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能验证 文档

性能验证 文档

试剂方法学验证及性能验证
一、验证目的:
验证检测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性能表现。

1.1评价内容
准确度(回收试验)
精密度
检测限(灵敏度)
参考范围
线性范围
可报告范围
稳定性
干扰试验
二、评价方法
2.1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准确度一般以不准确度来进行评价,通常以定值血清的靶值范围、回收率等来进行判断。

2.2 精密度
精密度,指在常规检测条件下对同一待测物进行检测所获得结果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是衡量体外诊断试剂批内和批间变异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

2.3检测限(灵敏度)
检测限是指检测方法可检测出的最低被测量浓度,也称检测低限或最小检出浓度,有时也称为灵敏度。

采用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

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20次,记录检测结果。

计算20次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SD。

以空白均值加两倍标准差作为报告方法的检测限。

2.5参考范围
采集体检正常人样本50份,和常规方法一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2.4 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系统最终的输出值(浓度或活性)与被分析物的浓度或活性成比例的范围。

线性范围的测量即测定浓度曲线接近直线的程度,它反映整个系统的输出特性。

验证说明书标称线性参数需测定4-6个浓度水平,推荐使用5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4次。

根据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判断线性是否达到要求。

2.6可报告范围
指定量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的检测范围,可报告范围包括可报告低限与可报告高限。

患者样本可经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

2.7稳定性
试剂(盒)在生产企业规定界限内保持其特性的能力。

打开包装稳定性试验:将试剂在生化分析仪试剂仓中或2-8℃条件下开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稳定性试验。

2.8干扰实验
干扰物质是体外诊断试剂使用过程中造成测量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的干扰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查找出对体外诊断试剂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物质的过程。

验证具体要求:
2.1准确度
2.1.1 质控结果
定值血清质控试验,质控品连续监测三次,结果满足质控要求。

2.1.2 回收实验
用待评价方法对回收样本和基础样本进行测定。

样本制备:
(1)基础血清:血清1ml+蒸馏水0.1ml;
(2)回收样本1:血清1ml+0.1ml校准品;
(3)回收样本2:血清1ml+0.1ml校准品;
回收样本测定浓度-加入浓度
计算回收率:回收率= ----------------------------
加入浓度
可接受判断:比例系统误差不大于CLIA 88允许总误差的1/2。

2.2 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使用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质控品,采用同一试剂连续测定20次,计算测定结果变异系数CV(%),结果应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规定。

批间精密度:取至少两个水平的质控品,每天测定四次,每次检测之间间隔2小时,连续检测5天,一共收集20个数据进行计算,计算CV,SD。

结论:结果符合产品标准批内精密度CV<5%的要求。

2.3检测限(灵敏度)
采用蒸馏水(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

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20次,记录检测结果。

计算20次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SD。

以空白均值加
两倍标准差作为报告方法的检测限。

结果符合产品标准灵敏度≤0.1mmol/L的要求。

2.4参考范围
采集体检正常的患者样本50份,和常规方法一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结论:结果符合产品标准参考范围要求。

2.5 线性范围
选取一个高值样本,倍比稀释5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4次。

根据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判断线性是否达到要求。

2.6可报告范围
低值样本:将待测样本(含被分析物)用混合人血清(含被分析物浓度水平较低)或5%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进行稀释,产生接近于方法线性范围低限浓度水平的样本,一般为5个浓度水平,浓度水平间隔应小于线性范围低限的10%。

高值样本:选取含被测物的高值样本,必要时可添加被分析物的纯品,并计算出理论值。

使用混合血清或5%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或测定方法要求的稀释液对高值待测样本进行稀释,使其接近于线性范围的上1/3区域内,并记录稀释倍数。

至少选用三个高浓度样本,稀释倍数应为方法性能标明的最大稀释倍数、并适当增加或减小稀释比例。

在一次运行中将低值样本重复测定10次,高值稀释样本重复测定3次。

分别计算AVE()、SD、CV值。

对于可报告范围高限还应计算乘以稀释倍数后的还原浓
度和相对偏差。

2.7 稳定性
打开包装稳定性试验:将试剂在生化分析仪试剂仓中或2-8℃条件下开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稳定性试验。

注:横坐标为2-8℃条件下开口天数,纵坐标为高低值定值样本测定浓度。

2.8干扰实验
干扰物质:
结合胆红素(CB):空白对照液(去离子水)、干扰物质(干粉);
非结合胆红素(FB):空白对照液(0.1 M NaOH)、干扰物质(干粉);
维生素C(Vitc):空白对照液(去离子水)、干扰物质(干粉);
血红蛋白:空白对照液(去离子水)、干扰物质(干粉);
1*乳糜:空白对照液(去离子水)、干扰物质(液体)。

试验方法:在两个分析物检测浓度水平下,用高浓度干扰样本和低浓度干扰样本,混合成至少5个稀释浓度(xi)。

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检测结果的均值(yi)。

计算yi 与低浓度干扰样本的测试值之间的差异,偏差超过10%即视为造成“干扰”。

三、结论
测定结果符合产品标准的各项性能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