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佛教胜地鸠摩罗什寺塔
古代丝绸贸易的 商路,也是佛教传播 的道路。地处丝绸之 路要津的河西,在佛 教东传的历程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丝路古镇——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中国的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 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 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 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 阳关的所在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 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 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现有洞窟735个,壁画 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 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天山山脉 塔克拉玛干沙漠
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 坦、印度、伊朗、伊拉克、土耳 其、罗马尼亚、意大利等。
意 大 利
梦中楼兰 楼兰古今沧桑巨变
【文献资料】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与敦煌邻接,是丝绸之路上的必 经之地,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 切。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 耕半牧的小部落。丝绸之路开通 后,域外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 城市文明。 文献中,楼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楼兰、 姑师邑有城郭, 盐泽。”楼兰“出玉,多茵苇、怪柳、 胡杨、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囊驼。”《汉 书· 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 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 四万四千一百。”
丝路古镇——武威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古称凉州,历 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 葡萄酒城”“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 牛唯一产地”。
武威历史悠久,人 文荟萃,曾是五凉古都、 西夏陪都,境内自然景 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自 然景观有中国旅游标 志——铜奔马。
龟兹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龟兹古国是古 代西域之大国,它扼守丝绸之路北道中段之咽喉,连接东 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 新疆库车县发现的汉代五铢钱和龟兹小钱 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古龟兹国曾被誉为“西域佛都”、“西域乐都”, 孕育出的龟兹石窟艺术、龟兹乐舞曾广泛影响了中原和 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其中龟兹石窟被誉为“中国 四大佛教”石窟之一。丝路重镇龟兹作为传承东方佛教 文化的关键节点,成为新疆西域文明的见证和世界文化 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
2、路线:
1、开辟:
西汉
张骞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西 方
马匹、皮毛、香料、药材、珠宝-----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国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 - - - -作 用
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东西方贸易往来 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重现:丝路何其遥远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但是楼兰人为大兴土木以及其奇特墓葬形式“太阳墓”,砍伐 了大量树木,最终带来了生态恶化。“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 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原木。木桩由内而外, 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酷似一个 太阳,据今年年初的资料,在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原木达一 万多根。 值得一提的是,用发掘于楼兰的卢文字书写的律法中,有这样 的律条:“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砍倒 树苗者罚羊两头”。 ——《2004楼兰科考研究》
以上四幅图反映的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 桑生活,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趋势,而嘉峪 关地区少数民族的汉化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是息 息相关的。汉朝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驿站、 安排驿使等,保障了丝路的畅通,故驿使在中 国古代的“邮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寻访:汉代丝路古镇
丝路古镇——龟兹
龟兹故城位于 新疆库车县城西约 两公里的皮朗村。 龟兹国,是中国古 代西域大国之一。
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 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 地区的社会秩序。
分析: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的依据
提取墓砖壁画中的历史信息,说说丝路通畅后河西地区人民生活 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的邮票 驿使图
犁耕图 扬场图
龟兹妇女采桑图 牧马图
逝去的家园 今日楼兰: 今日楼兰:蛮荒中的佛塔 今日的楼兰: 沧海桑田 今日的楼兰:寂静的天堂
不管怎样,楼兰荒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 没有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守春认为,水 的减少直到消失,除了气候变化的原因,更 主要的是人为原因。 由于人口的增加,上游对河水的过度引 取,下游河流来水减少和河道的不稳定,导 致下游许多古遗址废弃。
犁耕图反映了当时使用的一种农具。汉武帝时, 龟兹妇女采桑图十分逼真地描绘了当 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 时劳动妇女采桑养蚕的场面。汉代是我 耕田的效率。从汉代墓葬壁画和画像砖中的牛耕图及 国桑蚕业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壁画说 陪葬的牛、犁明器看,从西汉晚期起,二牛三人的耕 作方法已逐渐为一人扶犁并驶二牛的方法所取代。图 明,这一地区当时桑蚕业也相当繁荣, 3-39 就反映了这种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受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影响较深。
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
扬场图没有以过多的笔墨去刻画正在 牧马图描绘的是当时牧马的情景, 扬场的主要人物,而是把焦点集中在麦 牧马图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体态 垛及场院中啄食的双鸡。这不仅衬托出 神情,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马 一派丰收的气象,而且生动地反映了当 匹神骏雄健,属来自西域的品种。这幅 时嘉峪关地区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画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牧民生活。
探讨:丝路何以通畅?
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行政管理方面: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 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长城对于汉朝向西开拓推进和保障丝绸之路通畅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汉时,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诸如悬泉驿站 等举措,有效地保护了丝绸之路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