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沉渣分析- 课件

尿液沉渣分析- 课件

家建议使用此染色方法 )
II.S-M染色(廉价易得,
染色方便,国内专家建 议使用)
III.B-M染色(采用两步染
色,操作繁琐)
IV.阿-中染色(对管型的
染色效果好)
红细胞的形态和辨析
(1)正常未染色红细胞为双面凹进的圆盘状, 浅黄色,直径约7~8μm
(2)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与泌尿系统疾病相 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 要值。
(3)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见于各种泌尿系统 疾病、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疾病、出血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等。
未染色和染色红细胞特点
异常形态红细胞
尿中棘形(G型)红细胞的意义
1 G1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面包圈样RBC; G2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球形RBC; G3细胞为表面凹凸不规则的面包圈样RBC; G4细胞为酵母样RBC; G5细胞为明显缩小的RBC
红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性改变: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
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SLE、急性 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疾病;还可见于狼疮性 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梗塞、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
白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若尿中检出白细胞管型则提示肾脏有化脓性或细菌
• 泌尿系统炎症,特别是细菌性感染时,如急慢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 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 附件炎时,
•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泌尿道的感染等。
二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多见于泌尿道慢
性炎症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等。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 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也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为主。
性感染,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狼疮 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细菌尿伴尿路感染的患 者。
蜡样管型
蜡样管型出现的意义
• 是预后不良的征象,提示病情严重,肾小管有严重坏死
或肾单位慢性损害。长期少尿和无尿可导致管型长期滞 留于肾小管内,酸化和匀质化后转变为蜡样管型。多见 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淀粉样变、 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等。
宽大管型
宽大管型出现的意义
• 提示肾脏局部有严重的尿液滞留,导致肾小管扩
张形成粗大的管型。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 液中。在血型不符的输血后溶血反应、急性肾功 能衰竭时可见到。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肾上皮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间质性肾炎、重金属中
肾炎;当大量或成堆出现时,表示肾小管有坏死 性病变。肾移植术后一周内,尿内可发现较多的 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可逐渐减少。当发生排异 反应时,尿中可再度出现成片脱落的肾小管上皮 细胞。
吞噬细胞
尿中吞噬细胞出现的意义
• 尿中吞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提示泌尿道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炎症,
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一般会伴有白细
胞增加(多明显呈脓细胞样改变),并伴有细菌。
管型的形态和鉴别
• 管型是尿中重要的病理成分,其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病理性管型对确认肾脏实质性损害、急性或慢 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坏死、肾 脏脂肪变性、肾盂肾炎等具有重要价值。
透明管型
透明管型出现的意义
正常人晨尿中可见;剧烈运动、发热、心脏功能不全 时可见略增多。
考虑为非肾性血尿;若尿中以异常形态红细胞出 现为主时(Ab.RBC),并且比例>80%时可考虑为肾 性血尿。
白细胞的鉴别和辨析
1尿中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还有少量嗜酸性 粒细胞,单个核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尿中中性粒细胞一般呈圆形,直径10~14μm,在 低渗尿或碱性尿中直径可涨大至18μm左右。不 染色时细胞核较为模糊,胞质内颗粒清晰。
爱威-764B
尿沉渣分析检测
虎玮兵 2016-10-18
概述
一 仪器的简介 二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三 尿沉渣标准化进程 四 尿沉渣质量控制
仪器原理简介
尿沉渣仪器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 抗原理(UF系列 IQ200 )
采用影像分析技术和自 动粒子识别系统的原理
(AVE系列等 )
AVE-764B检 测主要原理
3.肾小管上皮细胞
• 来自肾远曲小管和近曲小
管立方上皮脱落的细胞。 形态不一,在尿中易变形。
• 形态特点与白细胞相似,
体积是中性粒细胞的1.5~ 2倍,单个核,较大且明显, 多呈圆形,核膜厚而清晰 易见;胞浆中含有不规则 的颗粒,有时颗粒甚多, 以至看不清核。
肾小管上皮细胞
• 明显增多时表示肾小管出现病变,如急性肾小球
2 G1细胞:1988 年起Kohler H, Wandel E等首先提出一种棘形红 细胞,为肾小球性血尿的典型表现。 其形态特征很少受外界因 素影响, 仅出现在肾性血尿中。
3 G1细胞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而G1细胞>5%,为肾性血尿 的诊断标准。
尿中棘形(G型)红细胞
异形红细胞增多的意义
1 多用于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区分 2 若尿中出现红细胞以正常形态为主(N.RBC),可
3采用相应的染色法(如SM染色或瑞姬染色)可以 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类。
4加酸处理后的尿标本可以根据核形区别出单个核 和多个核白细胞。
变形白细胞
• 某些情况下,如久
置或受理化因素影 响,白细胞外周可 呈长40μm 左右的 棒状或有尾状改变。
尿中的单个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鉴别
白细胞出现的意义
一 中性粒细胞增加
明显增加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淤血、高血压、肾脏动脉硬化和肾淀 粉样变性。
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出现的意义
• 剧烈运动后、高热、脱水等情况下可偶见细颗粒管形。 • 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硬化症、药物中毒等患者。细颗粒 管型一般表示症状较轻,而粗颗粒管形出现提示病情加 重。
三大系统:全自动进样系统,CCD成像系统, 自动跟踪定位与识别系统。
机器视觉”的概念:是指尿液中有形成分的特异性 参数(包括大小、纹理、梯度、灰度、轴比、晕等 等一百多种)进行提取,模拟、拟合,建立公式, 使计算机能达到自动认知尿有形的过程。
检查方法分类
尿沉渣常用活体染色 方法常用染色方法
I. S染色(欧洲国家的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