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2020年新高考卷高考语文真题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本题共5小题,20分)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威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

已,再赠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

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

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

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

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3分)【参考答案】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作“草奏勃”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C两项。

“拟十一月二日上之”是“打算在十一月二日呈上奏章”的意思,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项。

11.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殿下是中国古代对诸侯或皇太子等的尊称,不能用来称丞相。

12.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原文“母以哭子死”,左光斗的母亲是因为痛哭儿子而死的,不是被迫害死的;且“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错,文中只说“系其群从十四人”。

13. (1)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2)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解析】本题关键点有:(1)“承”,招认;“已而”,不久、继而;“为酷刑所毙”,被动句,被严刑拷打而死;“下”,作动词,被送往;“缓”,延缓、推迟;“图”,动词,谋划。

(2)“犹”,副词,还、仍然;“以”,动词,认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

14.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句,由文中“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可知,孙奇逢等救助左光斗的一个原因是左光斗对京城附近的人有恩德。

第二问,由文中的“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可知,救助还没有完全实施,左光斗已经被害,证明救助没有成功。

【参考译文】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

左光斗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被选拔授任御史,巡行视察中城。

他捉拿惩治了吏部强横的恶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查出假官一百多人,京都都震惊惶恐。

左光斗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呈上三种理由十四条建议,皇常下诏全都允许施行。

大规模地疏浚水道、修筑堤坊,北方人才知道种植水稻。

邹元标曾经说:“三十年前,都城里的百姓不知道稻草是什么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水稻。

这是种水田的益处。

”宦官刘朝声称有东宫的手令,索取外戚废弃的庄园。

左光斗没有开封便还给了他,说:“每一尺土地都是殿下所有,今天怎么敢私下给人呢。

”宦官愤恨地离开了。

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参与他的谋划,又和高攀龙共同揭发崔呈秀贪赃徇私,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被激怒了。

等到魏忠贤赶走赵南黑,高攀龙、魏大中;依次将会轮到杨涟、左光斗。

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章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三十二条斩首的罪行,打算在十一月二日呈上奏章,先派妻子儿女返回南方。

魏忠贤刺探得知此事,提前两天借会合推选一事将左光斗和杨涟都削去官籍。

小人们还不解恨,又设计陷害汪文言入狱,加上左光斗的名字,派使臣前往提拿。

父老子弟围着马头放声大哭,声音震动原野,缇骑也在擦拭眼泪。

到京后就被打入诏狱严刑审问。

许显纯诬陷他们接受杨镐、熊延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众人都违心服罪,左光斗被定罪贪赃二万。

魏忠贤于是假传圣旨,仍然命令许显纯五天追比一次,不下至司法官吏,众人开始后悔失策。

容城孙奇逢,是有气节的侠士,和定兴鹿正因为左光斗对京城附近的人有恩德,倡议集资,诸生争相响应。

筹集几千金,谋划替他交纳,延缓他的诉讼案,但左光斗和杨涟已在同一天被狱卒打死了,当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时年五十一岁。

左光斗死后,赃款还没有还完。

魏忠贤命令巡抚巡按严加追讨,拘囚他的堂兄弟及侄子辈十四人。

左光斗的长兄左光霁受牵连获罪而死,母亲因为痛哭儿子而死。

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赠左光斗为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

后来,再次追赠左光斗为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加谥号为忠毅。

(二)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本题共5小题,20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B/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C.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D.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B.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

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春榜。

C.丁艰,又称丁忧,指遭遇父母丧,一般情况下,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

D.服章,“服”指“服饰;“章”指玉带,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

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

B.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

C.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

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合污。

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

D.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

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

面对宰相的直言劝告,他却不为所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4分)(2)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

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4分)14.马绛被调往延州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分)【参考答案】10.C11.D【解析】章,指帽子。

12.A【解析】“专门营造一庭院”错。

13.(1)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的污辱,不如保全自己的志节。

(2)奉命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

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

14.奉命出使的太监,回奏边境的事务时,为迎合讨好王钦若,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调往延州。

【参考译文】马绛,大名人。

景德元年,诏令举荐乡贡,很多举子都推荐马绛参加考试,太守亲自动员他前往,于是考中进士第一名。

初入仕途,担任秘省校书郎,出任婺州义乌知县。

马绛到任后打开县衙大门,凡是打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庭堂,马绛给他们辨别是非对错,并乘机用道义教化勉励他们,百姓都服从判决而离开,没有再告状的了,社会安定,太平无事。

十年以后,父老乡亲中还有称赞马绛的。

又调任寿州录事参军。

回京后,到吏部候选,被皇帝召见答问,选派职事官位,授予莱州防御判官。

当时蔡齐在读书学生中间,没有名声。

马绛一见他说:“海滨之地竟有这样的奇士俊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