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离子的迁移
四、法拉第定律 1、法拉第定律的文字表述
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质量 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
2、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z ze M Az- ze A
Q zF
3、法பைடு நூலகம்第常数
法拉第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 mol 元电荷的电 量。已知元电荷电量为1.6022×10-19 C 。 F=L· e =6.022×1023 mol-1×1.6022×10-19 C =96485.309 C· mol-1 ≈96500 C· mol-1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在原电 池中,阳极是负极;在电解池中,阳 极是正极。
阳极:
(Anode)
3、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在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 得失的化学反应。
电极反应:
电池反应:
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
4、离子迁移方向
阴离子迁向阳极
Anion Anode
阳离子迁向阴极
Cation Cathode
§7.10 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第三部分:电解与极化作用
§7.11 电极的极化 §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第一部分:电解质溶液
§7.1 离子的迁移
电解
电能
电池
化学能
一、电化学研究对象
电化学主要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 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 科学。
二、两类导体 1、 第一类导体
第七章 电 化 学
第一部分:电解质溶液
§7.1 离子的迁移 §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 §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第二部分: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7.6 可逆电池 §7.7 可逆电池热力学 §7.8 §7.9 电极电势 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t t 1
2、离子迁移数与速率的关系
正、负离子移动的速率
Q u t Q u u Q u t Q u u
3、离子迁移数的测量
希托夫法
界面移动法
4、离子迁移数的影响因素
浓度、温度,电解质的种类 外加电压可改变移动速率, 但不会影响离子迁移数
作业:P217:习题1,2
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A. 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 C. 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D. 导电总量全部由电子承担
2、 第二类导体 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
溶液、熔融电解质等。 A. 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C. 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D. 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
4、法拉第定律的意义
是电化学上最早的定量的基本定律,揭 示了通入的电量与析出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 该定律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力下均可以
使用。
该定律的使用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五、离子迁移数
1、离子迁移数的计算公式
正离子
t t
正离子传输的电荷量Q+
总电荷量Q
正离子传输的电荷量Q总电荷量Q
负离子
三、电极的命名
1、 正极和负极 正极: 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 向负极。在原电池中正极是阴极;在 电解池中正极是阳极。 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流 向正极。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在 电解池中负极是阴极。
负极:
2、 阴极和阳极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在原电 阴极: 池中,阴极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阴 (Cathode) 极是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