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压缩机试车方案要点

丙烯压缩机试车方案要点

目录1说明 (2)2编制依据 (2)3主要技术参数: (2)3.1蒸汽透平 (2)3.2丙烯压缩机组主要参数 (3)4、机组试运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3)4.1机组试运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4.2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辅助系统试运行) (4)5、汽轮机试运转 (7)5.1.试运转前要求 (7)5.2.启动油系统投入试运行: (7)5.3.盘车装置的启动 (7)5.4输送至轴封的蒸汽及泄漏密封抽汽系统的启动 (7)5.5 冷凝系统的启动 (8)5.6.启动抽空系统 (8)5.7暖管 (9)5.8.启动 (9)5.9速关机构功能检验 (10)5.10超速试验 (10)5.11停机 (10)6、机组试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压缩机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压缩机试运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停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13)8、试车领导小组 (14)9试车用料 (14)10劳动力安排 (14)11质量控制措施 (15)1说明丙烯压缩机组为离心式结构,蒸汽轮机驱动,机组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空负荷试运转,以检测机械装配状况以及机组的制造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作全面考核,并对操作技术人员素质作全面考核。

为了避免因操作失误对机器的损伤,空负荷试车的操作应在制造方专家的现场指导下进行。

2编制依据2.1.《机诫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2.《乙烯装置离心压缩机组施工技术规程》SH3519-20022.3. 使用说明书2.4. 丙烯压缩机使用说明书3主要技术参数:3.1蒸汽透平透平型号:NK40/46/20压缩机型号:STC-SV(10-7-A)名称:冷凝式汽轮机额定功率:6550KW正常功率:5671KW额定转速:5200r/min正常转速:5143r/min跳闸转速:11781r/min最大连续转速:r/min计算的第一个临界速度:3100 rpm主供应蒸汽的额定压力:3.9MPa主供应蒸汽的额定温度:380℃主供应蒸汽的最大温度:420℃排汽压力:0.015 MPa正常运行时汽封压力0.108 MPa3.2丙烯压缩机组主要参数如下:4、机组试运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启动前的准备工作4.1机组试运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4.1.1机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包括主机、辅机、附属设备),并经检验符合技术文件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并经有关中外人员确认。

4.1.2.施工记录等交工资料文件齐全,符合规范要求。

4.1.3.管道安装完毕,各类支吊架型式、位置安装正确牢固,弹簧支架按设计要求调正合格,拆除弹簧约束件。

4.1.4.安全阀整定合格,并经有关部门确认打上铅封。

4.1.5.与试运行有关的公用工程如:循环水、蒸汽、冷凝水、仪表空气、工艺气系统、真空系统、疏水系统等管道的试压、清洗、吹扫,经有关各方认可合格。

4.1.6与主机连接的主蒸汽线、低压蒸汽、抽汽线、各段间管等二次安装复位,对中检测、调整完毕。

4.1.7. 防腐绝热工程已完工。

4.1.8.与机组运行有关的电、气(仪表风、氮气)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系统的安装、调试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4.1.9.机组油系统(润滑油、控制油)循环合格,油管线复位工作结束,彻底清洗油系统设备,注入经化验合格的ISO VG46 透平油,具备试运条件。

4.1.10 凝结水系统冲洗、试运合格,处于待运状态。

4.1.11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试运合格,处于待运状态。

4.1.12 循环水冲洗予膜合格,与换热器联接并经试验检漏合格,处于投运状态。

4.1.13 盘车装置经调校、试运合格,处于待运状态。

4.1.14监测、联锁、保护、指示、自控等安装、调校工作全部结束。

4.1.15高、低压蒸汽系统已经建立,能连续稳定地向机组供给额定参数的蒸汽。

4.1.16.试车现场设立专区,有专人值班。

4.1.17.组织全体试车人员学习试车方案,并对参与操作的试车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熟悉操作说明书,只有经过适当培训的工作人员方可允许操作压缩机装置。

4.1.18.试车所需的有关工具,各种测试仪器,记录表格,个人安全用品等均已备齐。

4.1.19.检查所有运动部件是否自如转动,无异常声响。

4.1.20.现场道路畅通,篦子板固定,环境整洁,安全消防设施可靠充分。

4.2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辅助系统试运行)4.2.1油系统试运行:油质检验合格;油箱油位为正常;油泵进出口隔离阀以及油冷却器和过滤器的进出阀门均为开启状态;油冷器、滤油器的切换阀处于单侧工作状态,油冷器的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润滑油系统所有导淋关,所有仪表根部阀开,排放阀关;油箱油温若低于20℃需用加热器加热或使油泵提前运行来提高油温,汽轮机启动时轴承进油温度必须≥35℃。

4.2.1.1开动油泵:手动盘车后,通知总调送电。

启动主油泵,油泵运转正常出口油压稳定,通过调节阀调节使润滑油进油总管的主油压维持为 0.25MPa。

润滑油过滤精度≤10μm,正常进油温度43~48℃,油量6.95m3/h 。

调节油总管油压为0.85MPa, 过滤精度≤10μm,正常油量8.0m3/h,瞬时最大用油量17.0m3/h,调试油系统中的油压、油温、油位等自控联锁,应灵敏准确。

从各回油注视窗检查各轴承回油是否正常,检查所有油管路接口无漏油,以确保油正在流动。

油冷器、过滤器排放空气后,有溢流时,关排放阀。

检查液压蓄能器的充氮压力。

润滑油高位槽上油阀开,待有溢流时关上油阀。

检查油箱液位是否下降,若低于最低工作液位应及时补油。

启动排油烟机使回油系统形成弱负压约5~10㎜水柱。

4.2.1.2辅油泵自启动联锁试验主油泵在“手动”运行位,辅油泵在“手动”备用位,系统油循环正常,油温和油压正常,系统联锁和DCS报警投用;将辅油泵投“自动”位,停主油泵,辅油泵自动启动运行,试验成功;将辅助油泵切换为“手动”,主油泵切换为“自动”;停辅助油泵,主油泵自启动运行,试验成功;主油泵“自动”位并保持运行,辅助油泵“自动”状态并处于“备用”状态。

4.2.2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试验:将启动手轮旋至停机位置,将危机遮断器与电磁阀挂闸,建立控制油的启动油压。

在确认主汽门前的主蒸汽阀和旁通阀严密关闭的前提下,进行试验。

现场按“复位”键,用启动装置打开速关阀。

观察速关油压与启动油压的建立与增长,同时启动油压将对应逐渐减少,当速关油压超过启动油压时,速关阀将缓慢开启,当启动油压降至零时,速关阀应呈全开位置。

现场确认“允许启动”后再按“运行”键。

二次油压开始建立并逐渐增长,达到约为0.15 MPa时,调节汽阀将开启。

记录调节汽阀开启时所对应的二次油压。

然后缓慢平稳地升高二次油压,每升高0.05 MPa,记录每一次所对应的调节汽门开度,直至达到上限,二次油压达到0.45 MPa时升程最大。

然后以反方向调节油压,观察记录调节阀关闭行程变化。

反复动作三次,检验调节阀是否灵活平稳。

操作启动装置使调节阀、蒸汽快关阀处于开启位置。

同样按上述程序操作,通过按控制室电磁阀按钮,上述各气阀应立即关闭。

反复动作几次,验证启动装置是否灵活平稳。

通过操纵启动装置和控制油线上的三通阀,进行透平注入蒸汽快关阀和抽汽快关阀试验,试验前应确认阀前隔离门处于严密关闭状态。

操作启动装置使调节阀、注入蒸汽快关阀、抽气阀处于开启位置,手击危急遮断器手柄,主汽门、调节阀、注入蒸汽快关阀、抽气阀应立即关闭。

同样按上述程序操作通过按动控制室电磁阀按钮,上述各气阀应立即关闭。

4.2.3 配合电仪热工进行下列试验:4.2.3.1采用手动调节和模拟操作,进行润滑油压、轴承温度报警连锁试验。

4.2.3.2通过模拟操作进行机组轴位移报警连锁试验。

4.2.3.3进行蒸汽透平排气侧真空连锁报警试验。

4.2.3.4 调节凝汽器水位,观察试验水位调节阀。

4.2.3.5.控制系统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无油压的条件下,检查执行机构的静态位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调速系统的静态调试,其有关数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汽轮机盘车装置应运转正常,联锁动作应准确。

4.2.4.冷凝系统的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4.2.4.1 打开冷凝器脱盐水补水阀,向冷凝器补水至热井液位计的3/4液位。

4.2.4.2 全开循环水出水阀,稍开进水阀。

全开调节阀前后切断阀,旁路阀关闭。

4.2.4.3 检查两台冷凝液泵具备启动条件,油杯油位大于2/3,盘车无卡涩,确认两台泵的进口阀全开,主泵出口阀关闭,辅泵出口阀打开,平衡管切断阀全开,泵体排汽。

4.2.4.4 盘车后,启动主冷凝液泵,待出口压力稳定后,缓慢打开其出口阀。

4.2.4.5 检查确定液位调节阀能稳定控制热井液位在30—50%。

4.2.4.6 启动辅泵,停运主泵。

确认辅泵运行正常,然后将主泵运行,辅泵投自动。

4.2.4.7 稍开表冷器大气安全阀的密封水阀,确认安全阀的密封水有少量溢流。

4.2.4.8 冷凝泵主泵手动运行,将辅泵投“自动”。

4.2.4.9 缓慢关闭液位调节阀的后切断阀,观察表面冷凝器液位上涨至75%时,辅泵自启动,同时主控冷凝液位高报警,然后打开后切断阀。

4.2.4.10 关闭补水阀或降低液位设定值,当热井液位降至20%时,控制室冷凝液位低报警,同时主辅冷凝液泵停,然后恢复正常液位。

4.2.4.11 同样方法进行另一台泵试验,合格后,维持主泵运行,辅泵投“自动”备用,并记录试验结果。

4.2.5 抽气器试运行逐渐开启启动抽气器的进汽阀,阀后压力约为0.2MPa,暖管5分钟之后升至正常工作压力,缓慢打开抽气器与冷凝器之间空气阀,使系统建立真空,真空度达到-0.04MPa,并且在冷凝泵已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主抽气器开始工作,主抽气器暖管,进汽时开启冷却器疏水阀,主抽气器开始工作时先开第二级,后开第一级,主抽气器正常工作后可停用启动抽气器,退出时先关空气门后关蒸汽进汽阀。

汽轮机启动时真空应达到-0.06MPa,最低不低于-0.053Mpa。

为使蒸汽系统迅速建立真空,须在盘车状态下向轴封送汽,注意:应避免在转子静止状态下向轴封送汽。

向轴封送汽后应根据真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送汽量,同时轴封送汽后应尽快使汽轮机冲转,以免汽封部分上、下缸温差过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