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案_0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案_0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案_0精品文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案冼星海教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学习目标聆听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部分乐章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记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了解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声乐套曲和协奏曲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感受《怒吼吧,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力度的变化。

难点:理解并思考音乐要素在该作品中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聆听《怒吼吧,黄河》整体感受作品情绪。

了解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1 / 15精品文档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2、提问这部作品叫什么?作者是谁?你听完后有什么感想?作品描绘了什么?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作者冼星海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3、介绍作者生平及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人民音乐家。

1905年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

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

1926年进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

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第二年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

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年仅40岁。

这部作品是 1939年3月,冼星海去探望坠马受伤的青年诗人光未然,25岁的诗人满怀激情地朗诵了他渡黄河时坠马受伤躺在担架上新近创作的《黄河吟》,冼星海被诗中那澎湃的心潮所打动,他一把捉过诗稿说:“我能写好它~”就一口气跑回自己的窑洞。

6天后,当他揉着熬红的眼睛走2 / 15精品文档出窑洞时,一部划时代的音乐杰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相连。

八个乐章服从于一个主题:抗日、爱国。

每个乐章的音乐相对独立,但是情感发展始终非常紧密、统一。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4、播放音频《怒吼吧黄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体验情绪上层层递进的变化《怒吼吧,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也是终曲。

主体部分,诗人的情感一开始比较深沉、平和,从“五千年的民族”开始了抒情性叙述,而后逐渐变得激昂起来,最后推向高潮,塑造了黄河在怒吼、人民在战争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巨大力量,召唤全国人民为抗3 / 15精品文档日战争的胜利而战斗~诗歌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形成明快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强烈而奔放的情感。

分段播放《怒吼吧黄河》音频,教师针对该乐章各段落中音乐情绪的变化及音乐语言的运用进行讲解。

a歌曲开始部分逐渐展宽的音域,将“怒吼吧,黄河”重复了三遍。

形成了极磅礴的气势,给人以紧迫感。

接着多层次地声部节奏处理,描绘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后浪推前浪,像巨人般地发出了怒吼和狂啸,召唤着全中国人民起来战斗。

b在气势磅礴的第一段音乐之后,经过四小节间奏的过渡,使曲调速度转入了慢板,通过“啊”的感叹,把人们带到了痛苦的回忆中去。

接着女低音和男高音声部次第陈述了历史上我们民族的灾难,男低音和女高音声部也参加起来,交织成一段色彩丰富、感情真挚、哀声四起的悲歌。

仿佛神州大地到处都在呻吟,都在控诉。

这是一段绝妙的音乐,感人至深。

c第三段音乐的情绪是突然转换的:速度转为稍快,描绘了松花江、黑龙江、珠江、扬子江一起在呼号,衬托出四万万民众团结起来,誓死保卫国土的浩浩荡荡的宏伟情景。

d最后一段由无限感慨的“啊~黄河”为导句,引出以连续三个小节切分节奏为特点的第一个乐句。

曲调是级进上行,造成一种一往无前、锐不可挡的气势,令人振奋不已。

e最后,作者把结束句重复了五遍,以递增的速度、多变的和声处理,造成具有排山倒海、雷霆4 / 15精品文档万钧之力的高潮,使黄河战斗的警号声久久在人们的心头回荡,鼓舞着人们永远向着胜利前进~5、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听一听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听后跟大合唱中的相关歌曲进行对比有什么异同,《黄河》钢琴协奏曲是1969年殷承宗等人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只有4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

作品介绍引子是铜管乐奏出的号召似的战斗性旋律主题。

音调中揉进的《东方红》动机象征毛主席党中央发出的战斗号召。

钢琴的华彩乐句后,出现了《保卫黄河》的旋律主题。

这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

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

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

音乐情绪此起彼伏,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

人民音乐家——聂耳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5 / 15精品文档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多媒体、钢琴一(情景导入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

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

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学生:“聂耳”“冼星海”“聂耳”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3.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6 / 15精品文档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

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

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二(学习新课介绍聂耳生平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聂耳生平资料学生:“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游泳时不幸身亡”。

展示课件。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老师再来补充一点。

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

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

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7 / 15精品文档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

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

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

在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之后,他更加注意民间音乐、曲调的收集和整理。

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比如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金蛇狂舞》。

你们还知道聂耳有什么主要作品吗,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等等。

老师:很好。

同学们还有一首是你们从小都在唱的儿歌《卖报歌》。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卖报歌》,大家跟着一起唱。

2.下面欣赏《金蛇狂舞》民乐合奏老师:同学们要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这段视频 1、你从中得到什么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注意一下里面用到了什么乐器,3、想想你以前是不是也听过这首曲子,学生:热闹、欢腾、好像在庆祝节日老师:很好。

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见解,这首乐曲是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音乐合奏曲,表现了欢庆的节日场面,描绘的是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在欢庆端午8 / 15精品文档节赛龙舟热闹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聂耳于1934年亲自指挥,将乐曲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这首曲子,有同学可以哼唱一下吗,学生:听过,在2012你春晚我的偶像王力宏和李云迪演奏过初中那时候欣赏过老师:大多数同学都听过了,可能有的同学没听过,下面我们将继续重温这首欢快美妙的音乐,你们来听一下乐曲应该分为几个乐段,等下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播放视频展示PPT讲解乐曲的分段3. 欣赏《毕业歌》老师:同学们,以前毕业的时候有唱过毕业歌么,学生: “没有唱过”“唱过”老师:好~那下面我们来学习欣赏一下这首乐曲《毕业歌》,这首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

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在毕业前他们欢聚一堂时唱了《毕业歌》。

听完之后发表一下你们的感受,注意里面的歌词。

简单的阐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毕业歌》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毕业歌》老师:同学们,发表一下你们的感言吧~9 / 15精品文档学生:“朝气蓬勃”“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老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特别好,这首歌的主题是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

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热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毕业的离情感伤,没有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的忧愤与担当,就无法把救国的责任心和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表达出来,整首歌曲既有革命的英雄气概,又充满了强烈的乐观主义,表现出了中国革命青年的光辉形象。

我们来大声地、有感情朗读一遍这首歌的歌词好不好,学生: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老师:大家朗读的非常好~下面来学唱一下这首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