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演示课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演示课件

3.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来源 于交感神经节,常见于年幼儿。
25
神经纤维瘤
平扫
增强
26
神经鞘瘤
增强
27
节细胞神经瘤
平扫
增强
28
节细胞神经瘤
平扫
增强 29
三、PRNs主要CT征象6
4.异位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属于神经节细胞瘤,沿主动脉、髂血管,
5.恶性间叶瘤(malignant mesenchymoma): 同一肿瘤内含有多种间叶组织成份,密度 不均,强化不均,可见坏死、钙化、分隔、 常呈分叶状。
6.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软组织块,常有分叶。
7.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 不规则软组织块,密度不均,强化较明显, 常有大片钙化、坏死。
2
分类
间叶组织源性(43~67%),以恶性为多:平滑 肌瘤/肉瘤、横纹肌瘤/肉瘤、脂肪瘤/肉瘤、纤 维瘤/肉瘤、间叶组织瘤、间皮瘤、粘液瘤、脉 管(血管、淋巴管)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神经源性(20~40%),以良性为多:神经纤维 瘤、神经鞘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母细胞瘤、 异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细胞瘤)、感受器细胞 瘤
(Friedman):①实体型:分化差,纤维组织 为主,呈实性肿块,密度较高CT值> 20Hu;
②假囊肿型:以粘液成分为主,形似囊肿, 密度较均匀,CT值-20~20Hu;
③混合型:纤维组织+散在脂肪,密度不均
匀,分化较好。
16
平脂 扫肪 增瘤

17
脂 肪 肉 瘤
平 扫 增 强
18
三、PRNs主要CT征象3
9
三、PRNs主要CT征象1
(一)间叶组织源性肿瘤:
1.平滑肌瘤(Leiomyoma)、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体积较大,边界 清楚。前者密度均匀,偶有囊性变;后者 密度不均匀,常见坏死,甚至成为其主要 特征(Mcleod)。
2.纤维瘤(fibroma)、纤维肉瘤 (fibrosarcoma):与平滑肌瘤(肉瘤)相 似,但密度稍低,体积一般较小。
肾周间隙: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 (Zuekerkanle’s筋膜)之间
肾旁后间隙: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间
4
5
6
7
8
二、检查方法
扫描前1小时服碘液800-1000ml, 前15分钟再服300ml;
范围:剑突下→髂嵴,必要时下延; 调整窗宽,以利显示筋膜; 增强以利显示大血管; 螺旋CT更具应用价值。
胚胎组织源性(10~25%),以良性为多: (表)皮样囊肿、畸胎瘤、脊索瘤
来源不明:腺癌、未分化癌(肉瘤)
3
一、腹膜后间隙的正常解剖
腹膜后间隙:后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解 剖间隙及其解剖结构的总称
三个间隙概念(Meyers 1972年)及其内 容物
肾旁前间隙: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 (Gerota’s筋膜)
1.皮样囊肿(dermoid cyst): 均匀低密度囊性肿块,边缘规则
2.畸胎瘤(teratoma): 体积较大,可见钙化、骨化、牙、脂肪成 分及囊变。
33
皮样囊肿
增强
34
囊性畸胎瘤
增强
35
成熟畸胎瘤(多发)
平扫
36

增强


增强
37
四、PRNs的定位
下列征象支持PRNs: 1.腹膜后脏器受压移位; 2.腹膜后脏器受侵犯,肿块最大径线在 脏器之外; 3.大血管受累或包埋; 4.肠管受压移位,但无受侵犯表现; 5.肾前筋膜增厚显影,肿块位于其后方; 6. “新月征”或“线样征”。
2.坏死最多见于平滑肌肉瘤。 3.恶性肿瘤中,钙化常见于恶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
40
六、PRNs组织学类型的估计2
4.神经源性肿瘤位于中线区;功能性异位 嗜铬细胞瘤常有高血压及儿茶酚胺、 VMA增高; 小儿中线区肿块应考虑神经母细胞瘤。
5.含钙化、骨化、牙、囊液等多种成分者, 符合畸胎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CT Diagnosis of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Neopasms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放射科教研室
1
概述
定义:PRNs系发生于腹膜后间隙、 且非该间隙脏器内的肿瘤。
据各家报告,恶性肿瘤占40~90%。 作者报告一组54例,恶性占35.2% (19/54)
22
恶性间皮瘤
平扫 增强
23
恶性间皮瘤
平 扫 增强
24
三、PRNs主要CT征象5
(二)神经源性肿瘤
1.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神经鞘 瘤(neurilemmoma):多数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可有分房、钙化,亦可坏死、 囊变,神经纤维瘤可有多发。
2.节细胞神经瘤(ganglineuroma):来源 于交感神经节,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可 有钙化。
4.囊性淋巴管瘤(Cytic Lymphangioma):即淋巴管囊 肿(Lymphocyst),属脉管瘤中 的一类。为体积较大之类圆形囊性 肿块,壁光滑,其内为均匀水样密 度。部分蛋白含量较多或纤维组织 增生者,则密度稍高。
19
囊性淋巴管瘤(增强)
20
脉管瘤(平扫)
21
三、PRNs主要CT征象4
伴交感神经链分布,范围广(作者报告一例 位于膀胱后方)。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功能性 者临床表现及检查较典型,CT呈均匀软组 织密度结节,均匀强化多见。无功能性或恶 性者肿块较大,常有坏死、分叶。
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强



平扫

31
异位嗜铬细胞瘤
平扫
32
三、PRNs主要CT征象7
(三)胚胎组织源性肿瘤
10
平滑肌瘤增强
11
平滑肌瘤增强-囊变
12
平滑肌肉瘤平扫+增强
13



平 扫



强纤


14
(增强扫描)
纤 维 瘤 术 后 复 发
15
三、PRNs主要CT征象2
3.脂肪瘤(lipoma)、脂肪肉瘤(liposarcoma):
⑴脂肪瘤为均匀脂肪密度,边缘光滑,具特 征性。
⑵脂肪肉瘤因分化程度不同分三型
38
五、PRNs良恶性的估计
良性
恶性
边缘 光滑
光滑、分叶、模糊
密度 均匀
不均匀
囊变 多见
少见
坏死 少见
多见
大小 不定
不定
增强 多不明显 坏死边缘强化
钙化 不定
不定
39
六、PRNs组织学类型的估计1
1.均匀脂肪密度肿块见于脂肪瘤; 多种成分的瘤体内若有脂肪密度区, 则脂肪肉瘤的诊断多可成立。 Friedman的良恶性判断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