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基础理论
三因相克 呼吸停止
虚弱不堪
阳寿终结
其它因素
用药失当
伤中要害
发烧过度
体温耗尽
疾病的转化
赤巴病 愈后转 隆病 赤巴病未愈 又添隆病 赤巴病未愈 又添培根病 培根病未愈又 添隆病 培根病愈后 转赤巴病 培根病未愈又 添赤巴病 培根病愈后 转隆病 隆病愈后转 赤巴病 隆病愈后转 培根病 隆病未愈又添培 根病 隆病未愈又 添赤巴病
是藏医学的理论根基
五源学说
土 水 火 风 空
人体也是由很精微的五源所构成
疾病的发生是人体五源失去平衡的结果 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是人体五源失去 平衡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三大学说之
三因学说 隆 赤巴 培根
藏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大学说之
寒热学说
是藏医学理论的总纲
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3 2 1
两花
三果
赤巴
培根
隆
人体三因
精液及卵子
髓
脂肪
血液
骨骼
肌肉
食物精华
七大物质
尿液
汗液
粪便
三种排泄物
两花三果
安乐之果
长寿之花 财富之果
健康之花
真理之果
痴
嗔
贪
疾病的根源
发病的原因
起居不当 饮食不当 其它因素
季节影响
发病的途径
骨骼 五脏
肌肉
六腑Βιβλιοθήκη 皮肤经脉发病的部位
2 1 3
4
5
培根病易发部位
五源、三因与寒热之间的关系
寒 热
培根
隆
赤巴
土水
风
火
空
藏医唐卡
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绘制于1300年前 风格独特, 采用独一无二的藏族绘画艺术绘制 内容丰富,囊括了整个藏医药学的内容
1. 历史及现状
藏医三大学说
五源学说 三因学说
寒热学说
2. 三大学说
3. 树喻图
树喻图之
生理病理树
三因
七大物质
三种排泄物
藏药抗菌药、保健药开发研究 藏药质量标准及有效成分研究 心血管、肿瘤、癌症研究 在资源保护、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 历史及现状 2. 三大学说
藏医三大学说
五源学说 三因学说
寒热学说
3. 树喻图
藏医三大学说
五源学说 三因学说
寒热学说
三大学说之
五源学说
土 水 火 风 空
是古代藏文化中一个朴素的哲学概念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要素
12 11 6
7
8
隆病易发部位
14 13
9 15
10
赤巴病易发部位
发病规律与年龄、地区、季节的关系
潮湿地区易患培根病 干热地区易患赤巴病 培根病在春 季、黄昏、 清晨易发 隆病在夏季、 夜晚、 拂 晓易发
儿童易患培根病
赤巴病在秋季、 中午、午夜易发
老年易患隆病
壮年易患赤巴病
高寒地区易患隆病
致死原因
唐东杰布创制出平衡人体功能的灵丹妙药洁白丸和治疗疫病的良药 红丸
四、争鸣时期
在15世纪中期,藏医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学派争鸣的 局面,其中以强巴学派和苏咯巴学派的影响最大,也称为 南派和北派。
学
派
南 派
年尼多 杰 南杰札 桑
北 派
争
祖先口述
鸣
金巴医著
南派(苏咯巴学派) 北派(强巴学派) 活动区域 拉萨东南地区 代表人物 苏咯· 年姆尼多吉
培根病 的药物 灌肠 疗法 泻下 疗法
隆病的外治法
赤巴病的外治法
外 治 疗 法
培根病的外治法
赤巴病愈后 转培根病
疾病的归类
热病
寒病
诊断树
望诊
触诊
问诊
诊断方法-望诊
赤 巴
尿诊
培 根
隆
培 根
舌诊
赤 巴
隆
诊断方法-触诊
培 根 病 得 脉 象 ¨ 沉
赤巴病脉象:洪、弦、数
、 迟 、 弱
隆病脉象:浮、虚、细
诊 断 方 法 隆 的 问 诊 法
5 4
6
7
8
症状
3 9 2 10 1
-
病因
3
2
病 因
二、奠基时期 藏医药学奠基时期是指公元6世纪到9 世纪中叶这一段时间。
编写了举世闻名的藏医药巨 著《四部医典》
九大名医之一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 (公元708—833年)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 根本医典 论说医典 秘决医典 后续医典
囊括了藏医理论和实践的全部内容
三、发展时期主要成就
尤格仁钦翻译了《八支精要自注》、《八支精义》《月光》等医籍 扎巴翁西认真学习《四部医典》,并传给后人 若端· 贡却嘉从天竺学得《医学八支》 巴诺秀敦著《群协卫翁万布》、《本扣茶》等临床秘诀,并培养出 众多名医 小宇妥·元丹贡布对《四部医典》进行评注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昌狄· 降贝桑布和昌狄· 班旦措西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和人体解剖 学做出重大贡献 俄金巴·仁钦华翻译《水银泡制经》、《耳传卫本》等医学典籍,其 门徒根据用药经验著成《药名之海洋》
1. 历史及现状
藏医三大学说
五源学说 三因学说
寒热学说
2. 三大学说
3. 树喻图
1、藏医药学发展之萌芽时期
藏医药学萌芽时期是指从远古到公元6世纪 的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原始藏药和医疗经验 积累阶段。
象雄文化遗址
《苯医四续之根本医典》
传 承 者
第一位藏族医学家 杰普赤西(约公元前1800年)
《苯医四续》
六、振兴时期
自八十年代以来藏医学在教育、科研、制药等方面取 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县级藏医医疗机构50余家 藏医药专业人员一万一千余人 科研机构十余家 藏医药教育已成体系 制药企业几十家
阿如拉藏医院
藏医药科研机构
俄罗斯科学院 英国藏学研究所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瑞士博德玛藏药公司 美国藏医协会 中国有藏医药科研机构10余家
拉萨西北干燥高寒地区
强巴· 南杰扎桑
特长
擅长使用清解药 物治疗温热疾病, 方剂药味较少, 精于草药的鉴别、 应用。
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 剂药味较多,擅长艾灸、 放血等操作技术和风湿 性疾病的治疗。
《草药鉴别》、 主要著作 《药方汇集》、 《千万舍利》、 《医学历史》等
《药学宝箱》、 《甘露源流》、 《所需可得》、 《验方集成》等
五、繁荣时期
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是藏医药学的繁荣时期,藏 医学的繁荣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发展,而藏药学的成就体现 在藏药巨著《晶珠本草》的问世。
桑杰嘉措
药 王 山 医 学 院
《晶珠本草》
植物
帝玛· 丹增彭措 (公元19世纪)
动物
矿物
药材
味道 功能 性质 产地 用法 词藻 标本图解
是藏医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
1
4
症状
5 6
诊断方法-赤巴的问诊
病因
症状
诊 断 方 法 培 根 的 问 诊
-
治疗树
饮食 治 疗 方 法 行为
药物 外治
饮食疗法
赤巴病的饮食疗法
培根病的饮食疗法 隆病的治疗方法
行为(心理)疗法
培根病的疗法
赤 巴 病 的 疗 法 隆病的疗法
隆病的药物
赤巴病 的药物
药 物 治 疗
药 物 的 味 道 及 性 能 催吐 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