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成像技术1. X线的概念:是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X线的四大特性:⑴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⑵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⑶感光效应—是x线成像的基础、⑷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①白→高密度组织②灰→中等密度组织③黑→低密度组织2.MRI:长T1→黑影低信号→纵向弛豫时间;长T2→低影高信号→横向弛豫时间3.CT:计算机体层成像CT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的高但CT的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高4.超声(US):⑴概念: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医学上常用的超声频率为2.2-10.0兆赫兹⑵超声设备由:⑴换能器(又称为探头)⑵信息处理系统⑶显示器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用红色表示;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用蓝色表示⑶声速=频率·波长★频率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穿透能力差频率低→分辨率低→图像粗→穿透能力强⑷多普勒效应的概念(P14)★⑸人体组织器官的图像表现分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强回声四种类型具体见(P15)表格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一、骨与软组织病变▲1.骨龄的概念→(P28)2.基本病变表现:⑴骨质疏松;⑵骨质破坏;⑶骨质增生硬化;⑷骨质坏死;⑸⑹骨膜异常→具体见(P31)(掌握它们的概念以及X线检查)3.疾病诊断:(一)、骨与软骨组织的创伤:★⑴.骨折→儿童骨折的特点:①青枝骨折;②骺离骨折( P37)⑵.脊柱骨折(二)、骨与软骨组织的感染:⑴化脓性骨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发病两周内无明显变化,以破坏为主;慢性则以增生硬化为主⑵骨结核:(以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为主)长骨结核:好发于骺与干骺端;★脊柱结核X线表现为:(P48)①病变椎体出现骨质破坏;②椎体间隙变窄;③椎体后突畸形;④椎旁冷脓肿形成;⑤破坏区出现沙粒样死骨;(三)、骨与软骨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P5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P50)⑴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X线特点:以偏性心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内见粗细不等的骨嵴,形成皂泡影骨巨细胞瘤最大长径与长骨横径一致。
⑵恶性骨肿瘤(骨肉瘤)★分为:①成骨型;②溶骨型;③混合型★X线表现:好发于青少年,四肢长骨干骺端,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骨膜新生骨,肿瘤骨的形成及周围软骨组织肿块的形成。
二、关节(P62)1.基本病变表现:⑴关节肿胀、⑵关节破坏、⑶关节退行性变、⑷关节强直、⑸关节脱位2.疾病诊断:关节外伤: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第三章呼吸系统1.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P73)⑴.肺的横向划分:2、4肋骨前缘下端引一水平线将肺分成上中下三野;⑵.肺的纵向划分:分为内、中外三带⑶.纵膈的划分:⑴以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下缘划一水平线→分为上中下纵膈⑵气管、升主动脉、心脏前缘→前中纵膈的划分⑶食管前壁、心脏后缘→中后纵膈的划分2.基本病变表现:(一)、肺部病变:⑴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气肿的概念(P80)纵膈偏向健侧阻塞性肺不张→纵膈偏向患侧⑵▲肺实变的概念:(P82)⑶空洞与空腔: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3mm结核性空洞多位于上肺尖段、后端或下叶背段⑷结节与肿块:直径≦2cm者为结节;直径﹥2cm者为肿块(二)、胸膜病变⑴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区分以2、4肋前缘分少、中、大量胸腔积液(具体见P87)局限性胸腔积液:分为①包裹性积液;②叶间积液;③肺底积液⑵气胸与液气胸:X线检查:①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②纵膈向健侧移动;③对侧可见代偿性的肺气肿,液气胸时可见液平面(具体见P89)⑶胸膜肥厚⑷胸膜肿块(三)纵膈改变(P90)★肺不张、胸膜增厚→患侧依位;胸腔积液、肺内巨大肿瘤,偏侧生长→健侧移3.疾病诊断:⑴支气管扩张症好发部位:左肺下叶及双肺下叶的背段★分类:⑴柱状型支气管扩张症→可见轨道征,戒指征⑵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症→可见念珠征⑶囊状型支气管扩张症→葡萄串征⑵肺炎: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具体见P92)小叶性肺炎⑶肺脓肿:为厚壁空洞X线的变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变现+空洞⑷肺结核:好发部位:双肺上叶及双肺下叶的背段发病原因:为人型或者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分类:①原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呈“哑铃状”②血行散播性肺结核:分为急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慢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X线表现→“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慢性血行散播性肺结核:X线表现→“三不均匀”即分布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等③继发性肺结核:为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性空洞:X线表现(具体见P98)纤维空洞、空洞周围型改变、肺叶变形、代偿性肺气肿、胸膜肥厚及粘连、纵膈向患侧移位④结核性胸膜炎⑤其他肺外结核⑸肺肿瘤:(P99)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①中央型肺癌★②周围型肺癌→中晚期的X线表现为:①分叶征;②毛刺征;③胸膜牵拉征③弥漫型肺癌★⑹纵膈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P101)①胸腔→成年:甲状腺肿块、儿童:淋巴管瘤②前纵膈→胸腺瘤、畸胎瘤,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囊肿和脂肪瘤③中纵膈→淋巴瘤、其次为支气管囊肿④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第四章:循环系统★1.心脏大小→测量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的最简单的办法心胸比率:为心影最大横径于胸廓最大横径的比值≦0.52.心脏的形态:横位心→短胖体型;斜位心→适中体型;垂位心→瘦长体型3.基本病变表现:(P112)4.疾病诊断★法洛四联症的基本畸形包括:(P121)⑴肺动脉、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⑵室间隔缺损;⑶主动脉骑跨;⑷右室肥厚第五章消化系统一、急腹症1.▲胁腹线的概念:(P130)2.基本病变表现:3.疾病诊断(一)肠梗阻⑴单纯性小肠梗阻:★X线表现(P134):①肠管的机械扩张;②可见阶梯状的气液平面一些了解知识:若为空肠上段为高位肠梗阻;空肠的下段则为低位梗阻小肠横径﹥3cm,结肠﹥6cm则称为小肠扩张⑵绞窄性小肠梗阻(可见血液循环障碍)→可见“假肿瘤征”或“咖啡豆征”⑶结肠梗阻→可见“马蹄状”或“鸟嘴状”(二)胃肠道穿孔(P136)★X线表现为:新月征→即为腹腔内游离气体,站立腹部平片膈下游离气体、气腹、液腹、麻痹性肠胀气(判断题)二、食管与胃肠道(一)食管1.基本病变表现(P139)⑴食管的改变▲⑵轮廓的改变:充盈缺损、龛影、憩室的概念(P139)⑶粘膜与皱襞的改变2.疾病诊断⑴食管癌★X线表现:(P140)①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官腔狭窄;②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突出,造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③不规则的龛影(典型的溃疡型癌)(二)胃与十二指肠1.正常影像:⑴牛角型→多见于胖型;⑵钩型→胃下极大致与髂嵴水平;⑶长胃型→(无力型胃)瘦长型;⑷瀑布胃型2.胃壁的厚度不超过5cm;3.疾病诊断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X线的直接征象为龛影,多见于胃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球部,龛影有一圈透明带或放射状粘膜纠集★⑵胃癌:良恶性溃疡X线鉴别诊断(P148)⑶结肠与直肠:结肠癌三、肝脏、胆系、胰和脾(一)肝脏1.大小正常肝脏由膈顶至肝下缘不超过15cm;2.基本病变表现:肝的大小异常;肝的边缘与轮廓异常;肝的弥漫性病变3.疾病诊断(P159)⑴肝海绵状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CT诊断标准:对比增强出现“早出晚归”征象①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造影;②增强扫描表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并不断向中央扩展;③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MRI:肿瘤在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极高信号灶,称为“灯泡征”⑵肝细胞癌(P161)原因:发病与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密切相关分型:①巨块型→肿块直径≧5cm②结节型→每个肿瘤﹤5cm③小肝癌→直径﹤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直径之和﹤3cm;CT:对比增强扫描是,由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出现明显的斑块、结节状强化(二)胆系1.基本病变⑴大小:胆囊横断面直径﹥5cm,胆囊增大;胆囊厚度﹥3mm,胆囊增厚⑵胆管扩张:★CT检查(P169):可见肝内或条索状或圆形低密度影,直径超过5mm;肝外胆管直径﹥1cm;2.疾病诊断⑴胆石症:X线检查:(P170)胆囊阳性结石→边缘高密度的环形菱形,多角形影“石榴子”可见充盈缺损超声:①胆管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②强回声团后出现声影③改变体位扫查,胆囊内者强回声团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第六章泌尿与生殖系统一、泌尿系统(一)肾与输尿管1.基本病变表现(P186)⑴肾数目、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⑵肾脏肿块;⑶异常钙化影;⑷肾盂、输尿管异常⑸肾血管异常2.疾病诊断⑴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马蹄肾:为两肾上极或下极多为下极相互融合,状如马蹄⑵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异常【影像学表现】(P188)肾结石:★⑴X线平片检查:位于肾窦区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桑葚状或鹿角状的高密度影⑵CT:位于肾盏或肾盂的高密度影⑶超声:肾窦区的点状或团状高回声、后方伴有声影输尿管结石⑶肾细胞癌→为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瘤又称肾癌【影像学表现】(P190)⑷肾盂癌(又称乳头状癌)【影像学表现】(P192)(二)膀胱1.膀胱癌→主要为移行细胞癌X线表现: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二、生殖系统(略)(P205—P206) 女性:⑴子宫肌瘤;⑵子宫癌(P210—P212)男性:⑴良性前列腺增生(PSA增高);⑵前列腺癌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1.占位性效应的概念:(P235)2.⑴皮质萎缩→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⑵髓质萎缩→脑室扩大3.疾病诊断(一)脑肿瘤⑴星形细胞肿瘤★【影像学表现】(P236)CT:病变多位于白质,①Ⅰ级肿瘤→通常呈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无或轻度强化;②Ⅱ–Ⅳ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或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克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
⑵脑膜瘤→多位于脑外,MRI可见“脑膜尾征”⑶垂体瘤→雪人征⑷听神经瘤→多位于桥小脑池⑸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多见钙化⑹转移瘤→多发于颅内(CT→瘤周水肿较明显,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二)脑外伤⑴脑伤与脑裂的部位→(脑裂伤见脑膜、脑或血管的撕裂)⑵脑内血肿→多发于额叶与颞叶,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⑶硬膜外肿血→CT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⑷硬膜外肿血→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呈新月形⑸蛛网膜下腔出血→铸形(三)脑血管疾病★⑴脑出血的CT表现: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P242)⑵脑梗死→可分为①缺血性梗死;②出血性梗死;③腔隙性梗死⑶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环及其附近★⑷动静脉畸形→①供血动脉;②畸形血管团;③引流静脉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