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影响【关键词】癫痫;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29-01
癫痫疾病的反复发作、长期服药、社会歧视等使患者和其家属不仅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还有社会负担。
许多癫痫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障碍[1],而这种心理、行为障碍往往又是癫痫再次、频繁发作的诱发因素,直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随着癫痫手术的开展,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更多医务人员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了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在改善成年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中的作用,为临床工作中对癫痫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需要手术治疗的满足下列条件的120例癫痫患者及其父母或夫妻。
入选标准:①年龄18-44岁;
②智能检查表筛查智能正常;③无其他较严重心血管、肝、肾、血液系统、结缔组织、等内科、精神科疾病;④发作类型按1981年痫性发作的国际分类标准分类;⑤共同进行测评的家属测评时身体一般状况良好。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癫痫(epilepsy,ep)患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qolie-31)、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我科在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经治的120例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父母或夫妻)进行问卷调查。
最后对患者和家属入院当时和健康教育后的sas和sds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癫痫患者入院时和术前一天(即健康教育后)的qolie-31生活质量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p <0.05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1.5统计处理软件。
1.3癫痫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宣教方法及内容
1.3. 1一般健康教育癫痫患者入院后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
者及其家属除了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如介绍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和护士、同病室病友、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教育,还着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癫痫疾病的基本知识等,使其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减轻心理压力。
1.3.2术前重点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至手术期间采取将同一
时期入院的癫痫患者及其家属集中宣教,采取幻灯并加以讲解的形式,具体宣教内容如下:癫痫手术前的一系列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让患者和家属提前了解术中和术后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减少对手术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以较理智、客观的态度接受手术。
2结果
2.1 一般情况入选的120对患者及其家属均以积极客观的态度接受手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中、术后住院期间均能配合医务人员。
2.2 各项观察指标
2.2.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比较,见表1。
120例ep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健康教育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 <0.01)。
2.2.2 癫痫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前后的sas和sds比较见表2由数据对比可见,癫痫患者的家属在健康教育前后的sas和sds有统计学差异(p<0.01)。
2.2.3 癫痫患者入院时和健康教育后(即干预后)qolie-31量表评分比较见表3
2.2.4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关系,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情绪状况、对癫痫频繁发作的担扰、抗癫痫药物影响、精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水平和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总体自评分与sas及sas评分均呈显著性负相关。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模式相应的由责任制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
在目前制定的整体护
理评价标准中,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重要的评价依据[2]之一。
本研究提示,通过对癫痫患者及其主要亲属(父母或夫妻)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保持积极客观的心态,提高对治疗效果的信心,进而有利于加强对癫痫患者的监护措施,从而在经济、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给予患者更多相应的支持,进而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我们日常护理工作要注重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肖波.癫痫的心理治疗和健康指导[j]中国全科医学,2001,4(6):438-439
[2] 郑亮成,田辉荣,谢培曾.医学生存质量评估[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