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整理

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整理

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表格(一)表格(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要点【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物理实验4 (B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物理实验4(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要点⑧ 将定值电阻换成15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 ,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⑩断开开关,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1.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不要求用图象法分析实验结论。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 电池组或学生电源、导线、小磁针(多枚)、螺线管、铁芯、开关。

【实验步骤】顺序操作内容 1根据甲图所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在螺线管的周围A 、B 、C 、D 四个位置摆放小磁针。

3 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方向,并在图上记录每个小磁针N 极所指方向,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 、S 极,画出甲图中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4 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乙图所示,再次确定A 、B 、C 、D 位置上各小磁针N 极的方向,并标出螺线管的N 、S 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实验结论】1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2.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_____、“无”)。

《物理实验6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评分要点 甲 乙CB D A BC D化学实验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细长木条、火柴;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抹布。

6%的H2O2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如右上图所示,向试管里装入少量二氧化锰,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收集氧气的导管插入集气瓶内。

然后往试管里倒入适量6%的H2O2溶液。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待冷却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

《化学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化学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抹布。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如图所示,向试管里放入适量(约5~7g)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0~15mL)稀盐酸。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现象是。

《化学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编号评分要点①在试管口塞橡胶塞的方法是否正确。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漏气及科学处理。

③固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④在铁架台(带铁夹)上固定试管的操作是否正确。

⑤液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药品装入顺序是否正确。

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操作是否规范。

⑦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实验安全、环境保护。

说明:1.由于时间有限,本实验不安排量取液体,大致估计取用量即可。

2.本实验存在因药品失效而导致实验不成功的可能,若实验不成功,更换药品,重新实验也可。

3.【实验记录】答案: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实验用品】试管(规格20cm)2支、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石棉网、试管架、试管刷、小烧杯(回收铜片、铝条,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吸水纸、废液缸(贴标签)、抹布。

红色铜片、长铝条、稀盐酸、CuSO4溶液。

【实验步骤】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红色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2.取2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倒入少许(约1~2mL)稀盐酸和少许(约1~2mL)CuSO4溶液。

(1)先将铝条的一端直接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再取出铝条,将上述反应后的铝条一端直接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铝条表面的变化并记录。

3.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铝条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铝条表面有什么变化?。

《化学实验3 金属的化学性质》评分要点化学实验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纸片、标签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大试剂瓶、小烧杯2个(分别盛多取的氯化钠固体与固体废弃物,贴标签)、抹布。

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所需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2.称量:两个托盘上分别垫两张相同的纸片,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内。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以上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5.把配制好的溶液直接倒入标签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大试剂瓶中,盖好瓶塞。

6.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所需水的体积为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化学实验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评分要点编号评分要点①计算结果正确。

②取用固体时,瓶塞是否到倒放在桌上。

③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正确。

(调零、左物右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归零等)。

④正确称量(放纸、擦拭药匙、读数正确等)。

⑤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⑥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⑦倾倒液体操作和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使用:搅拌、清洗)是否正确。

⑧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一、材料器具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消毒牙签;凉开水,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选择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装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

4.取材。

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涂抹几下(或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用镊子将它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5.盖片。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将盖玻片缓缓放下。

6.染色。

从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7.安放装片。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8.调焦观察。

从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

移动装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清晰的物像。

(举手示意,请监考老师评价)9.绘图。

绘制一个观察到的细胞简图,并标注名称。

(请监考老师评价)10.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生物实验1 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评分要点一、材料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双面刀片、小木板、培养皿、毛笔、滴管、纱布、吸水纸、擦镜纸;清水。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选择所需材料器具。

2.准备。

安放显微镜,并进行对光。

3.擦拭。

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4.取材。

取新鲜叶片平放在木板上,捏紧刀片,切取薄片放入清水中。

5.选材。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蘸出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水滴中。

6.盖片。

加盖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7.观察。

放置切片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

8.整理。

整理材料器具。

(整理完毕向监考老师报告)《生物实验2 观察生物的组织或器官》评分要点生物实验3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一、材料器具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抹布,擦镜纸(备用);清水等。

二、实验步骤1.清点。

清点材料用具。

2.准备。

安装显微镜并正确对光。

3.取材。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