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中的酒文化PPT课件

古诗中的酒文化PPT课件

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李白诗篇赏析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 深林之中,“倾 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
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如要寻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 座的。 “幽人”,想必是一位与之气味相投,仙风道气
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
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
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 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 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 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
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
的高士。从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看,李白确实得到了陶渊 明“任真”的嫡传。
杜甫诗篇赏析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 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呜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
【解读】杜甫是一位现实主 义诗人,他在“安史之乱” 中颠沛流离,后寓居四川近 十年。他的咏酒诗写实的成 分居多。蜀中酿酒素有传统, 青城山道士秘酿尤为著名, 今日还留传其名酿“洞天乳 酒”。杜甫受酒后,即与邻 翁、渔父等乡老朋友分享, 一面下棋消遣,一面品尝美 酒,其田园乐趣于此可见。
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
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
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 的潜在影响。
陶渊明诗篇欣赏
• 饮酒诗(之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 注解:
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 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 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 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 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 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 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虽然已经积淀了若干 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 入诗。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 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 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 只是激发情绪而已。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 “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并没有显 示出必然的内在联系。
《短歌行》 曹操 酒当歌对,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 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 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 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 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魏晋之后的隋唐,史称“盛世之治”,既是 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文学的 全盛时期。唐代诗人以其开阔的胸襟,宏伟 的气魄,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转 而讴歌“盛唐气象”。既有心神的澄静,复 具人性的高扬,活泼欢畅,饱满健举,创造 出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 在这座古代诗歌的颠峰上,流溢出醉人的馨 香。著名的饮酒诗人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
万古愁。
• 酒力的刺激,是诗人的创作天赋得到 充分的发挥。
• 虽然感叹岁月蹉跎,功业未就,但语 句却无比雄奇,充满豪气,看不到任 何颓废之处。
• 在醉饮之中,诗人忘掉了现实世界所 带来的孤独、痛苦、悲伤、忧愁与迷 惘,重新回到物我两忘、自在逍遥的 状态。
•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个性和才华才 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表现。
• 他的饮酒诗主要表现自己远离污浊官场, 归隐田园的乐趣,称颂从酒中品到的“深 味”。这个“深味”,就是“渐近自然” 的人性自由。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 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 清高与自为。他的咏酒诗,首开风气,为 后人树立了酒徒、隐士、诗人“三位一体” 的风范,对后世文人的饮酒生活和吟酒诗 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在这首风格豪迈的词中, • 苏轼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询问, • 抒发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情怀。 • 而这一问也因为酒的醇化具有了永恒
的意义。 • 在被贬到黄州时,苏轼写出了著名的
前后《赤壁赋》, • 还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
不朽诗词, • 其中都离不开一个酒字。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古诗中的酒文化
•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 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 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 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 产生于这一时期。
•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 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 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可见, 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 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 建安诗人通Βιβλιοθήκη 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生命 之歌。
• 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 段和工具。
•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 壮。
• 它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 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
• 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 沉,
• 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 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