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的测量及实例
• 测量方法有:1.最小区域法 2.最小二行乘法 3.最小外接圆法 4.最大内切圆法
圆柱度误差
位置误差
1.位置误差的评定 位置误差分为定向误差.定位误差和跳动。 • 定向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方向的 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 定.(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 定位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一具有确定位置的 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 论正确尺确定.(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 • 圆跳动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 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 上测得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
•
对角线法: 是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一条对角 经,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而决定一理想平面, 以此平面作为评定平面度误差的评定基准. • 最小区域法: 包容实际表面且距离为最小的 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f. 平面度测量注意事项: 1. 被测件一定要在自由状态下. 2. 尽可能的均匀取点.
圆度误差
• 圆度误差的定义为:包容同一横剖面实际轮廓,且 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f”,如图:
形位公差的测量及实例
形位误差的种类:
形状误差
• 形状误差的评定: • 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形状误差值为最小.它最有利于 通过合格的被测件.但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 提下,也允许采用近似方法来评定形状误差. • 如:评定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时,常采用两端 点联机作为理想直线进行评定.羡定平面度误差 时,常以最远三点建立的理想平面,或通过一条 对角线而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建立的理想平来评 定.通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的形状误差值,均大 于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的结果作为促裁的依据.
• 在测量定向,定位误差时,为使基准上的形状误差 中去,基准要素取理想要素状态,所以在基准要素 上要排除形状误差.而在被测要素上是不排除表 面形状误差的.
位置误差的测量Biblioteka • 一. 平行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 的变动量,理想要素与基准要素平行. • 平行度误差的评定 • 评定面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是用 平行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要素,且至 少有两个实测点与两平行平面接触,一个为最 高点,一个为最低点。
实例分析
一.直线度 直线度误差是“被测实际线对理想直线的峦动量”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要测量直线度误差,除 有被测实际线外,还必须有一个可看作理想直线 的“标准直线”,二者以一定的方法进行比校后, 才能得到变动量.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 直线度误差可按两种法进行评定:一种是两 端点联机法,另一种是最小区域法.当被测 截面的误差呈凸形或凸形时,两种评定法评 结果相同;当被测截面的误差曲线呈波浪形 时,两种评定法评定结果则不相同.用两端 联机法评定合格的被测件,用最小区域法评 定也一定合格.如果对评定结有争议时,应 以最小区域法作为仲裁的依据.如图:
• 图中蓝色为两端点联机法 ,红色为最小区域法。 • 测量方法:略。。。。。。。
二.平面度
•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 获得平面面度误差的原始数据可以将被测表面与一 基准平面如平晶,平反,水平面,光束扫描平面等进行 比较而得到; 也可以分别测出各截面内各测点的直线 度误差,然后换算为对同一平面的数值,再进行平面度 误差的评定.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 三点法: 是选取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通过这 三作一理想平面,以此平面做为评定基准.由于决定理 想平面的三点,可以有多种取法,因此理想平面的位置 随取点的不同而异,进而造成评定出的平面度误差值 也就不唯一.按三点法评定出的平面度误差值一般比 其它的方法评定的值大.
• 评定线对面的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也是 用平行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线,这时被 测要素上至少有两个点与两平行平面接触,一个 为最高点,一个为最低点, • 评定面对线平行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是用平行 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面,这时被测面上 至少有两或点三点与与该两平行平面接触,且在 垂直,于斟准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如图:
倾斜度
位置度
同心度
对称度
圆跳动
轮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