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答案】A【考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近代前夜危机,探究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重要历史事件的时序。

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实行”闭关锁国“的朝代主要是清朝;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玄奘西游天竺是在唐朝。

所以排序正确的是A。

【点评】知道重要历史事件的时序。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答案】B【考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文明的繁盛,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农耕文明的繁荣考点的掌握。

根据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108页,从唐朝中晚期至宋朝,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崛起。

即唐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答案。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3.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答案】B【考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外文化交流考点的掌握。

本题要求给这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共同主题。

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的佛教和建筑、医学等文化业带到了日本。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

戚继光抗倭使得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倭寇是明朝对日本海盗的称号。

这些历史事件都是我国与外国交流的历史。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能归纳历史事件的共同点。

4.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 )A、敦煌B、楼兰C、鄯善D、龟兹【答案】D【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掌握。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直接管理西域,治所在龟兹王城。

龟兹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方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故而答案为D。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5.《驿使图》出土于( )A、甘肃武威B、甘肃嘉峪关C、新疆罗布泊D、新疆库车【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的识记,以及课本图片的了解。

根据教材记载,可知《驿使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

故而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6.漫长艰险的丝绸之路能得以保持通畅的条件有( )①政治条件②军事条件③经济条件④宗教文化单一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理解。

在政治方面,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西汉政府还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保护商旅往来。

在军事上,修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

经济上,西汉在丝绸之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荒。

因此,丝绸之路得以保持畅通的条件有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

而丝路沿线1 / 3宗教多样,第4项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的条件。

7.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掌握。

中国的丝绸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方的。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所以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

故答案为B。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8.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D、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理解。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丝绸之路的起点为长安,故而答案为A。

【点评】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9.我国历史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关于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君主是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所以,选B。

【点评】此题考查关于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

10.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对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11.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B、丝绸之路C、新航路的开辟D、郑和下西洋【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最远达到大秦,即古罗马。

在B、C、D中,B时间最早。

而A是汉朝边疆的治理,没有达到欧洲。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

12.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终点到达大秦,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而朝鲜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国家,中国与朝鲜的交流不能称之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此题为逆向选择,故答案为B。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1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B、陕西C、甘肃D、新疆【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经甘肃敦煌,新疆的楼兰等一路向西到达大秦,而四川位于陕西省的南面,此题为逆向选择,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

14.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是( )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这张图出自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68页。

根据《探究丝绸之路》一课的提示,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

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15.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

这条交通要道是指( )A、丝绸之路B、玄奘西游之路C、鉴真东渡之路D、郑和下西洋之路【答案】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可以结合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68页图3-35丝绸之路示意图,看出题目中的省区都在丝路沿线。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

16.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

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本图出自八上《历史与社会》书本第68页3-35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

17.汉唐时期,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对此,下列内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中原传入西域的有凿井、铸造技术B、西域传入汉朝内地的有毡、毯、唢呐、良种马C、唐朝时从内地运往西域的有丝织品、茶叶、铁器D、西域运往唐朝内地的主要是纸张和农具【答案】D【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丝绸之路的概况的掌握。

此题为逆向选择,D中提到的”纸张“首先为我国发明,不可能从西域传入,故而答案为D。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上的概况,知道丝绸之路上运送的货物。

18.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 )A、玄奘西行B、张骞出使西域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答案】B【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

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往来的关系,交往日益频繁,促进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为丝绸之路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

二、问答题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河西走廊B.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葱岭【答案】左框B 右框A【考点】探究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历史地图,并能在图中找到重要的历史地域。

这张图是古丝绸之路的地图。

右一空位于长安到玉门关之间,可知这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河西走廊。

右边一空位于西域西部,昆山西侧,应该是葱岭。

【点评】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认识重要的历史地域比并能在图中找到3 /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