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贸易救济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贸易救济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贸易救济【主题】:浅谈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贸易救济【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救济,新贸易保护主义,倾销,补贴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反倾销程序,惩罚性关税【摘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主要发生在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中国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等两大领域。

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等方面。

两大领域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由于后者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更重要。

因此中国的政策重点应当放在后者。

中国在采取对国内产业实施贸易救济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面对中美贸易摩擦。

正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国际上的种种因素,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将近30年的停滞和彷徨。

而此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在1979年到2002年之间,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率为25%;1988年中美两国贸易额为100亿美元,是1979年的10倍;到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2004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另外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估计,在2001-2003年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增加52%,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达76%。

据美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五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

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中美之间贸易关系的紧密发展,相辅相成。

当然,中美贸易摩擦也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

现今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是针对两个领域。

其一主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也就是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二主要是中国处于比较劣势的领域,也就是中国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互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步由中国处于优势的产品货物贸易更多地转向中国处于劣势的服务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

二、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增加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依旧存在着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突显。

在这种发展不均衡的大背景之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登上了世界贸易的舞台。

而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实体,紧密的贸易来往必然也造成相当多的贸易摩擦。

(一)从美国方面谈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原因1、经济发展下滑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来看,美国经济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的经济受到的极大地冲击,于此相比较,中国的经济则处于相对平稳的持续发展中。

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之下,贸易保护主义应运而生。

贸易救济(Trade Remedy)亦称“对外贸易救济”或“外贸救济”(Foreign Remedy),是指国内产业受到或即将受到国际贸易损害时,主管当局对己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损害采取的补救或预防措施。

根据各国立法与实践,救济的职责均由政府机构承担。

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贸易保护的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突显出来并伴随着一系列的相关手段,比如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

这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2、遏制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已成为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坚决反对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

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市场运作等许多方面走中国特色,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一旦其强大后会与美国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包括经济上,政治上,文化等各方面的。

因此,美国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扼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手段有包括提出,宣扬“中国威胁论”,找各种借口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鼓吹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量是一种补贴手段等等。

这也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二)从中国方面谈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原因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于依赖美国市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性较大。

而在对外贸易的进程中,出现了对于美国市场具有绝对占有率的情况。

如2005年,中国出口的玩具娃娃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8%,鞋类占64%,软面箱包、手提包占51%。

可见,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过大,造成了一旦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中国只能被动应付。

2、出口的产品不具有自己创新的高新技术,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现阶段,我国出口的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往往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产业,而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以及价格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又经常被美国斥责为低价倾销,同时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发补贴的调查以及设置环保审核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又会明显化。

中美贸易摩擦避无可避。

三、中美贸易中的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贸易救济是指国内产业受到或即将受到国际贸易损害时,主管当局对己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损害采取的补救或预防措施。

根据各国立法与实践,救济的职责均由政府机构承担。

贸易救济现存有保护说,公平说以及自由说三种。

主要包括反倾销规则,反补贴规则,中美贸易摩擦演变到今天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一)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及影响1、美国对于中国产品发起的一系列反倾销审查以及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关税降低及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尤其是配额、许可证等限制进口措施的限制使用,反倾销逐步演化为世界各国最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前不久就爆发了美国针对中国轮胎的案件审查,北京时间9月12日,奥巴马签署决定,美国将对中国输美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依次为35%、30%、25%。

国内外专家认为,这一裁决是美国违背自由贸易原则、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典型例证。

2、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美带来的影响美国“轮胎特保案”的裁决,实质上又是美国推行贸易保护的例证。

对于中国来说,一旦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将有30家左右的轮胎企业减产或者停产,近10万产业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可以预见,短期内我国轿车和轻卡轮胎输美将停滞。

对于美国国内而言,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超过10万美国人的就业也将受到影响,低收入群体会推迟更换轮胎,进而引发高速公路上更多的安全隐患。

美国采取这一特保措施,将对美国零售业者和消费者带来严重后果,并①可能最终导致美国失去2.5万个就业岗位。

(二)中国对国内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在不断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也采取了一些对于国内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重要是实施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这些产业主要涉及化工、轻工、纺织、钢铁、电子、造纸、医药七大行业。

自1997年我国发起新闻纸反倾销调查以来,在45起反倾销调查中,化工产品涉案30起、占全部案件总数的66.7%,纸产品涉案5起,钢铁产品涉案3起,轻工产品涉案2起,纺织产品涉案3起,电子产品涉案1起,医药产品涉案1起。

(二)中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手段1、中国在贸易过程中提起的反倾销申请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中国针对一些国家违规的倾销和补贴措施,积极利用世贸规则,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申请,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反倾销程序包括八项,分为,首先确立反倾销调查的主管机构,进行反倾销诉讼的提起,进行反倾销的调查,反倾销的结束和终止,初裁与终裁,反倾销的行政复议,司法审查,反倾销税的征收。

①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盟法律顾问特罗斯文指出2008年9月,中国就针对美国尼龙66切片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低价倾销,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申请。

商务部经过法定程序深入调查,2009年6月26日,发布了反倾销调查初裁公告,认为美国在中国销售的尼龙66切片产品存在倾销行为。

但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包括提起反倾销,反补贴申请,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审查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中国以反倾销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救济带来的影响在我国以反倾销为主要手段对于国内产业实施贸易救济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第一,涉案产品价格回升,涉案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口数量明显下降,所占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第二,为受损害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提高了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自我防护能力以及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能力。

但涉案产品良好的市场预期可能引发企业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

四、中美对于两国之间贸易摩擦所采取的政策(一)美国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1、对于中国占有优势的贸易领域主要采取启动反倾销案件世界各国针对中国贸易救济的案件也主要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等手段。

从1979年至2005年6月,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占713起,反补贴占3起,保障措施占45起,特别保障措施占43起。

可见反倾销是最主要的手段。

其中美国是发起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由它启动的反倾销案件就有112起,占全世界的第一位。

②在这一系列的案件中,主要是价②数据来自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格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品,如轻工和纺织服装产品,现阶段已逐渐扩展到工程机械、化工及医药原材料等产品。

美国的政策主要就是针对中国的低价格,采取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反补贴税以及对一些产品特别是纺织业产品进行进口数量限制2、对于中国输入美国的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主要采取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对此也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比如说中美在半导体增值税以及无线局域(WAPI)标准的争端。

鉴于对于具有科技含量,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一改价格政策,美国主要采取的直接手段就是限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估,并据此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的政策就是使用贸易报复手段。

(二)中国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所应当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改善方法1、加快产业的优化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开发自主名牌在美国对华启动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中国输出地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也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而美国的优势领域在于技术密集型产品。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国际分工链上的低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工业。

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的产品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包括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可是取得的经济利益却微乎其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