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人类学复习资料

宗教人类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宗教的定义:.“宗教”这个词是外来词。

“宗,尊祖庙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可见,“宗”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基本含义在于人的祖先崇拜,在于一个家族的人对自己祖先的崇拜,而“教”字则是教化的意思。

从已有的宗教定义来看,学者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宗教下定义第一,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有一个以神道为对象的信仰层面,因此宗教学者们把宗教理解为某种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

麦克斯·缪勒认为人们产生宗教意识的种子,乃是人们对无限存在物的认识和追求,因此,所谓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者的信仰。

宗教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最深层、最根本的根据是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

因此,他给宗教所下的最低限度的定义就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

第二,有一批宗教学家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来规定宗教的本质所谓宗教,“就是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情感、行为和经验”。

英国著名宗教学者约翰·麦奎利认为,宗教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人与神的交际和感通。

第三,有一批宗教社会学家以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规定宗教的本质。

在杜克海姆来看,宗教乃是“一种统一的信仰和行为体系,这些信仰和行为与神圣的事物,即被划分出来的归入禁忌的东西有关,它把所有信奉者团结到一个称为教会的单一的道德共同体之中”。

美国宗教学家密尔顿·英格把宗教定义为“人们藉以和生活中的终极问题进行斗争的信仰和行动的体系”。

第四,还有一批学者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定义宗教。

美国宗教哲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就在于宗教。

宗教构成一切文化的内部意义,宗教是文化的实质,文化是宗教的表面形式。

2、宗教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又称宗教民族学或宗教人种学,是与人类学和民族学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主要利用田野考古学方法和宗教现象学理论来研究“原始宗教”或“无文字民族的宗教”。

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狭义的宗教社会学,即以无文字体系之土著民族的宗教为其研究对象,以原始社会作为自己探讨、调查宗教问题的特殊领域的宗教社会学。

宗教人类学最初是从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发展出来的。

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弗雷泽,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

3、世界宗教世界宗教是指超越民族的地理环境、语言形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的限制,为世界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和共同信仰的宗教。

它包括佛教(包括喇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

4、宗教史学广义的宗教史学即宗教学。

狭义的宗教史学是其他宗教学分支的基础,它以各种具体宗教所经历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勾勒其历史发展线索。

因此,它与历史学、语言学和考古学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

它是宗教研究中的历史描述、语言考察和考古实践。

5、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大致有这么几种主要形式: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

这些原始宗教形式归纳起来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直接崇拜,另一类是精灵和鬼魂的崇拜,因此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没有超出自然物的范围。

6、民族宗教1. 民族宗教存在的社会实际上是民族集团所组成的早期国家,当时的民族宗教实际上是维护民族国家的上层建筑,所以我们又把民族宗教称为国家宗教。

2. 民族宗教是从氏族宗教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四个:阶级的出现、民族、国家的形成、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3.民族宗教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和氏族宗教相比有以下特点:(1)君权与神权相结合,君权神授。

(2)独立的教阶僧侣集团的形成,这些僧侣集团是享有特权的宗教贵族,有强大的寺院经济作为其政治权势的经济基础。

(3)全民性与排他性共存。

宗教信仰成为全民性的强制性义务,不论男女老少均得按国家的法典和民族风俗,崇拜官定的和传统的神灵,个人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4)神学的理论化和礼仪的规范化。

自发的宗教观念发展成为自觉的宗教观念,以保持宗教神学的持久性,宗教礼仪的规范化则为保持不同宗教体系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巩固宗教信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般来说,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宗教以及犹太教都是比较典型的民族宗教。

7、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信徒最多的三大宗教之一。

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译音,字面意思为“和平”、“顺从”等;作为一种宗教指顺从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和平者。

8、古代民族宗教古代民族宗教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古代文明社会的宗教包括古代、中古和近古时代的宗教,可以通称为古典宗教。

9、公民宗教是当代“逆世俗化”运动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与政治和国家的“去神圣化”相反,公民宗教的目标在于将政治和国家重新神圣化,使一个国家的一组信念、仪式和标志重新获得神圣的意义,并且使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都尊崇这一神圣性。

10、四圣谛指的是:世间的苦(称作苦谛)、苦的原因(称作因谛或集谛)、说苦的消灭(称作灭谛)、灭苦的方法(称作道谛)。

11、藏传佛教也是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主要流行于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以及尼泊尔、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

公元7世纪,佛教从中国汉地和印度传入藏族地区。

佛教传入后与当地苯教发生激烈冲灾,而两教在相互斗争中也互相吸收。

此后不断发展,11、12世纪,形成带有藏族地区特色的藏传佛教。

它把以释迦名义编述的大小乘佛法统称为显教,以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教法称为密教。

所据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现观庄严论》等显密经典。

藏传佛教也有不同的宗派,主要有: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在教义上基本是把显、密二教结合起来,提倡显、密兼学兼修。

藏传佛教由于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八思巴帝师、宗喀巴大师等人的努力,发展迅速,影响深远,成为藏族人民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12、基督教基督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广义的基督教,是英语中的Christianity之意,是指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罗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狭义的基督教则是指其中的新教。

13、道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我国母系氏族社会自发产生的原始宗教在演变过程中,综合了古老的巫术文化、鬼神信仰、民族传统、各类方技术数,以黄老之学为旗帜和理论支柱,杂取儒、墨、阴阳、神仙等诸家学说中的修炼思想、功夫境界、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在度世救人、长生成仙进而追求体道合真的总体目标下神学化、方术化的多层次宗教体系。

14、犹太教又称摩西教,是宗教史上最早出现的系统的一神教,是基督教的前身。

犹太人的宗教活动各不相同,但他们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信仰一个贯穿于历史事件始终,以某种方式选定犹太人作为自己子民的惟一的上帝。

列举题1、宗教四要素说:我们把这些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因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因素。

宗教的内在因素:1)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2)宗教的情感或体验。

宗教的外在因素:1)宗教的行为或活动; 2)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1)拜物教(自然崇拜)(2)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3)图腾崇拜(4)巫术(5)万物有灵观念(灵物崇拜)3、原始宗教的特点(1)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社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界之间矛盾的歪曲反应;(2)它的崇拜对象、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3)对神灵的崇拜模式具有不稳定性。

(4)原始宗教信仰的目的和内容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4、宗教节庆礼仪的三大主要内容(1)纪念崇拜对象的降世和升天,诞生和逝世。

(2)纪念有关崇拜对象的圣事的奇迹、圣迹。

(3)纪念崇拜对象的成道、讲经和传经事迹。

5、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若干种模式现代物理学家伊思·巴伯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看法的四种类型:(1)冲突(2)自主(3)对话(4)整合6、宗教政治功能的集中表现形式(1)政教一体制(宗教的地位至高无上,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如梵蒂冈(罗马教廷)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等。

)(2)教国制 (主张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建立一个国家)(3)国教制(某些国家的统治阶级或政府通过法律确定为该国全民性信仰的官方宗教,国家政权具有独立性,不受国教的支配或约束,但是又需要依靠国教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

如今日佛教之在泰国、锡金,圣公会之在英国,天主教之在意大利、西班牙,犹太教之在以色列等)(4)混合制(5)政教分离7、道教的五大戒律即老君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8、基督教有哪些教派基督教分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天主教又分为旧教和新教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基督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包括犹太教的经典《塔纳赫》即《旧约》和基督教特有的经典《新约》两大部分。

1、十诫。

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

2、三位一体。

相信上帝唯一,但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圣子——耶稣基督,上帝之子;圣灵——上帝圣灵。

3、信原罪4、信救赎5、因信称义6、信天国和永生7、信地狱和永罚8、信末世。

9、伊斯兰教的主要教派:逊尼派、什叶派、哈瓦利吉派、苏菲派、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10、伊斯兰教基本信条和五功基本信条:信安拉、信大使、信启示、信先知、信末日、信前定五功:课功,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11、宗教现代的调适与共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原先否定许多科学学说的立场,转而承认和肯定这些学说,或者使自己的教义变得迎合这些学说,或者利用这些学说去说明它们各自的教义。

(2)宗教主动退出自然科学领地,并主张与科学“分工”。

(3)为历史上受教会迫害的科学家平反昭雪,竭力笼络科学家。

(4)在宗教组织内建立宗教与自然科学关系的机构和倾听科学家的意见。

反昭雪,竭力笼络科学家。

12、世界宗教的特征:(1)世界宗教的神性和信众具有普世性。

(2)世界宗教的产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创建过程。

(3)世界宗教的组织具有相对独立性。

简答题1、原始宗教的积极意义第一,原始宗教的出现,就人类思维能力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标志。

第二,在原始宗教中,包含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周围世界的探索和某些经验积累。

第三,原始宗教的某些活动,也能产生一种增强民族或部落团结、增加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的派生作用。

第四,原始宗教也是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有效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