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

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

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对中式英语定义的理解,进一步从语音、词汇、句式和语篇四个层面描述和分析中国英语的特征。

【关键词】中式英语;语言特征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和实质
许多学者对中式英语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的理解。

葛传梁(1980)认为,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外国人应该遵循英国人的习惯方式。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使用英语是基于标准英语形式和中国本土特色。

中式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但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语法和话语,通过音译、借用和语义再生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

贾冠杰和相名尤(1997)进一步指出:中式英语是一种基于标准英语和中国特色而被中国人广泛使用的一种英语。

罗云志(1998)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中式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英语语种。

从以上学者对中式英语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在国际功能语言和维护民族特色上达到一种平衡,但本质上它属于英语,远非其他语言。

中式英语作为多样化英语语言的一种形式,源于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它的存在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中式英语是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一种革新,使之符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不仅反映出英语本土化和国际化融合的特点,更加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

二、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
1、语音特点
由于发音方式的不同,中文和英文有着不同的声音特质。

英语母语者从嘴的后面发声,而中国人从嘴的前面发音。

当中国人说英语的时候,发音会受到肌肉张弛的影响,因此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中国味。

杜云清和张亚军(2001)认为“中式英语展示了超音段音位。

”一些中国语言特性在中式英语发音中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这早已对中国人的语音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例如,中国人很难以正确的方式在英语发音中使用重读式、弱读式、语音同化和连音。

2、词汇特点
因为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人们采用不同的技巧来翻译汉语单词和短语,这也就体现了英汉词汇方面的语言差异。

借词能够有效地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地道英语替代词的缺乏是语言借用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本国语言在国际上的替代作用,根据cannon(1988),截止到19世纪70年代,在标准英语词典和一些参考书目里收集到的汉语借词数量就不少于997个。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借词数量出现显著地激增,几乎所有的汉语借词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长期地使用中很难被取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含义。

3、句法特点
(1)中式英语在句法层面上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汉语语法的影响,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线性语言上。

英语的思维模式折射出的句法为:行为主体-主体行为-行为客体
-行为状态,即: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汉语的思维模式反映出的句法是:行为主体-行为状态-主体行为-行为客体,或者:行为状态-行为主体-主体行为-行为客体,即:主语-状语-谓语-宾语或状语-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他昨天买了一本新书。

英语的翻译是:he bought a new book yesterday.但汉语的思维是:yesterday he bought a new book.这两种句式都属于规范性英语语法,但中国人更习惯用后者。

(2)英语句法通常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句首,然后再逐次添加其他的内容,因此,英语句法的特点恰似一条头小身子大的直线链条。

而汉语却相反,在一个句子中先介绍次要的内容,最后谈及重要的内容,于是,汉语形成的句型就表现为头大身子小。

例如:英式英语:it is possible for me to finish the project in two weeks.中式英语:for me to finish the project in two weeks is impossible.
(3)一些中国特色的简缩句式在英语中被使用,这些简短句型也反映了中国英语的句式特征,即反映汉语原创风格和句型结构特点,同时对称句型短语带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英语语法。

如:①long time no see.汉语翻译:好久不见。

②emancipating the mind,seeking truth from facts,coming up with new ideas in respect of theory,carrying forward our cause into the future,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汉语翻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4)在说明一件事情原因和结果时,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恰恰相反,英语是先交代结果再提及原因,汉语是先说明原因再交代结果。

例如:英式英语:he didn’t go to work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 中式英语:because he was ill,he didn’t go to work yesterday.
(5)在英语中通常用“it”表示形式主语。

但在汉语中,不存在“it”这种形式。

英式英语:what time is it now?中式英语:what’s the time now?
(6)疑问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位置也不一样。

如:英式英语:who do you think will win the game?中式英语:do you think who will win the game?英式英语:1 don’t think he will come.中式英语:i think he will not come.
(7)在一些职位的排列上,英语通常是从小到大,而汉语是从大到小。

vice-president wu yi and liu qi,secretary of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ttend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six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yesterday. (china daily,september 16,2003)中式英语:昨天,北京市是市委书记刘琦,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闭幕式。

(《中国日报》2003年9月16日)
4、语篇特点
语言不仅包括声音、词汇和语法,也受一些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语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国各民族以及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思维模式所决定,每一种文化都可以被世界认知、了解甚至赞美。

因此,世界各国文化都要尽可能地展示其独特性,通过一些传播手段和方式让世界认同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特色具有重大
意义。

戴维(1998)认为,没有理由认为系统偏差在语用和语篇层面上是错误的。

中国特色的英语语言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annon,garland. 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 [j]. american speech,1988.vol.63(l),l-12.
[2] 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37-41.
[3] 贾德霖,中国思维与线性序列[j].外国语,1995.5.14-180.
[4] 刘欣.英国口音还是美国口音?这绝不是个问题,2007,选自网站http:///html/77/516277-27703.html. 【作者简介】
张光星(1991-)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德州学院经管系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研究方向:英语学习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