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第四章 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3、计价币种:人民币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计算 销售额。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 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其销售额的人 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 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 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三)自产自用及视同销售行为: 1、自产自用及视同销售行为的征税问题: (1)征税时点: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 税消费品的,不纳税,只对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构 成最终应税消费品征税;用于非生产应税消费品、在 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 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 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2)税额确定问题: 从量定额方法的,按实际计税数量计算确定;采 用从价定率和复合计税的,需确定商品的销售额。
2、包装物的纳税问题: 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无论包装物是否 单独计价以及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应税消费 品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 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 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 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或者已收取的时 间超过12个月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缴纳消费税。 对既作价随同应税消费品销售,又另外收取押金 的包装物的押金,凡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退还 的,均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 的适用税率缴纳消费税。
二、消费税税款的抵扣计算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 通知》(财税[2006]33号)的规定,下列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 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①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 产的高尔夫球杆;②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木制一次性 筷子为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③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 的已税实木地板为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④以外购或委托加工 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⑤以外购或委托 加工收回的已税润滑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征 收管理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49号)的规定,准予从 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消费税税款的计算公式按照不 同行为分别规定如下:
(2)消费税的税目及税率 消费税的税目是消费税征税范围的具体化,是 征税与否的标志和主要界限,它本着“尽量简化, 科学划分,征税主旨明确,课税对象清晰,并兼顾 历史习惯”的原则设置的。 消费税的税目按产品类别设置,并设置14个税 目具体税目请参看《消费税税目税率表》。
(四)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应 当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 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 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 向各自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 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机 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委托个人 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 务机关申报纳税。 5、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 报纳税。
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 政策进行调整,对原有税目、税率调整有高有低。 其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 构建和谐社会。调整后,消费税的税目由原来的11 个增至14个。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 议修订了《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年12月15日财 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 细则》。
(五)消费税的义务纳税时间
1、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按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分别为: (1)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 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 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2)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3)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 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 的当天。 2、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3、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4、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一)计算公式
从价定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从量定额: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复合计税: 应纳税额 =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二)从价定率法下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计算
1、销售额的构成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 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款。如果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 销售额中未扣除增值税税款,在计算消费税时,应当换算为不 含增值税税款的销售额。公式为: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①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 事业性收费: ①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 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 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③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的计量:
1、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如果属于从量定额方 法计算应纳税额的,按照实际的应税数量确定;按照 从价定率和复合计税的,需确定计算销售额。 2、销售额的确定
(1)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
如果受托方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的,按照受 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方法与 (三)中的相同
2、自产自用及视同销售行为的计税办法: 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该价格计算纳税;没 有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1)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 ——按当月销售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应 纳消费税,如果当月同类消费品各期销售价格高低不 同,应按销售数量加权平均计算计算纳税。但销售的 应税消费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列入加权平均计 算:①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②无销售 价格的。 ——如果当月无销售或者当月未完结,应按照同 类消费品上月或者最近月份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2)组成计税价格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从价定率办法: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l-比例税率) ——复合计税办法: 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 ——材料成本:委托方所提供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必须在委托加工合同上如 实注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材料成本,凡未提供材料成本 的,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材料成本。 ——加工费:受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向委托方所收取的全部费 用(包括代垫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
第四章 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本章主要内容: 消费税的基本内容
消费税的计算
消费税的核算
第一节 消费税的基本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
消费税的开征意义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目及税率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第一节
消费税的基本内容
(一)消费税的开征意义
(1)消费税的定义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 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 售额或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1+增值税率或征收率) (2)价外费用: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 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 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 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价外费用不包括满足下列条件的运输费用、政府基金或行 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节 消费税的计算
本节主要内容: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消费税税款的抵扣计算
第二节 消费税的计算
一、消费税应纳税的计算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 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 算应纳税额。 从价定率是按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收入额或总价水平 计算应纳税额;从量定额是按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计算应纳税额;复合计税是既按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收 入又按销售数量计算应纳税额。
÷(1-消费税比例税率)
(六)计税价格偏低时的管制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 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计税价格的核定权限规定如下:
①卷烟、白酒和小汽车的计税价格由国家税务总局核 定,送财政部备案; ②其他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国家税务局核定; ③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由海关核定。
(2)组成计税价格: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 税。 ——从价定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复合计税: 组成计税价格 =(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 —— 成本:应税消费品的产品生产成本; 利润:根据应税消费品的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 利润,应税消费品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3.开征消费税,使国家在流通领域一方面通过普遍 征收增值税对社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另一方 面通过消费税作为辅助手段选择部分消费品进行特 殊税收调节,从而达到交叉征收,双重调节的目的, 可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4.通过征收消费税,特别是对烟、酒等嗜好性消费 品及贵重首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采 用较高的税率,不仅可以限制不良消费,从而有利 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物价,甚至可以促 进增加投资和储蓄。对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