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导演第四章

影视导演第四章

第四章导演与剧作学习导演,为何要学习剧作知识呢?因为导演创作时,首先接触的是剧本,所以导演必须把好剧本关。

要以特别慎重的态度,甚至要以苛刻的眼光去审视剧本,以免将来陷入困境,甚至是陷阱。

一、认知剧本电影文学剧本,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电影文学剧本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具有阅读和欣赏的价值,享有文学的高尚品位。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确渗透着文学的元素,同样,也渗透着其他门类艺术的元素,因为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需要向各种门类的艺术学习和借鉴,当然,也需要向文学学习和借鉴。

但是这种学习和借鉴的本意,应该是借鉴和学习文学对生活犀利的认识、独特的发现和深刻的开掘,以及附丽于内容的优美形式的创造,而不是向文学靠拢,让文学代替或束缚自己。

越强调电影的文学性,同电影的本性离得就远。

正如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在《电影文学要改弦更张》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诸种艺术均需发展其自身,不然就不足以说明自己。

”以上的论证,意在说明电影剧本应该是为拍摄电影服务的,而电影又是由工厂生产制作出来的。

那么电影剧本理应成为生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或是首道工序。

因此,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剧本,必然都带有天然的商品属性,都要投入到市场中参加竞销机制。

二、选择剧本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对电影创作有一个原则要求,就是“提倡主旋律,题材多样化。

”西安制片厂曾因出品《野山》、《老井》、《红高粱》、《黑炮事件》、《双旗镇刀客》等影片。

选剧本应考虑的六个方面:一、看剧本的社会价值是否反映了生活,并能对生活起到认识和推动作用。

二、看容量如何。

要有三五个有血有肉、有作为的人物和一组好的人物关系。

三、看有无可供导演等组成摄制组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余地。

文艺片要看人物有无发展,娱乐片要看有无“绝招”和兴奋点。

四、看能否使观众感兴趣。

观众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政治兴趣二、感情满足三、好奇心四、艺术享受五、要考虑是否有对路的导演,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题材再好,也宁可放弃。

六、重视市场调查研究。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

电影从题材上分为:(1)、以时间划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2)、以行业划分:工业、农业、军事、商业、校园(3)、以样式划分:悲剧、喜剧、正剧(4)、以类型划分:言情、惊险、悬念、推理、枪战、功夫、科幻(5)、以品位(种)划分:商业(娱乐)片、艺术片导演在选剧本时,一般来说,需要主要以下两个问题:一、要具有胆识。

所谓“胆”,就是要有胆量。

二、"要有自知之明。

导演能否驾驭剧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题材特殊、重大、自己把握不住,或者风格样式和自己的艺术趣味不投合、不对路,或者剧本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太远、太生疏、难以沟通。

总之,导演从选择剧本开始,就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选好剧本,以便给未来的影片打下牢固的基础。

否则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剧本出现问题而搁浅,整个摄制组停下来修改剧本,那就会给摄制组的工作造成损失并带来许多困难。

所以在开拍之前一定要把剧本搞扎实。

剧本中没有的,想到拍摄现场找回来,那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一定要事先把好剧本关。

三、分析剧本导演如何分析剧本,并无一定的规则或套路,否则就会流于形成或陷于僵化。

导演如何分析剧本,虽无一定之规,但要从实际出发。

要关注一下几个问题:一、要把焦点对准人物在银幕和屏幕上塑造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来是导演关注的焦点和苦苦追求艺术的理想境界。

剧本必须为导演提供人物形象的基础。

《阿甘正传》就是以人为主,并一举战胜了《真实的谎言》,夺得了1995 年第67 届奥斯卡金像奖六项大奖,在美国1994年电影票房排行榜上雄居首位。

从电影的历史来考察,人物形象被冲击也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他曾经先后受过三次大的浪潮的冲刷。

第一次是20 世纪20 年代出现的先锋派。

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

第三次是20 世纪60 年代现代主义的兴起。

导演在分析剧本中的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关注剧中人物形象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红楼梦》《公民凯恩》是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代表作2、"要关注人物动作电影和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表现运动,要求人物富于动作性,要求将人物放在动作中展示其思想、情感、心理和性格特征,以增强人物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前苏联著名导演和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在舞台上需要动作。

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

”xx 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所谓“做什么”,是指人物的外在行为,即外部动作;而“怎么做”,则指人物的心理状态及其完成任务的方式,即内部动作。

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狂乱》总之,编剧在剧作中刻画人物,导演把人物搬上银幕,都不能仅从意念出发,而要通过人物动作加以展示,这是最为得力和有效的手段。

3、要关注人物语言语言是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也是人际交流和互相沟通信息的媒介。

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写好人物语言、用好人物语言、对于导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归心似箭》《骆驼xxxx》4、要关注人物出场人物出场的好坏,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第一印象,而第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比较深刻的。

总的来看,人物的出场基本上可分为实出和虚出,以及虚实结合的出场方法。

(1)实出。

实出即可以是开门见山式的,立即让主要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也可以是随意性的,平平淡淡让人物出现在银幕上。

电影《xx 将军》我国影片《xx》(2)虚出。

所谓虚出人物,基本上是借助已经登场的人物间接地介绍未曾出场人物的社会面貌和性格特征,以及他或她和已经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纠葛。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xx 影片《蝴蝶梦》xx 影片《没有留下地址》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国产影片《日出》(3)虚出与实出相结合。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推出人物,这是比较常见的,是为了做好铺垫,加深印象,并给观众的思想上留下欲睹此人风貌的期待感。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前xx 影片《xx》二、剧本要有吸引人、感动人的故事情节生动需要作家、编剧对生活进行加工、提炼,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虚构和创造,并使读者和观众感到那是真实的、可信的,甚至为之感动得悲从中来,失声落泪,或者为之转悲为喜,开怀大笑。

这都得利于故事情节的生动性。

除了生动性之外,最能吸引人的则是具有新奇性的故事。

人人都有好奇心,都有喜新厌旧的癖好,所以新奇的事物最惹人注目。

所谓新,就是生活中特殊的、罕见的、非同寻常的、想象不到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事情。

写亲情的电影有《母女情深》、《手足情深》、《克莱默夫妇》写男女之间恋情和爱情的电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你没商量》、《爱情麻辣烫》、《网络上的爱情》美国影片《魂断蓝桥》、《相见恨晚》、《坠入情网》、《诺丁山新娘》现代电影对传统电影或者说对好莱坞电影模式的突破,就是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冲突尖锐的戏剧因素很强的故事情节。

其艺术特征,是善于运用电影语言讲情绪、讲感觉、讲意境、讲气氛、注重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更多地从作者主观意识和艺术感觉出发去处理影片中各种人物、场景以及背景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联系。

法国电影《去年在xx 巴德》研究接受美学的德国美学家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指出,作品本文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是使读者接受好产生社会效果的基本条件。

三、要关注剧本有无新意艺术贵在创新,追求艺术作品的创新问题,自古以来即为艺术家和理论家所注目。

在关注剧本有无新意时,主要应注意一下两个方面:1、剧本的立意是否有新意所谓立意新,主要指对生活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表述的思想的角度不一般,开掘的意蕴较深远。

就是说既要新,又要深。

电影《湘女潇潇》电视剧《白色xx》2、剧本的形式是否有新意所谓形式新,主要指表述内容的结构方法和表现技巧不落俗套,有新颖独特之处。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于1949 年执导的影片《罗生门》(1950年获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四、体现剧本从选择剧本,到分析研究剧本,再到体现剧本,这是导演创作的全过程。

导演在构思和创意时要特别关注的两个问题:一、关注整体把握二、为内容寻找物质外壳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或奥斯卡金像奖的十项提名。

他的作品能为西方人接受并得到超常的礼遇,原因是:一是在于他的创作理念;二是在于他饿作品特色;三是在于他的操作方式。

五、导演是否要参与剧本写作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加拿大著名导演戴维克罗南伯格在讲课时说:“导演应该会写作。

”他说,“我坚持认为,在动笔写作的导演与只满足于拍片的导演之间,有着真正的差别。

我坚定地认为,为了成为全面的导演,必须自己来写剧本。

”40年拍摄电影经验的英国著名导演约翰布尔曼在授课时说:“我认为,导演与写作有本质的联系。

即使他们的名字不会作为作者在片头字幕上出现,但是所有严肃的导演都会参见他们的影片的写作。

他们不一定写出什么书面的东西,可他们以一种与写作密不可分的方式来对影片予以加工。

XX导演XX阿莫多瓦在授课时说:“如今,我认为在写与不写的导演之间有着真正的区别。

”XX著名导演希区柯克认为:“拍一部完全由别人写作的剧本的影片是不可能成功的。

”XX著名导演塔尔科夫斯基说:“我想象不出怎么可以根据别人的剧本拍摄影片。

如果导演完全接受别人的剧本来拍摄影片,那他必须成为一个图解者。

”因为导演的思维方式是非文学性的,是纯电影性的。

所以他们在构思时展现在他们头脑中的事物,都是具有视觉性的生动具体的形象,都是按照电影思维的方式来构建剧本的,然后再用电影语言把它表现出来。

编剧和导演要不要合而为一,导演要不要参与剧本的写作,我认为不必强求一致。

有的导演谙熟剧作,所以总要参与编剧工作,或者亲自动手来创作剧本;有的导演则认为那是分外事,所以从不参与编剧。

总之,不同类型的导演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做法,不必强求划导演与编剧应该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达到默契。

对于导演来说,有关剧作的知识与写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