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L8-005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WL8-005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 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 340m/s,人喊话后 0.2s 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 学 习 过 程 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 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 求;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 与 学 反 思
金 属 片 图7
学科
2012 年 9 月 17 日
s
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编号:WL8-005
物理
题 目 学 校 设计 来源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学习 方法





课时 1 物理
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 为什么?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星火 一中 教者 自我设计 王影 年级 教学 时间 八年
5. 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 40m 的路程,每隔 10m 作 一记号.选出 4 位记时员分别站在 10m、20m、30m、40m 处;让该运动员 跑完 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 毕。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 是_______和_______; (2) 实 验 原 理 是
图9 4.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T13 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 T14 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 铁路线长 1462 km,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 T13、T14 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T13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到站时间 9:03 7:23 3:14 „„ T14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1)T13、 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是多 T14 少? (2)计算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全程行驶(不包括列车在中途站停车的 时间)的平均速度多大?(用 km/min 做单位) (3)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估算,T13 与 T14 列车相遇地点距北京大 约多远(铁路线长)?大约什么时间相遇?
__________; (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观察实验法 三、
1. 小明在利用图 7 进行 “测平均速度” 实验时, 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一、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
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 1 2 达 标 测 评 3 路程 S1=75 cm S2=75 cm S3=75 cm 运动时间 t1=2.6s t2=2.5s t3=2.4s 平均速度 V1=28.85 cm/s V2=_____ cm/s V3=______ cm/s
二、 1. 实验原理;
v=______ cm/s 2.(3 分)小明同学想利用图 8 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 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0 1 2 3 4 5 6 7 8 91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猜想:
5.小高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 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 20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 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 2.9s、5.5s、7.9、 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高跑 100 m 的平均速度是 ; (2)小高在第 个 20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 (3)小高在哪几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 有什么建议?
图8
0
编号:WL8-005 (1)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图 7 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体实验步骤是: 3.如图 9 所示,一列长为 12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 3000 m 长的大 桥,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100 s, 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教学课,通过上完本节课,我从两个方面来反思本节 课。 一、本节课的优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我让学 生根据实验原理: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测量小车从斜面下滑平均速度 的实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 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得 到了很好的锻炼,对实验方案的反思,评估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同 学能独立完成实验。 二、 本节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个别学生还不会正确使用秒表和刻度尺, 比如:有些机械停表一些是一圈 30S,有些是一圈 60S,分度值分别是 0.1S 和 0.2S,有些是电子秒表,在测量长度是有些同学还不会估读到最 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我应该在实验之前和学生一起复习一下秒表和刻度 尺的正确使用的。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探究的不够, 有些细节教学没注意, 有些学生,先直接用单位为毫米的长度除以时间,得到的单位为毫米每 秒,这个就体现了学生的单位换算还有待加强。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基本 单位米每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