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物流
1. 定义:
1.1简述:
逆向物流:是指物质实体最终的目的地回流处理过程,它也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目的:适当的处理物品并获取价值以及为实现环境保护而进行废弃物回收处理。
实质:对排泄物的回收处理
相关表述:
⏹ 逆向物流: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
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 废弃物物流: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
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综上述:
⏹ 《物流术语》对逆向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
动。
1.2回收与废弃物品处理示意图:
回收物流
废弃物流
生产流通消费 分拣、加工、净化、提纯
废旧物、垃圾等
堆放、焚烧、化学处理掩埋等
2. 分类:
2.1按照回收物品的渠道来划分:
退货逆向物流:下游客户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给上游供应商的流程。
回收逆向物流:指将最终客户所持有的废弃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终点企业的过程。
2.2按照回收材料的物理属性划分:
钢铁和有色金属制品回收物流、橡胶制品回收物流、木制品回收物流、玻璃制品回收物流等
2.3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及其产业形态来划分:
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及包装
3. 特点:
物流对象种类多 物流数量大 物流方式粗放 物流路程短
4. 逆向物流的意义:
不仅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逆向物流的回收处理
5.1商品的回收处理:
直接返回给制造商
重新出售或打折出售
卖给二级市场
捐赠给慈善机构
改造、修理
5.2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
1)含义:再生资源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尚未形成使用价值的废旧物料,或生活过程中已完成一次使用价值的废旧商品中全部或一部分可再转化成有用物质的一类资源。
2)实质:通过一定的加工可以再利用的资源
3)分类:
○1工业企业的再生资源
生产工艺性废料(企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业在生产产品的)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
生产过程中损坏和报废的机械设备
生产维修过程中更换下来的各种废旧零件和材料
原材料和设备的各种包装废弃物
由精神磨损(又称无形磨损它是由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某
些设备继续使用会产生不经济的现象,因而被淘汰)产生的旧材料、旧设备等○2农业再生资源
主要有农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如秸秆、皮、壳、叶等和农产品加工过程的排放物两类。
前者产出分散,价值很低,其物流的主要特点是短距离和低成本运输;后者则和一般加工业排放物大体一样,其不同的是,农产品加工排放物是有机物,其中含有一定水分,物流难度较大,物流中发酵、发霉、污染问题需特别解决。
○3生活排放物(家庭垃圾、办公室垃圾、城市垃圾、建筑垃圾等)
5.3回收物流技术
○1原厂使用技术流程:
○
2通用回收使用技术流程:
○
3外厂代用复用技术流程:
○4加工改制复用技术流程:
○
5综合利用技术流程:
○
6回炉复用技术流程:
通用化、标准化的
同类废旧物品
统一回收
按品种、规格、 型号分类 复用标准达 到后进行通用
本厂过时性、生产转产及规格不符的废旧物品
外厂统一回收
按品种、规格、型号、等外厂验收
外厂复用 需改制的废旧物品
统一回收
按品种、规格、 尺寸分类
拼接
验收 复用
工业生产的边角料、废旧纸、木质包装容统一回收
综合利用技术
验收 复用
需回炉加工的
废旧物品 统一回收
由各专业生产厂进 行再生产性的工艺加工
重新制造 原物品
验收
复用
6.废弃物流
6.1废弃物: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
6.2分类:
○1按物理形态分:
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
○2按来源分:
生活垃圾、产业垃圾、环境垃圾
6.3常见处理方式:
垃圾掩埋、垃圾焚烧、垃圾堆放、净化处理加工
7.逆向物流经营模式
7.1自营模式
含义:指生产企业建立独立的逆向物流体系,自己管理退货和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业务。
在该经营模式下,企业不但重视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包括退货的管理),还重视产品在消费之后的废旧物品以及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处理。
企业建立了普及所有本企业产品销售区域的逆向物流网络,以便回收各种物流物品,并将其送到企业的回流物品处理中心进行集处理。
在政府管制的条件下,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统,这是外部社会成本的内部化,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主要形式。
7.2联合经营模式
含义:指与生产相同产品或者相似产品的同行企业进行合作,以合资等形式建立共同的逆向物流系统(包括回收网络和处理企业),为各合作企业甚至包括非合作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
在政府管制的条件下,建立联合的逆向物流系统,不仅可以减轻单个企业在建立逆向物流系统上的投资压力,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容易实现规模经营,还可以为各合作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保证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原材料来源,实现企业间合作共赢。
7.3外包模式
含义: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形式将其回流产品的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支付费用等方式,交由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
企业将逆向物流外包,可以减少企业在逆向物流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将巨大的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降低逆向物流管理成本;由于外包服务的专业化运作,可以提供
更高的服务质量;此外,逆向物流外包之后,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更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8.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的系统设计
8.1简单的逆向物流系统设计
8.1.1简述:
在简单的逆向物流系统里完全利用原有的的物流系统实现逆向物流功能;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线路相对正向物流没有变化,下游企业将回流物品直接送给上一级供应商;逆向物流的输入端包括使用后的产品、损坏的、其他退货、过期物品,以及从终端用户或供应链伙伴返回的包装和装运材料,最后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物。
8.1.2优点:
○1该系统完全依附于正向物流,完全使用原有的设施和组织,不需要新的投资
○2下游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责任和风险,风险全部由制造商承担
○3上下游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因为所回收的物品是同一个商家所出售的,责任关系不需要重新协调
8.1.3缺点:
○1系统反应时间长
○2信息系统失真
○3运营代价高昂
8.1.4满足该系统产品或厂商应该具备的特点:
○1回流物品比例小
○2回收商品寿命较短
○3垂直一体化企业
8.2复杂的逆向物流系统 8.2.1概述:
对于产品组成复杂、价值高的耐用品,产品生产企业必须构建专业化程度高的逆向物流
系统,并有必要将逆向物流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范畴。
在该模式下,通过专业化的集中回收中心,接受供应链下游客户、零售商及分销商的损坏退货、库存退货或产品寿命终结的报废,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
进行资源价值恢复的一系列处理活动既可以由原产品制造商独立完成,也可以是由其他企业完成;恢复价值后的零部件或再生资源可以进入原产品链,也可能进入其他的产品链。
但是,当产品或其核心部样涉及企业的保密技术时,为防止其它企业仿冒产品、保持企业自身的垄断地位,此时,企业往往会自己建立逆向物流网络系统,并对拆卸、分解、零部件修复、再制造等一切活动负责,修复后的零部件重新进入产品的生产过程。
8.2.2复杂的逆向物流系统图
正向物流 逆向物流 废弃物排放
回收逆向物流 退货逆向物流
正向物流
8.3整合逆向物流与供应链
必要性:
销售、使用阶段出现的退货或报废产品经集中式回收中心处理后,经修复、改制或原料循再环,重新进入产品的供应链;另外,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过程中出现的废次品,也应该直接进入再制造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必要将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进行有机整合,以保证供应链上、中、下游的紧密衔接和高效运作,降低整体成本,增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形成闭环的供应链网络。
整合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选择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供应商
○2充分考虑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服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成本
○3运用各种环境管理工具,识别和选择各种商业机会
○4利用信息系统管理逆向物流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总之,必须从企业的战略角度考虑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整合问题,并从战略层、战术层和运作曾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