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进展
疗 性 铬 胞 重 方 。 ey等1 动 恶 嗜 细 瘤的 要 法 Mlk [的 n 7 1
物实验证明, 用中和 性抗体抑制 V G 分泌能有效 EF 抑制异体移植 的前列腺癌和其转移灶的生长。 Z l 等〔 用V G 和性抗体m 6 抑制异体移 i e 1 E F中 e k 8 1 41 植鼠 嗜铬细胞瘤的血管形成, 结果发现治疗后肿瘤 体积仅为对照组的 6%, V G 表达明显减少。 0 且 EF 因此, 用抗V G 抗体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嗜铬细 EF
素、 胺的 多巴 含量明显高于良 Ro 1 性,a等[研究还指 ]
出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血浆嗜铬粒蛋白A含量显著
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 术前术中均呈 良性表现的肿瘤术后亦可 出现转移。M ra a o kw i 等[报道 1 [ 3 1 例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 1 年 0 出现肝转移, 而其最初组织学及术后随访均未见异 常表现, 遂行开放性肝右叶切除, 术后患者健康状况 良 好。有资料表明, 像此类 良 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 术后出现转移的比例可高达 8 %一9 %。对于良性 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术后长期随访尤为重要, 嗜铬细 胞瘤复发平均时间为 78 患者自 . 年, 觉症状、 血儿茶 酚胺含量、 影像学检查均为随访内容。由于恶性嗜 铬细胞瘤复发率高, 转移病灶通常多发, 最常见于骨 骼, 其次为肝、 腹膜后、 上腺等, ’ 肾 治疗困难, 能对转 移灶成功行手术根治的情况非常少见。 腹腔镜手术不是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的适应 证,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的绝对禁忌证为周围组织或
无法手术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能成为有价值的治疗
手段 。
参 考 文 献
9 - T -tod 和 他 体 导 肤 物 o A cei等 其 受 介 的 类 质 Y O ort D e
或其类似物也已 在动物实验或临床应用中 显示了 治 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巨 大潜力〔 1 2 3
23 核素一 . 细胞膜扰体
高 性; c 等2 -s od ai 为 于良 P a [ ( lro mn 示 ak 1 I] p e 用6 Ff o u
踪剂的 正电 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 R 1 技术研究 , 发现恶性嗜铬细胞瘤 P T图像有明显异常, E 而大多 数良 性则图 像正常。术前这些判断对于术式选择、 术中处理均有指导意义。术中如探查到瘤体巨大、 有包囊和周围 组织浸润时应考虑其恶性倾向, 原则 上手术应切除可见肿瘤组织, 去除周围软组织和局 部淋巴 并行临近组织探查以去除所有可能存在 结,
CD V 化疗过程中 可出 现高血压危象、 血白细胞 数减少和胃 肠神经系统毒性, 治疗过程中应检测血 常规变化以调整用量。联合化疗配合放射性核素治 疗可减少化疗药物剂量, 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并发
症产生。 4 其他治疗
明缩[ 显 小, , ] 。
M ‘ 治疗效果往往是暂时的,io 等[研究指 I Ss 9 sn 1 出, 治疗中 能达到完全效应的比 例甚小, 年内几乎 2 均 有复发或转移口 I Ic主要副作 F Kir , onr . get h } Ro e H O' oD M ltn p} r , c R Cn T a n h o e i
t - ,0 ,66 : 515 - 2W 3( )14-02 0
:
cr fn nl r s im n tsm c r t n. e af gau t n n t ed p s t t a et H pr h m i r e o a t et o m e y -
国 学 外医 肿瘤学分册20 年2 04 月第3 卷 1 第2 Fr n Si c Sc Fb a 20, . o 期 o i M d n l , r r 04 Vl 1 . e e c g O o e e uy t o3, N2
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进展
邵鹏飞综述 钱立新审校
摘要 恶性嗜铬细胞瘤由于缺乏早期诊断依据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出现转移灶的恶 性嗜铬细胞瘤预后通常不佳, 总体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近年来恶性嗜铬细胞瘤在治疗方法和 效果上有一定进展, 现从手术治疗、 放疗、 化疗、 介入治疗等方面综述。 关健词 嗜铬细胞瘤; 外科手术, 腹腔镜; 放射性同位素
作者单位: 109 20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屁医院泌尿外科
万方数据
瘤, 对于术后高血压而考虑到残留病灶存在时, 也使 用放射性核素缓解儿茶酚胺过度分泌和病灶转移产 生的症状, 如高血压、 骨转移造成的疼痛等, 但无法 治愈。 放化疗等治疗效果可以 用肿瘤体积变化和血 生化水平的改变来表示: 完全效应( 肿瘤消失, 血生 化水平恢复正常) 、 部分效应( 肿瘤缩小)5%, 0 血生 化水平减少)5 %)微效应和无效应。最近, n 0 , Me-
胞瘤可能成为重要手段口 近年来有学者在 门 勺} 弓导下对恶性嗜铬细胞瘤 行肿瘤内乙醇注射消融治疗, 使嗜铬细胞瘤及其转 移灶坏死、 消失, 取得良 好效果。这种微创性治疗对
Eis 等 」 Iorte 疗3例 经 ” 川 n cei 治 0 神 rsn 〔用 -tod k o
内 分泌肿瘤, 对抑制激素释放和肿瘤细胞增殖取得 了 很好的 效果。 副作用主要为骨盈抑制。 其他药物 如川 n I 四氮四乙酸环十二烷( O A - tod, 一 D T ) ce i o r te
抗铆胚抗原(E ) 路 C A 的抗体用于甲状腺髓质癌的治 疗, 但由于肿瘤体积较大治疗效果不理想。Ka阮 r r e
Bd 等川 o , t通过使用增强粘附系统(E ) A S的双步
免疫技术治疗小复发病灶, 疗效较好。
3 联合化疗
z 等[采用脱氧葡萄糖(D ) e 7 l 1 F G 为示踪剂的PT影 E 像技术, 也能有效评价核素治疗效果。目 前放疗适
的组织形态学依据, 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较 为困难, 前惟一的标准为非嗜铬细胞瘤区域恶性 目 转移灶的出现, 而此时肿瘤一般已发展至晚期, 预后 通常不佳。恶性嗜铬细胞瘤平均 5 年生存率仅为
胞瘤, 原则上手术以去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但此时患 者往往已 无法获得手术根治, 可在术后辅以姑息性
治疗。
MI B G的平均治疗剂量为53B , . q产生的效应比 G 例 为3% 'I I 9 3- B . G的治疗效应与每克肿瘤吸收剂 ' M 量和肿瘤体积密切相关, 其直径应尽量小于 1 一2 c 保 m以 证放射性药物的良 好摄取[。由 8 于临床中 1
更多见的是较大体积的肿瘤, 应先行手术切除瘤体 后 再进行放疗, 以清除残留病灶和预防转移。 I M -
p- o e iit or h (E ) di o d g sc l maa + l a i P T a n gf i n t la e n g p c c n r ao i o - a c
万方数据
14 5
国外医学肿烟学分册20 年2 04 月第3 卷第 2 1 期 Frg M d 0- o i o Si en
用的药物可分为 3 类。 21 1 间 映午孤 . 3一 一 11 通过儿茶酚胺结节内再摄取方式发挥治疗作 用, 最常用的是11 碘节呱( IG o 9 3- 1 间一 M B ) 9 年欧 1 9 洲 放射性核素治疗会议统计 1 例嗜铬细胞瘤11 4 3 3- 1
恶性嗜铬细胞瘤化疗的适应证同放射性核素治 疗。用于缓解儿茶酚胺过度分泌产生的症状, 属姑 息性治疗。临床上通常使用 C 1化疗方案( V) 环磷 酞 胺+ 达卡巴喷十 长春新碱) 1 , 天为一治疗周期。 2 有研究表明此方案的血生化效应比 例可达6.%a 43 近年来不断有报道采用 C 1化疗使有转移灶的恶 V〕 性嗜铬细胞瘤血儿茶酚胺减至正常, 转移灶的体积
用口
血管形成是肿瘤发展和浸润的重要前提, 其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 F 的过表达是其重要特 VG ) 征。 ae等【 对 1 例嗜铬细胞瘤组织的血管形 Fvr 1 9 i 6 1 成研究后发现, 恶性嗜铬细胞瘤血管构造均异常, V G 表达明显高于良性。 V G EF 用 E F中和性抗体 来抑制其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可能成为 治
1 , bu r 0 4 Vb . No 2 S - F rav2 0 e l3 . . 1
itn hu rr y n. e no, 3 l: 8 ope h r cu aH p esn20, () . zi f c o n t ao y r i 01 8 6 t -
3 r a a S k M, n M, l lnn ptcrre - Mo kw T, i U o e a Magat m ho ,y i mu n t i . h n
4%, 0 如何积极有效地治疗以提高生存率成为觅待 解决的问题。现就国内外恶性嗜铬细胞瘤治疗进展
作一综述。 1 手术治疗
早期积极地进行手术以切除恶性病灶是临床治 疗大部分恶性肿瘤包括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方 法, 也是根治的惟一途径。对单发肾上腺或肾上腺 外嗜铬细胞瘤, 术前判断其良 恶性质较困难, 但仍有 一些临床依据可对其恶性倾向 做出 初步估计。 一般 认为: 恶性嗜铬细胞瘤体积明 显大于良 且易浸润 性, 临 近组织血管; 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去甲肾上腺
的残留病灶, 防止因术后复发或转移而使患者失去 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
道[。 6 但术中一旦发现有邻近组织浸润或转移表 3 现, 应立即转为开放性手术, 尽可能清除病灶。 以
2 放射性核索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适用 于无法手术或已形成复发转移病灶的恶性嗜铬细胞
制, 与 物 量 但 药 剂 并无明 关系。 o 等 1 剂 显 Rs 【用大 e 0 1 量" -I 治疗发现可较以前提高患者生存率, ' B I G M
并可达到完全效应。也有学者认为延长治疗时间可 解决复发问 有的 题, 患者可治疗 2 年甚至更长。 一3 近年来,' B; "I I 联合多药物化疗方案证明也能 - ( M 增强治疗效果。 22 核素一 长抑素类似物 . 生 由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生长抑素的受体过度表 达,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的类似物奥曲肤 ( tod) o r te ce i 可特异性结合于受体起到诊断和治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