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
一、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
•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 1、地域、政治、经济上的共同点为欧 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欧洲各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形成的传统经济 联系,以及各国地理位置相比邻,市场制度的相 统一,经济结构相类似,生活水平相接近都使一 体化具有巨大的潜能。
• 2、二战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需要加强国家 间的合作。
• 在欧共体成立之后,英国为了保持自己在欧洲事务中 的地位,牵头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联 盟,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 EFTA)
又称“小自由贸易区”。1960年1月4日,奥地 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 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即《斯 德哥尔摩公约》。
• 4、苏联军事压力的影响
• 5、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欧政策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西欧通过“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迅速 恢复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因为“马歇尔计划”在主客观上都具有通过 经济援助使西欧国家联合起来的作用。西欧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生产、贸易、金融、投 资的日益国际化为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打下了 基础。
• 但是实践证明欧自联不是欧共体的竞争对手。更重要 的是,由于英国与欧共体的经贸往来要超过与欧自联 国家的经贸往来,加之身处欧共体之外英国对欧洲事 务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英国于1961年8月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但是 因为英国与欧共体,其中特别是与由戴高乐领导的法 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矛盾,所以法国先后两次否决英 国的申请,直至1969年9月蓬皮杜接任总统职位之后, 1971年英国才再度与欧共体谈判加入该组织的事宜达 成协议。
• 为实现这一目标,《罗马条约》提出了一系 列具体的经济一体化措施,其中包括:建立 关税同盟;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共同 的运输政策;逐步废除阻止成员国间人员、 劳务和资本自由流政大 楼签署了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罗马条约》。
•
《罗马条约》签字仪式
•
• ⑶1965年4月8日《罗马条约》六签字国又签
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煤钢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所属的机构合并 为单一的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简 称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y)。条约于 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从此成为组 织机制完整,拥有立法权(部长理事会),
•
⑦ 1991年欧盟成立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 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 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 约”)。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 ⑧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 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经济因素是促使战后欧洲联合的最为主要的一股 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工业国家在科技革 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贸易、金融等经济领 域日益国际化,跨国公司异军突起活跃在全球各个经 济领域。所有的这一切经济变化促使经济活动突破国 界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重新调整生产关系。
•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国际 调节提供了基础。
•
Konrad Adenauer 联邦德国总 理阿登纳
• ⑵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 比、卢六国在罗马签定了《建立欧洲经 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条约》,史称《罗马条约》。
• 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
• 《罗马条约》所提出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市 场和经济联盟。
行政权(执行委员会),仲裁和监督机构 (欧洲法院和议会)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④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 欧共体。 第一次扩大
• 英国对欧洲共同体的态度有一个转变过程。在战后初 期,英国推行由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政策。丘 吉尔将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英国与英联邦国家的 传统关系,以及英国与大陆欧洲的关系比作世界政治 中的三个环,英国处于这三个环的中心,强调英国应 把握住这一有利的地位来维持自己的世界大国地位。 正是出于这种外交政策,英国在欧洲六国酝酿成立欧 共体之初,采取了不介入的态度,多次拒绝六国的邀 请。
• 6、战后西欧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彻底摆 脱战争。
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 ⑴1950年法国外长提出舒曼计划,建立欧 洲煤钢共同体。
• 取消六国煤炭工业产品贸易中的限制
•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 贝尔-舒曼(Robert Schuman) ,发表了一 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 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 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 机构共同管理“联营”。美国出于加强对西 欧的控制以抗衡苏联,赞同舒曼计划。根据 该计划,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 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ECSC)。它的建立 为50年代后期成立“欧洲共同市场”奠定了 基础。
⑤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 第10个成员国。 第二次扩大
1981年1月,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共同体第十个 成员国。左起第三面旗是升起在布鲁塞尔欧洲共同体总部大
楼前的希腊国旗。
•
⑥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 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 个。 第三次扩大
1989年6月26日,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 西班牙与葡萄牙于1986年一同加入欧共体。
第四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 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 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
国国名。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 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 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 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 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