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50分)
1、公元6世纪80年代,伴随着( )朝的建立,中国200多年分裂局面结束了。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2、( )统治时期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A、唐太宗
B、汉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 )
A、抗击突厥
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
5、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6、哪位皇帝教育儿子时,经常引用荀子的话:“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7、下列对唐朝科举考试不正确的说法是:( )
A、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它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C、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D、它对参考者有严格的家庭出身和年龄的限制
8、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王昭君
B、蔡文姬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9、唐朝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都尊称谁为“天可汗”?(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 )
A、僧一行
B、鉴真
C、玄奘
D、惠远
11.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四川地区的“交子”,它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3. 我国古代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朝
14、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辽②西夏③金④海东盛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5、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②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农民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的住所以瓦顶平房为主。

⑤出行时,人们都只乘轿子或马车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潘美
17、檀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 )
A、辽宋
B、辽夏
C、宋夏
D、宋金
18、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政府在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下列可能设置过市舶司的城市是:()
A、天津
B、泉州
C、上海
D、海口
19、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1、如果你想领略 ( )的人文风情,就请你参加呼伦贝尔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

A、契丹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22、“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

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

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3、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 )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白族
2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记》,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二、材料解析题(26小题14分,27小题6分,28小题10分,共3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材料一历史人物风云榜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出现两次盛世局面时在位的皇帝名字。

两位皇帝分别重用的人才,各举两例。

(6分)
(2)通过比较,说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二,观察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4分)
(4)由图中户数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的话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2分)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2分)
28、读图回答问题:
(1)你说出图中两个历史人物是谁?(2分)
(2)这两个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那请你说说哪些是他们共同的贡献?(2分)
(3)他们所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分)
三、问答题(29、30、小题各10分,共2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江南情况和材料一反映的江南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江南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原因?(6分)
(3)材料三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什么变化?(2分)
30、有了科举考试,就有了考试舞弊,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

(10分)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B 7D 8C 9A 10C 11A 12C 13D 14D 15A 16C 17A 18B 19B 20D 21B 22D 23B 24A 25C
26、答案:(1)“贞观之治”李世民,重用的人才有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任写其中两个即可)“开元盛世”李隆基,重用的人才有姚崇、宋璟等。

(2)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

(3)人口数直线上升。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到唐玄宗时,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进入鼎盛时期。

(4)在古代,社会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人口增长就快。

反之,人口就会增长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

27、(1)吐蕃(现在的藏族),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2)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通好。

(3)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提倡的政策。

28、(1)左图是玄奘、右图是鉴真(2)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这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的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得分。

如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们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9、答案:(1)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3)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0、真实写出自己对考试舞弊现象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