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2现代经济信息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

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国的产业。

二、中美国际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当前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贸易摩擦是各种政治、经济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外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因素,也有内需不足等内部经济结构和体制因素。

1.中美产生贸易摩擦的外部原因 (1)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然而仍有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入世十年内美国仍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根据世贸组织的《反侵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可以不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的国内价格来比较,这就意味着中国产品将失去相对优势(相对于国内廉价的资源优势),因而将无法与其他国家产品竞争。

美国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和经济霸权地位,将会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为维护其本国相关产业利益,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一反倾销条款进行滥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中美贸易摩擦。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流 随着我国贸易规模扩大和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防范疑虑加重,国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

从最早的“军事威胁论”、“安全威胁论”到现在的“能源威胁论”,所有这些论调都为外国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贸易摩擦案件的增多。

2.中国经济自身的不足,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然而国内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些自身的缺陷成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也成为了中国与美国等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1)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 根据大卫里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

我国劳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

这就决定了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而这些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附加值低,此类产品大量出口给美国产生巨大冲击。

美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必然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引发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2)内需不足拖累了进口增长,扩大了贸易顺差内需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过剩生产力,增加了出口的压力。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影响,外加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使得大众的消费潜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我国出口就形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增大。

而由于内需的不足,进口增长明显滞后,使得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高频率的贸易摩擦。

(3)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的一些不当做法 在中国,许多企业存在着“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外加我国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的出口补贴,使得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对产品定价过低。

企业习惯于利用价格战术一窝蜂地降价。

相互的竟价不但使得获利空间下降,而且还容易使得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反倾销,这便助长了国外的反倾销势头,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

而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更多则是放弃应诉。

三、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所采取的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中美贸易摩擦案件中所涉及的产业基本上是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替代性非常强,其低价值决定的低价格容易被认为是倾销。

因此,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2.扩大国内需求,降低我国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

其中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制,使得人们不必过于担心由于未来的某个突发事件而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减少人们的因预防而持有的货币数量,减少储蓄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增加其当前消费。

其次,应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范围。

最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畅的融资多元化渠道。

3.加强我国企业“内功”的修炼,转变政府的服务职能 企业应当实施“以质取胜”的品牌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提高自身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调整商品的出口结构,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面对美国的反倾销中我们企业应当积极应诉,建立企业行业协会,团结一致地应对外国的无理诉讼,增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

政府应当完善其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理念,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广度、深度的加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贸易摩擦,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中美贸易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团结,更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发展与和平。

参考文献:[1]李延.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探析及应对措施.国际经贸.[2]丁黎.从贸易角度探讨我国的贸易摩擦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3]李宇.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析.民营科技.浅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周发旭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浅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作者:周发旭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刊名:现代经济信息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2010,""(3)被引用次数:0次1.李延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探析及应对措施2.丁黎从贸易角度探讨我国的贸易摩擦与对策3.李宇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析1.期刊论文陈方.陈五洲.CHEN Fang.CHEN Wu-zhou现阶段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及对策研究-黑河学刊2006,""(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多,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其深层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努力探索化解中外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维护我国国内产业安全、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期刊论文王春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应对-现代商业2007,""(30)自加入WTO后,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贸易体制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努力探索化解中外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我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学位论文王成欣我国出口商品面临的反补贴调查新形势与应对策略2009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规则下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

在国际贸易领域,世贸组织成员也通常采取此三种措施进行贸易制裁。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尤其是,2003年9月召开的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即坎昆会议的失败,意味着国际多边贸易谈判受挫,进一步增加了各国采取更加保守贸易政策的可能性。

尤其是,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阻滞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大量工厂倒闭重组、产业工人失业加剧、国内矛盾突出,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工业及化解国内矛盾,频频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抡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

对中国而言,2008年以来遭遇到了国外反补贴调查的高峰,截至今年7月份已累计遭遇反补贴案30多起,而今年1-6月份,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60起,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蔓延加剧之势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经济取得了跳跃式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的综合排位已由1978年第32位升至目前的第3位,而且与位于前两位的美国和德国的差距也逐渐缩小。

这样,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中国贸易地位的稳步上升,中国也进入了一个贸易摩擦高发期。

根据WTO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从1995年到2004年己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反倾销已成为国外抑制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贸易壁垒。

但在反倾销愈演愈烈的今天,外国政府正开始利用另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阻击和挑衅,以反补贴调查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这必须引起中国政府及各进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

以前,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生产资料价格不受市场调节而是受到政府指令严格控制,政府补贴与企业财产混淆在一起难以厘清为由,几乎不把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倾销诉讼或所谓的“市场扰乱”来制裁,所以,迄今为止,国外针对我国产品提起的反补贴诉讼较少。

2004年以前,我国虽然曾经遇到个别国家反补贴诉讼,但在中国政府干预下,都以我方胜诉而告终,可以说在此之前,反补贴只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潜在威胁。

但2004年加拿大对我国连续发起三起反补贴调查,将这种潜在威胁转化为现实威胁,预示着反补贴开始成为国外抑制中国产品进口的新武器,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根据商务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加拿大对我国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以来,截至2008年底,美、加、澳、南非、印度等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超过30起。

在这种严峻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下,我们应以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问题为前车之鉴,密切关注和研究补贴与反补贴规则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补贴与反补贴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补贴政策和反补贴立法,充分利用反补贴武器保护好国内产业的安全,促进国内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概述这部分首先阐述了补贴、反补贴的定义、分类及特征,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演进过程,提出了国外主要国家对我国提出反补贴调查的法律依据。

第二部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反补贴调查现状和影响这部分主要是论述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严峻的反补贴形势,分析了具体的原因及国外反补贴对我国的影响。

第三部分:我国在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部分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各级政府、补贴类别、企业及行业组织等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在应对国外反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我国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的对策这部分从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商品;反补贴;应对策略4.期刊论文卢萍.陈方.LU Ping.CHEN Fang入世后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自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其原因主要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我国贸易体制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努力探索化解中外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我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促进对外贸易顺利发展、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期刊论文单吉堃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与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5)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也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已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控诉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6.学位论文程云我国农产品反倾销问题研究2007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面临的贸易磨擦和争端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加强,中外农产品贸易摩擦与争端也逐渐进入了高发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