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第66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第66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第66套)一、判断简析题1.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2.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4.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5.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二、单项选择题6.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进行单独调查的研究方法叫做()。

A.个案调查法B.全面调查法C.抽样调查法D.重点调查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进行单独调查的研究方法叫做个案调查法。

7.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于一切相关的具体指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非正式评价D.正式评价8.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A.眼保健操B.课外活动C.课间活动D.体育课9.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职业教育10.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潜在课程1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人们称为“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2.世界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中国古代的()。

A.《学记》B.《孟子》C.《论语》D.《庄子》13.教学是实现()的途径。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目的D.教学计划14.通过下列哪种形式,最有利于教师对研究结果的表达?()A.教育教学案例B.教育教学经验总结C.调查报告D.研究报告15.“藏息相辅”这一教学思想的要点在于()。

A.教与学相结合B.教学与劳动相结合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D.学与思相结合16.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不仅仅是只考虑自己或自己所在利益团体的立场,这属于()模式。

A.情感激励B.信任激励C.尊重激励D.理解激励17.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A.社会化教育B.后制度化教育C.纯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18.()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A.教育系统B.学制C.教育体制D.教育制度1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教学目标D.教育目的20.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布厄迪尔B.达尔文C.孟禄D.勒图尔诺2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

A.思维能力的培养B.创新能力的培养C.想象能力的培养D.实践能力的培养22.老师在批评调皮不好学的学生时,常说“你又不是为你父母学习的”,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A.自我意思B.学习目的C.学习需要D.学习动机23.从众是指个体因感到()而在行为上与多数人取得一致的心理现象。

A.群体压力B.自信不足C.大脑疲惫D.行为异常24.先行学习者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且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叫做()。

A.横向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纵向迁移25.持以下哪种学生观的教师容易成功?()A.评价性的学生观B.偏执性的学生观C.放任性的学生观D.移情性的学生观26.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遗传得来的C.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7.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A.示范性B.创造性C.复杂性D.短期性28.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和职业优越性不包括()。

A.教师的劳动报酬风险性较高,收入相对不稳定B.教师劳动的精神消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的劳作时间内得到较好补充C.教师运用自身具有的精神力量的劳动过程,也是发挥创造才能的过程D.教师的劳动是在与学生相处之中进行的29.以下不属于五育之间的关系的是()。

A.各有其相对独立性B.具有内在联系C.体育处于基础地位D.地位存在不平衡性30.()理论是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A.人的全面发展B.环境决定论C.进化论D.塑造完善的人3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阶段性B.顺序性C.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2.下列的描述中,与学生的本质属性不符合的是()。

A.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B.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自觉性、独立性、向师性C.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具有可塑性的特点D.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33.中小学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根本途径是()。

A.德育工作B.学校管理C.课外活动D.教学工作34.新的基础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阶段以()为主。

A.综合课程B.学科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35.“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三、多项选择题36.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需要做到()。

A.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B.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C.建立班级管理制度D.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37.从内容上看,群众性课外活动包括()。

A.参观、访问、调查B.讲座、报告C.比赛D.社会公益活动38.下列关于外铄论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持积极乐观态度C.人的发展主要依据外在的力量D.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3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包括()。

A.加速个体发展B.既有即时价值,也有延时价值C.发展个体个性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40.下列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B.普通义务教育是学校系统的基础C.普及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D.九年制义务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四、案例分析题41.张同学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性格开朗,爱好看报纸、玩电脑、打篮球,很喜欢数学,成绩也很优秀。

有一次,外语考试没考好,他很自责,老师认为该同学没认真准备考试,作为反面教材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由于成绩、名次的大幅度后退,回家后家长的责骂也让张同学觉得压力很大,他希望下周的数学考试可以得到好成绩,重新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数学也发挥失常,考砸了,其他的科目也接二连三地没考好。

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张同学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也变得不爱和同学交流了。

针对案例中张同学的情况,请用归因理论进行分析。

42.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的现象。

而该教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教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2)假如你是这位教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43.年轻的赵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

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

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

渐渐的,赵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

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赵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2)上述案例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五、阅读分析题44.请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自然教育”的认识。

“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

”“人是本性为善的存在者,热爱正义和秩序,人心中没有原始的堕落,自然地最初运动总是正确的,一切加诸人心之上的邪恶都不是出于人的本性。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

他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

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谨慎的人啊,对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

”(摘自卢梭《爱弥儿》)六、论述题45.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6.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