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课件1-概述

经济法课件1-概述

3.假如在牛款付清之前,牛3踢伤一人,该损害赔 偿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4.假如在牛款付清之前,村民乙将牛4卖给了丙, 该合同是否有效?
6
经 济 法
三、怎么学 1、要有一点民法知识 2、掌握基本规则 3、了解最新动态 4、做好笔记
5、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通常思路
7
课 程 目 录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二章 企业法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章 合同法
• 不出错,掌握技术性规范; • 不受骗,防范风险; • 不越界,严格依法规范经营; • 以法保权,掌握法律武器及时保护自身权益。
3
经 济 法
二、学什么
1、法律、规则浩如烟海,抓住主要问题
2、抓什么:主体、活动、纠纷解决办法 3、材料:书、法规、规则、案例、其他 4、一个有趣的案例——小牛案
4
案由:某村民甲与乙签订了一买卖合同。合同约定,
29
对责任人员
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降职 撤职 开除留用察看 开除
30
五、经济法律关系
3、刑事制裁
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情节严重,触犯国家刑律的经济犯 罪分子,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近几年来,全国人大常委颁发了从重从快打击经济领域内 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经 济犯罪的严打工作,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
甲卖给乙4头牛,款项为8000元。先支付3000元货
款,其余款项在半年内付清。在付清剩余款项之前,
甲保留对牛的所有权。签订合同的第二天,乙将牛牵
走。 根据相关法律讨论下列问题:
5
1.假如在牛款付清之前牛1被水淹死,损失由谁负 责?为什么?
2.假如在牛款付清之前,牛2生下一头小牛,该小 牛的所有权归谁?为什么?
23
五、经济法律关系
3.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如何分类?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共同指向的对象。如果经济法律关系缺少客体,那么主体 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则会失去目标而不能形成经济 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可分为: 有形财物 智力成果 行为
24
五、经济法律关系
19
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
客体 内容
20
五、经济法律关系
1.谁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主体资格指的是什么?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是经济 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一定的资格,其资格是由国家法律 规定的。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必定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主体,否则无法形成经济法律关系。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 有权利者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理法律关系
(三)代理关系的消灭 1、委托代理关系的消灭
(1)被代理人撤销委托
(2)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期限届满 (4)代理事务完成而消灭
37
2、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关系的消灭
(1)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 系消灭。
•现代经济法的产生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战争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资 本主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标志:美国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2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产生及兴起:作为一种科学的概念,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 门的经济法,其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德国,时间在大约在 20世纪初的一战前后,其代表有:《煤炭经济法》、《钾 盐经济法》等。
27
五、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制裁常用的几种方式
(1)赔偿经济损失;
(2)偿付违约金;
(3)罚款;
(4)强制收购;
(5)没收财产。
28
五、经济法律关系
2、行政制裁
行政制裁是由国家有关管理机关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社 会组织和个人依法采取的其他行政性的制裁措施。 警告
限期停业整顿 对企业和经济组织 勒令关闭 吊销营业执照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五、经济法律关系
二、我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三、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四、经济法体系
六、代理法律关系
七、诉讼时效制度
11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一词的出现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首次 使用。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泰·德萨米在其所著的《公 有法典》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
21
五、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国家
Unexpected Situational Factors
国家机关
主体
主体
Attitudes of Others
社会组织 自然人
22
五、经济法律关系
∆法人制度
第一.依法成立 第二.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第三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 第三.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第四.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0
六、代理法律关系
•表见代理: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
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 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要件
(1)无权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2)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须具备成立的有 效条件。 (3)客观上须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4)相对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
31
随堂演练
1.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 )。 A.某市财政局 B.某研究院 C.某公司 D.公民杨某
2.下列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 A.经济管理行为 B.自然灾害 C.智力成果 D.战争 3.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经济法律事实的有( )。 A.某政府采购人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因人类战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C.甲违反借款合同的约定,到期未归还银行本金及利息 D.某公司委托运输的货物被泥石流冲毁 答案:1.ABCD
经济法
经济法重点课课程组
1
经 济 法
一、为什么要学法懂法
1、做一个合格公民(公司员工案) 2、完善专业知识结构(规范经营) 3、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伙买房案) 结论:法律在生活的每一天,生活、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法 律规范,不但管束人,而且保护人。
2
学习经济法的要旨
学会交易准则,防范交易风险,追求交易稳定。
4.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法律确认并保证经济法律 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应承担的经济义务。
(1)经济权利 : 指权利主体依据法定和约定有权按照 自己的意志作出某种行为,同时有权要求义务主体作出 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以求实现和保护自身 的经济权益。 (2)经济义务:指义务主体依据法定和约定,必须作 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以保证权利主体实 现其经济权益的责任。
34
六、代理法律关系
(二)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
代理产生原因
(2)法定代理 (3)指定代理
授权委托书的内容: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注意区分:法定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
35
六、代理法律关系
(1)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其他划分 (2)本代理和复代理
14
二、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几个发展时期
• 古代商周 战国初期《法经》 《大明律》 《秦律》
• 新中国建立后,自1949年10月至1958年4月的九年中 国家颁布的各项法规有1100个,其中经济法规约占79%。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在中央关于“—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方针指 下,先后颁布的经济法律和法规有1000多项。
• 结论
1、经济法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2、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产物
13
一、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 现代经济法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法 三个阶段:一战时期的统制经济法 30年代的危机对策法 二战后的复兴经济法 20世纪70年代后的现代经济法 代表国家:德国、日本、美国 社会主义经济法 两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前 经济体制改革后 代表国家:前苏联、前东欧国家
25
五、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事实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合法行为
行为
违法行为
法律事实
事件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26
五、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
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是指依靠经济管理法规中的强制 性规定和有关国家机关,对不履行经济管理义务、经济协作 义务和有经济违法行为者予以制裁。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可 以采取多种形式: 经济制裁 行政制裁 刑事制裁
38
六、代理法律关系
(四)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所实施的代理 行为。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未经授权的代理 (2)超越代理权限的代理
(3)代理权已经消灭后的代理
39
六、代理法律关系
•如何处理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1)被代理人有追认权 (2)相对人有催告权或撤销权 (3)行为人自己承担责任 行使第(2)项权利的前提:相对人是善意的。即相对人在 与无权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时,不知道其是无代理权。
17
四、经济法体系
体系的设定: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宏观调控为辅 (一)市场主体地位法
(二)市场协作法
(三)市场管理法
(四)宏观调控与监督法
(五)社会经济保障法
18
五、经济法律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