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语言学I 课程标准

英语语言学I 课程标准

《英语语言学(A)I》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语言学(A)I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在本科第5学期开设,共2个学分、32个学时。

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概况等基础知识,也学习了与语言学关系密切的英语词汇学课程。

本课程将为后续英语语言学(A)II、英语文体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对学生进行语言学方向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英语为例,向学生介绍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比较普遍接受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观点,说明分析语言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工具,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功能、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主要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语言学、尤其是英语语言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进行语言学分析的基本技能,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语言和语言学形成概括性认识,获得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西方语言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2.能力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断能力、理性思辨能力、文献查询能力、语料数据收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语言意识,理性认识语言在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性。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
四、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和交互式授课方法。

学习新语言知识时,通过丰富生动的语言例证教会学生观察分析语料、归纳演绎出自己的结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就某些学习专题开展课题研究、学习汇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20%,期末考试80%。

试题结构为客观题占60%左右,主观题占40%左右。

既考核学生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核学生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3.教学条件
建议教学班规模在25人左右,有多媒体教室,能使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提供相关参考书目或电子文献。

4.主讲教师
教师应该具有英语语言学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系统全面地了解语言学各领域,具有教育学,特别是外语教育知识。

5.教材编选
参考教材: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Robins, R. H. General Linguistic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戴炜栋、何兆熊.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
3.
3.陈新仁. 英语语言学实用教程. [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4.蓝纯. 语言学概论.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刘润清、文旭. 新编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
6.
执笔人:审核人:
2015年 4 月 4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