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乳喂养课件

母乳喂养课件


哪些产妇不能母乳喂养:
心脏病、结核、精神病、肝病、性乳腺炎、 传染病等。
[部分母乳喂养]
因母乳不足或因其他原因加用代乳品补充,即为部
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
补授法:即在每次母乳喂养后再喂牛奶。此法较好,可防止母
乳越来越少。 代乳法:即一天数次用配方奶代替母乳,但全日喂辅母乳次数
不少于3次。若减至1~2次,则母乳分泌量会迅速减少。
(以前胸开扣为宜)

目的:

1、缓解奶胀或解除乳腺管堵塞及乳汁淤积;
2、喂养低体重儿(不会吸吮)或病婴(吸吮力差);
3、在母亲或婴儿生病时,需保持泌乳; 4、在母亲因工作或外出时,留母乳给婴儿; 5、防止乳头及乳晕干燥、皲裂。
* 挤奶前的准备
1、乳母喝一杯热饮料,如“果珍”汤饮等; 2、乳母把双手彻底清洗干净;

← 2、乳母体内白细胞,
产生抗体保护乳母
3、某些白细胞进入 乳房并在该处产 生抗体


4、母体感染产生的 抗体分泌进入乳 汁保护婴儿
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
㈢.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 消化、吸收、利用。
母乳中所含的生长因子、胃动素、胃泌素、乳糖、双歧因子 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的生长存。
母乳喂养好!!!

1、婴儿喂养术语

2、产后不同时期所泌乳汁
3、母 乳 喂 养 的 好 处
4、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5、喂 哺 技 巧 6、哺乳期乳房保健 7、挤 奶(目的、准备、操作手法)
婴儿喂养术语
[纯母乳喂养] 1. 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 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 物质滴剂外; 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
二、对乳母的好处:
㈠、增进母子间情感。
㈡、促进乳汁分泌暨生育调节。
血液中的泌乳素 <
有利于泌乳细胞分泌乳汁 抑制卵巢排卵 自然避孕。
泌乳素反 射
来自乳头的神经冲动 血液中的泌乳素
婴儿吮吸
泌乳素夜间分泌较多 抑制排卵
㈢、促进母亲康复
血液中的催产素 <
促进子宫的复原,防止产后出血。 可使乳腺肌细胞收縮,有利乳汁排出。
奶了)就喂奶,不限时,不限量。 按需喂哺的重要性: ①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 ②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 ③婴儿体重增长快; ④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如何识别婴儿饥饿的征象?
①婴儿张开嘴(寻找乳房);
② 发出吸吮动作或响声(咂嘴唇、伸舌头) ;
③ 吃手; ④ 快速动眼或甚至闭着双眼; ⑤ 转头或…; ⑥ 烦躁,或哭闹。
催产素反射
血液中的 催产素
来自乳头的 神经冲动
婴儿吮吸
• 使子宫收缩
㈣、母乳喂养可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 发病机率。 ㈤、有助于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
病风险。
三、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母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细菌污染, 直接喂哺简便、省时省力,十分经济。
减少家庭不必要的开支,减轻家庭其他成员 的劳动,有利于家庭和睦。 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人口素质 , 有利于社会和谐。
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新生儿出生后,尽早于30分钟内
将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产妇)胸前,帮助新生儿含吮到乳头 的过程。
皮肤早接触、早吸吮的操作 方法:
自然产: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新生儿于出生后的30分钟内,
经清理呼吸道,揩干头面部和躯干羊水、血迹,断脐后即
4、体重:每月增重<600克,出生两周后,体重低
于出生体重,说明母乳量不足。
5、神情:可见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
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使用奶瓶 和人工奶头
理由:这是因为橡皮奶头较长,出奶孔大,瓶中的乳汁容易
流出,故吸吮方便。而母亲的乳头较短而大,加之头
几天泌乳量有限,新生儿一旦习惯橡皮奶头后,将对 吸吮母乳必须花劳动不感兴趣,进而拒绝吃母乳。 重要性: ①婴儿习惯用带橡皮奶头的奶瓶喂养,就会导致乳房含接 困难(乳头错觉),而拒绝吃母乳;
不正确的含接姿势
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每次喂哺前需常规清洁双手。 不必常规的清洁乳头. 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 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 裂;如需要可用温揩奶巾清 洁乳头和乳晕。
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喂哺时,乳母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以使婴儿有 效吸吮。 每次哺乳,应左右乳房交替着喂。
摇篮式
侧卧位
环抱式
母亲正确托乳房的 姿势
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 示指至小指四指并拢、 并紧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用示指托住乳房的底部; 用大拇指轻压乳房的上部, 以免堵住婴儿鼻孔而影响呼吸;
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 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乳房解剖示意 图
肌细胞 (缩宫素促使肌细胞收缩) 泌乳细胞(催乳素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 小导管 大导管 乳头 乳窦 蒙哥马利腺 支持组织和脂肪 腺泡
初乳量少,每天约10~40ml,色黄质略稠,而蛋白
为质量,成熟乳2倍以上,脂肪较少。
主要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和补体,维 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颇丰富,对新生儿 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过渡乳] 产后6~10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 乳量有所增加,含脂肪最高。 蛋白质与矿物质含 量逐渐减, 其中 乳铁蛋白和 溶菌酶仍保持稳定水平,IgA、 IgG、IgM 和C3、C4则迅速下降。 [成熟乳]产后11天~9个月的乳汁为成熟乳。 蛋白质含量更低,但每日泌乳总量多达700-1000ml。
⑥ 鼓励母乳喂养; ⑦ 按需哺乳.
实行母婴 同室
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一天24小时同处一室。
重要性:
①母亲学会观察喂养征象;
②能做到按需喂哺;
③母亲学会如何安慰婴儿,使母婴有安全感;
④婴儿学会识别母亲,有利于建立母爱情感和母婴结合;
⑤婴儿睡得更好 ⑥可减少婴儿感染。
鼓励按需喂哺
什么是按需喂哺:
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的奶胀(表示要喂
㈥ 、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是一种挽救生命的 措施,也是对婴儿最好保护。
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 个 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
2、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 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
3、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 4、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 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利于促 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四、对人类远期健康质量有好处
“人类疾病与健康起源”研究:
许多成年疾病,特别是影响健康与寿命的疾病, 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与胎儿宫内 营养、乳儿期喂养方式生后1~2年追赶生长速度 及第二脂肪存积(青春前期)密切相关。 母乳喂养可减少乳儿(生后1~2年)生长发育迟缓及 加速,有利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预防。
帮助婴儿 含接
母亲用乳头触碰刺激婴儿的嘴唇; 待婴儿产生觅食反射张大嘴时; 顺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腔。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婴儿的嘴张的很大,下唇向外伸。 婴儿的下巴紧贴乳房; 婴儿口下露出的乳晕比口上多; 婴儿的双面颊饱满。 能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和
听到吞咽的声音。
正确的含接姿势
挤奶
坐位
坐椅
(一)母亲的体位要舒适
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体位舒适 身体放松
注意:使用授乳枕可帮助妈妈舒适喂哺
授乳枕
母亲抱奶体位的4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她自己
4.新生儿母亲不只是托他的头及肩部 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几乎纯母乳喂养]
是指用母乳喂养孩子,但也给少量的水或以水 为基础的饮料,如糖水。
[全母乳喂养]
是指纯母乳喂养或为几乎纯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母乳喂哺婴儿时,用 代乳品喂养宝宝的方法,称人工喂养。 [奶瓶喂养] 是指以奶瓶来喂养孩子,不管奶瓶中是 什么,其中也包括挤出的母奶。
一、对宝宝(子代)的好处:
㈠、可提供婴儿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母乳最营养:是婴儿最合理天然食物的来源。 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母乳所含营养素如乳糖(乳化碳水 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物质、维生素、水,最适
宜宝宝消化、吸收。
㈡、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增强抗感染性疾病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免疫活性等物质,可增加婴儿抗感染能力。 初乳与过渡乳中含有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SIgA)等,能增强呼吸道、 胃肠道抵抗力。 预防感染 1、母亲被感染
[适时添加辅食]婴儿6个月后,须为婴儿添
加辅 食又称过渡期食品、断乳食品。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合适的营养品,但4~6个月后,由 于婴儿消化器官和功能逐渐完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成
熟,对食物的质和量有了新的要求,若不适时添加辅食,
则易导致婴儿营养缺乏,体重减轻及容易感染疾病等。
产后不同时期所泌乳汁
[初乳]产后5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称初乳。
[晚 乳] 产后10个月以后的乳汁为晚乳。
晚乳的总量和营养成分都较少。
各期乳汁中乳糖含量变化不大
[前奶]是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先产生的带黄色的奶。
[前奶]
脂肪 蛋白质
[后奶]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乳糖
[后奶]是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后产生的 较白的奶。
何谓“母乳喂养”?
(母亲用乳汁喂哺自己的孩子)
母乳喂养 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将新生儿裸体抱放在母亲(产妇)胸前,让新生儿的嘴靠近 乳头,待其产生觅食反射后帮助含吮到乳头,全过程不少 于3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