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五下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交际主题
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梳理形象,导入交际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名著是漫长岁月的积淀,展现了大千世界的风景,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

这些风景、人物不仅可以用文字记载,还可以在舞台上展示。

下面,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这些人物的故事。

(板书:怎么表演课本剧)
二、看剧读文,明确编排步骤
1.学生观看课本剧视频(以《草船借箭》为例),交流哪个角色演得好。

预设: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

交流示例:
生1:我觉得诸葛亮这个角色演得好,你看扮演者羽扇纶巾,活脱脱一位智者的形象。

生2:我觉得周瑜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将他气量狭窄、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演出来了。

生3:我觉得鲁肃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很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进行了自然衔接。

生4:我觉得曹操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的语言并不多,但仅有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奸雄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学生交流讨论如何排演课本剧,再阅读教材中提示的步骤。

明确:第一步,确定故事内容(选课文);第二步,将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适当分配(分角色);第三步,商讨如何演好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怎么演)。

3.教师小结。

(板书: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
三、分组讨论,落实编排步骤
每组确定3位主持人,分步骤主持本组讨论。

1.确定故事内容。

(1)提出讨论要求:主持人先引导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选择的课文及原因、最喜欢的精彩片段。

然后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教师特别提示:既要人人发表意见,又要尊重共同决定。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汇报交流。

2.分配角色。

(1)了解所选的课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各有怎样的特点。

(2)从本班同学中筛选出符合角色特点的学生,分配好角色。

3.商讨如何表演。

(1)以《草船借箭》第2自然段为例,教师抓住其中的几个句子,指导学生给人物加上合适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预设:周瑜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或是神情?)
②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预设:诸葛亮会有怎样的表情或是动作?)
③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预设:你认为给两人加上什么样的语言、动作、表情最合适?为什么?)
(2)教师小结改编人物台词的方法。

(明确:添加、借用、改造)
(3)主持人组织小组讨论,对本组选定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台词、动作、表情进行改编。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上台表演,汇报编排成果
1.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片段。

2.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

判断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
(2)分组表演。

先由主持人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3)评价表演。

(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

着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入手;再从是否富有创造性来评价。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主持人或表演者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五、总结经验,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总结: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有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包含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下请你们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同学一起读一读,演一演吧!今天的表演只是初步的尝试,同学们可以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自己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创编,在下一次的读书课上给大家展示。

附:剧本范文
草船借箭
时间:三国时期
地点:东吴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军士
第一幕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我们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坚定地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

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十天能造好吗?
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惊奇不已)那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只要三天。

周瑜:(有些生气)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说完,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周瑜有些不放心,派鲁肃去打探,回来报告。


第二幕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连忙迎上前。


诸葛亮: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
诸葛亮: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
船的事。


第三幕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了青布幔子和草把子。

可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疑惑不解)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莫名其妙)哪里去取?
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说完,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立刻吩咐下去: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并让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军官:属下遵命!
鲁肃:(吃惊)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惊慌不已。


曹操: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天渐渐亮了,雾散了。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军士们:谢谢曹丞相的箭。

[曹操得知上了当,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第四幕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派来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船上总共有十万多支箭。


鲁肃:您委托的事,诸葛亮已经如期完成了。

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