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构造-4.汽油机供给系统
汽车构造-4.汽油机供给系统
(3)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超声波发射器
涡流发生体
空气流
节气门
整流器 取样管
在气流中央放置一个锥体状涡流发生器。当空气流 过时,在涡流发生器下游将产生有规律交错的旋涡,当 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流速变化时,将影响卡门涡流旋涡 的频率。来自3、电子控制系统 组成:
电控单元:接受来自各个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 和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第四章 汽油机供给系统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
将空气与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提供给发 动机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发动机 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
燃料供给方式 化油器方式 汽油喷射方式
二、汽油的使用性能
1、物理特性: 粘度小、流动性好、自润性差。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喷油
(3)顺序喷射
按各缸的进气顺序间 歇喷油。
喷油 0 180 360 540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2、使用性能指标: ⑴蒸发性:能被蒸发的性能。 ⑵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⑶抗爆性:在燃烧中,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辛烷值、正庚烷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强)
3、牌号: 牌号越高,抗爆性越强。
三、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关系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和燃料的质量比。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
各种传感器:把各种反映发动机工况和汽车运行状况的参数(非电量参 数)转变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提供给电控单元,使电 控单元正确地控制发动机运转或汽车运行。
执行器 :用来完成电控单元发出的各种指令,是电控单元指令的执行 者。
一、电控单元(ECU)
CPU:中央处理器 ROM:只读存储器 ECU PRA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 器 RAM:运行数据存储器
I/O:输入/输出接口
二、传感器 传感器
蓄电池 空气流量计 (或进气压力
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
起动信号
转速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氧传感器
ECU
A/D 转换器
输入
接口
稳 压电源
执行器
喷油控制
CPU
点火控制
输出 接口
存储器
怠速控制 EGR控制 蒸发排放控制
故障诊断
2.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半导体压敏电阻式:由硅片、集成电路和真空室组成。
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1)小负荷工况-要求供给较浓混合气α=0.7~0.9量少 (2)中负荷工况-要求经济性为主,混合气成分α=0.9~1.1,量多 (3)全负荷工况-要求发出最大功率Pemax,α=0.85~0.95量多 (4)起动工况-要求供给极浓的混合气α=0.2~0.6量少 (5)怠速-要求提供较浓的混合气α=0.6~0.8 (6)加速工况-加浓
发动机 开环 控制
氧传感器
(1)同时喷射:
所有喷油器并联,同时喷油。两次喷
完一个循环的供油量。
0
喷油 180
喷油 360 540
720
1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3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4 作功 排气 进气 压缩
2 压缩 作功 排气 进气
(2)分组喷射
将气缸分为两组,所需燃油一次喷完。 喷油 0 180 360 540
2、空气供给系统
功用: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空气,并测量和控制空气量。
组成: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计
节气门体
电子控 制单元
怠速控制阀
空气阀
空气流量传感器
作用:将空气流量转换成电信号送给电控单元,该信号
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封口
旁通气道
调节 螺钉
温 度
(1)叶板式空气流量计
测量板
每一个气缸有一个喷油器。
气门
喷油器
输油管
进气支管
(2)单点喷射SPI 几个缸共用一个喷油器,又称节气门体喷射TBI。
(3)气缸内喷射 将燃料直接喷入气缸内,需较高的喷射压力。
2.按控制方式来分 (1)开环控制 (2)闭环控制
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执行器
闭环控制 3.按进气量检测方法来分 (1)间接测量 (2)直接测量 4.按多点喷射的喷油间隔来分 (1)同时喷射 (2)分组喷射 (3)顺序喷射
1.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2.可采用较高的压缩比;
5.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处于最佳工 作状态;
6.使各缸可燃混合气分配更加均匀;
3.可使发动机燃用稀薄的可燃混合气;
4.冷起动性和加速性能较好;
7.可节省燃油并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器安装位置分 (1)多点喷射SPI
原理:压力变化,应变电阻阻值变化,电桥输出电压变化。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利用滑动阻值的变化,测得与节气门开度相对应的输出电压。
4.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
(1)磁电式传感器
触发轮 气缸识别槽
输出信号
磁电式 传感器
当转子旋转时,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产生感 应电动势。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转子信号盘通常安装在 曲轴或凸轮轴上,也可安装在分电器内。
传 感
器
测量板打开的角度 随进气量大小而变化
补偿挡板
弹簧
缓冲室 电位计
(2)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热膜
控制电路
A:集成电路;RH:热线电阻 RK:温度补偿电阻 RA:精密电阻 RB:电桥电阻
防护网 温度传感器
原理: 把通电加热的铂丝置于空气流中,使铂丝温度和吸入空气温度
差保持一定,成为惠斯顿电桥中的一个臂。空气流量加大,铂丝温 度降低,铂丝电阻减小,电桥失去平衡,电路自动增加供给铂丝的 电流,直至电桥平衡。
信号盘随分电器轴转动,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 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 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挡住时,光敏二极管电压为0。
5.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空气传感器)
热敏电阻
电插头
6.氧传感器
在采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安装在 排气管内,检测排气中氧的含量。
7.爆震传感器
一、燃油箱
快速排气管接口
供油管接口
回油管接口
集滤器
油面传感器插座
浮子
桑塔纳轿车汽油箱
二、汽油滤清器
功用:
除去汽油中的水分和杂质,使汽油能达到发动机工作 的需要。 类别:可拆式、不可拆式
结构:
进、出油口 不可装反
纸质汽油滤清器
中央多孔筒
折叠纸滤芯 多孔滤纸外筒
三、汽油泵
1、功用:
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经管路和汽油滤清器,供给喷油
器。
2、结构:
出油口
出油单向阀 膜片
回位弹簧
进油口 进油单向阀
摇臂
膜片式汽油泵结构图
汽油泵工作演示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结构示意图 1—安全阀 2—滚柱泵 3—电动机 4—止回阀 A—进油口 B—出油口
涡轮式汽油泵
1—单向止回阀 2—限压阀 3—电刷 4—电枢 5—磁铁 6—叶片 7—泵体 8—滤网
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检测发动机的爆震状况。
8.车速传感器
用于发动机怠速及汽车加速、减速时空燃比的控制。
9.起动及空挡开关信号
用来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起动状态。
七、电控喷射工作演示
二、喷油持续时间的控制
控制喷油器的喷射持续时间实际上是控制喷油量,即喷 油脉宽。 1)基本喷油量
(1)对于质量流量式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基本喷射时间=K进气流量/发动机转速 K为修正系数。
喷油
L型叶特朗尼克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1.以空气流量为控制基础; 2.空气流量和发动机转速作为控制基本喷油量; 3.节气门位置、冷却液温度、空气温度等传感器校正喷油量。
上海-通用别克轿车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D)
§4.3 汽油供给主要部件
1—汽油箱 2—电动汽油泵 3—汽油滤清器 4—燃油分配管 5—压力调节器 6—喷油器
(2)采用热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输出反映就是质量流量,直接用上式求得基本燃油
喷射时间。
(3)采用叶片式和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测得是进气的体积流量,需要进行密度修正。
(4)对于速度密度方式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采用三维图形将数
基长 本
据按一定形式存储在电
喷 油 持
子控制单元中,根据发
续 时 间
(2)霍尔效应式传感器
永久磁铁
霍尔元件
触发轮
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时, 磁场被叶片旁路,不产生霍尔电压;当缺口部分进入磁 铁与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传感器输 出电压信号。
(3)光电式传感器
光敏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输出信号
分火头
发光管
密封盖
遮光盘
光敏二极管 电路
信号盘
燃油压力调节器
作用:调节喷油器的燃油压力, 使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保 持常数。
进油口 膜片 支承 弹簧 接进气支管
回 油 口
阀门
压力脉动减振器结构图
1-膜片 2-弹簧 3-进油口接头 4-出油口接头 5-调节螺栓
喷油器 作用:在恒定压力下定时、定量地喷油并使之雾化。
结构:
1—燃油滤网 2—电接头 3—电磁线圈 4—弹簧 5—衔铁 6—针阀 7—轴针
动机转速和进气管绝对
短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