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觉、知觉概述与应用

感觉、知觉概述与应用

视觉适应的产生正是不同感光细胞起作用的结果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三、视觉的机制
(二)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红、绿、蓝 )(正后像、负后像) 2.拮抗理论
为了解释颜色对比现象,黑林提出颜色拮抗理论,也简称四色说。 他提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 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每一对 的两个要素作用相反,具有拮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 后,另一个就激活。所以先看红色,后像就是绿色。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真题
• (2011.7)6.根据负后像原理,在注视任何一 种颜色后,你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
• A.相同颜色 • B,相反颜色 • C.相近颜色 • D,无关颜色
(visible light).其波长在将近400至750毫微米之间。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一) 视觉适应
适应指的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 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 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 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 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Weber's law)。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剌激 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剌激变化量与原有剌激量的 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真题
• (2010.7)5.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三、视觉的机制
(一) 眼睛
2.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网膜上实现,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网
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 体细胞。在光的刺激作用下,它们通过所含化学物质的变化传递着 视觉信息。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仅形状不同,它们的功能和在网 膜上的位置分布也不相同。 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 锥体细胞则可以专门反应光的波长(也就是颜色),但对光的强度反 应很差,因此在光亮条件下,锥体细胞使人能够细微地分辨颜色,在 人类视觉中最为活跃,而在光线微弱时就不起作用了。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三、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的,物理量的存在以及它的变化是感觉 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 科学称为心理物理学,是早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 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 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 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 阈限。
➢ 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 表现出色调越纯,也就是该颜色的饱和度越大。
➢ 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白色亮度最大,当其亮度 减弱时,表现出一系列灰色,最终达到全部黑暗时,视觉消失。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三、视觉的机制
(一) 眼睛
1.眼睛的构造
别感受性 • (2006.7)5.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 • A.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B.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C.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D.能引起感觉的 最小刺激量 • (2010.7)29.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人类视觉剌激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称可见光
感觉、知觉概述和 应用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 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 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是对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 类: (1)远距离感觉 (视觉、听觉) (2)近距离感觉 (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 (3)内部感觉 (机体觉 、肌动觉、平衡觉)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二)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 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 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变。
(二)差别感觉阈限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在生活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而提高。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 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 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
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感受器。 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
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 中,对传人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 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 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感觉、知觉概述和应用
第二节 视觉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二) 色觉
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 色调是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如红色、绿色,它由混合光中起主 导作用的波长所决定。在产生白、灰、黑系列的混合光中,由于没 有起主导作用的波长,一般认为它们不具色调,称它们为无彩色或 中和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