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吴川
解放后,1957年,为了方便群众,镇政府在上隔 海村江面上建起一座水泥桥,从此后,花桥便第 一次有了自己固定“住址”。桥长数百米,宽约 十一米,每逢元宵,桥边摆满鲜花,插满彩旗,挂 满名人书画,装上彩灯,甚是雄伟壮观。
特色2:吴川小吃各显特色
芷寮蟹
产于广东吴川县吴扬乡芷寮村,为蟹中上品,驰名中外
吴川花桥——不夜天
花桥原是吴川市梅录镇隔海村居民为过江 进城闹元宵而搭起的桥。据说起初是用竹 排或小船连成的,后因浮桥危险,改用竹 木搭桥。在旧社会,人们怀有“男女授受 不亲”的封建思想,怕男女同走一条桥, 免不了磨肩擦背,于是又改搭男女二桥, 还把女桥盖住,装饰一番,越装越美,便 成了“花桥”,相传至今,红男绿女相拥 雀跃,热闹非凡。
吴川泥塑
吴川庆赏元宵有制作泥塑展览的传统, 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元宵期间就普 遍开展泥塑展览活动,这些泥塑内容, 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以及喜 庆风俗的片断。
吴川泥塑制作很 有群众基础,有 一大批能工巧匠 曾多次到北京、 上海、杭州、昆 明、海南、广州、 深圳、湛江等地 制作展示。吴川 是闻名全国的泥 塑之乡。
麻通
吴川独有的风味小食麻通形似香蕉,色泽金黄,入口酥 脆,咀嚼无渣,香甜可口,是吴川传统的名牌小食,在 清朝已有制作
梅录烂镬炒粉
许多食家常用“梅粉胜广河”这句话来赞誉吴川梅录的 街边炒粉。 这是一道很奇特的风景:一人一担箩头、 一筐米粉、一只火炉、一口烂边缺口的铁锅,每曰都在 市场角落、墟尾街头摆摊开档,食客围在铁镬边,或蹲 或站着品尝,津津有味,齿颊生香。
吴川飘色--“三绝”之首
吴川飘色1992年和1997年两次晋京参加央 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吴川飘色造型作品 晋京参加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既民间工艺 品展,荣获金奖。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 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 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其内容有历史故事, 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 飘色艺术表演是一种地 道的流动舞台艺术造型, 运用力学原理,用钢筋 支撑着化妆演员随车游 行表演,形象生动奇妙, 各具体态,加上舞狮舞 龙助阵,锣鼓八音相配, 丰富多彩。
吴川虽是湛江的一个县级市,但吃喝玩乐应有 尽有,想更深入地了解吴川,不妨到吴川来作客, 吴川人们欢迎您!
吴川市是广东省湛江市县级市பைடு நூலகம்位于
广东省西南部,属湛江市管辖,东接茂 名市,北接化州市,西接湛江市。总面 积848平方千米,总人口101万人(2003 年)。该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特色1: “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
每逢元宵佳节期间,吴川都会举行花桥、泥 塑 、飘色的表演及展览,被誉为吴川元宵的 “狂欢节”,其热闹场面不亚于巴西的狂欢 节。
白切鸡
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 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曰加菜、宴客的第一菜。
吴川的各种小吃是不少食客追食 的焦点,除了以上列举的美食, 还有吴川虾球丸、吴川风味虾煎 饼、粟米糕、芋丝卷、番薯饼、 野生田艾饼、富贵鸡等等……
特色3:迷人的吉兆湾
吉兆湾度假区距离湛江市区65公里,全长20公里,石多、 湾多而别具一格, 2003年评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 区,2005年9月份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旅游品 牌推广峰会,领取了“中国最佳避暑胜地”牌匾,被评为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是旅游休闲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