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观课议课记录表
2
1
0
⑤运用历史方法论证、评价历史问题(运用比较、归纳、分析、质疑等法,结合史实,正确阐释历史事物本质、意义)
2
1
0
素养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以史为鉴
5
4
3
2
1
课堂效益
教学目标达成度(根据预设目标随堂命题,选择样本测试)
20
16
12
8
2
学生学习情感、总体效果(问卷调查反馈)
5
4
3
2
1
教师基本功
5
4
3
2
1
历史学科内涵
知识
文献、图像、章节目录、大事年表、阶段特征、概念阐释
(内容线索化、知识结构化、思维角度化、任务问题化)
10
8
6
4
2
能力
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调动已知形成判断)
2
1
0
②重构历史时序(梳理进程定位时空)
2
1
0
③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获取信息提炼论据)
2
1
0
④理解分析历史事物(辨析历史特征解释本质和规律)
10
8
5
3
1
(言之有据、据事说理、以理服人)
总分:
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课堂达成、生成情况)
5
4
3
2
1
教学过程
环节
整体设计合理有效、环节清楚齐备、节奏紧凑流畅
3
2
1
0
逻辑关系线索清晰、环环相扣、逐层推进
4
3
2
1
0
内容阐解承前启后、化繁为简、点线结合
3
2
1
0
情景创设紧扣目标,探究问题设计与活动安排符合需要
2
1
0
策略
教与学方法符合实际;实施手段灵活、创新、机智、多样
5
4
3
2
1
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情感投入、思维理性、思路开放多样
3
2
1
0
学生广泛参与、思维自主活跃、敢于思辨、勇于质疑
3
2
1
0
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充分有效,尊重个性,课堂气氛民主
4
3
2
1
0
习惯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法指导并及时小结
(听讲、阅读、思考、答题思路角度、语言表述等)
教态:大方、自然、亲和
2
1
0
语言:准确、丰富、生动、流畅、干净、有感染力
3
2
1
0
板书:结构严谨完整、逻辑清晰简练、书写流利
3
2
1
0
历史学科课议课记录表
时间:年月日午第节;学校:班级:讲课人:
课题:课型:听课人: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课思考
(导入)
:
:
:
:
:
:
:
:
:
:
:
:
:
:
:
:
:
: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课思考
:
:
:
:
:
:
:
:
:
课堂观察记录
指 标
分值等次
综合评议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针对学情,准确定位
(目标具体精确、可操作、有层次、有坡度;依不同时段确定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