体经营行为欠规范,影响了专业市场的品牌培育和发展壮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