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

(简单介绍有关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变化。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小朋友亲手描绘的杨浦大桥。

在这座漂亮的大桥上藏着许多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分组观察、讨论并找角,然后小组汇报),揭示课题:《角》。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①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②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是否是直角呢?谁能上台验证?(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

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直角呢?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 画角: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直角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角,请你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

(教师选择若干张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 角的分类:这里有那么多不同的角,请你把它们分一分。

(请一组学生演示、
汇报
分类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
师:钝角、直角、锐角是角家庭里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
老三呢?(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 巩固认识锐角和钝角:
a.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刚才所画的是什么角?再验证。

b. 拿出三角尺,指一指并说一说上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关系的表象。

1)按要求摆一摆:每位学生用活动角按顺序分别表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同时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充分感受锐角逐渐变化到直角,再变化到钝角的过程。

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但直角只有唯一的大小。

)2)闭上眼睛,想象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

鼓励学生举例:大家认识了钝角和锐角,那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锐角或钝角吗?
三、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 出示两把相同的小三角尺:两把小三角尺中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怎样?如何比较大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2. 出示一把小三角尺和一把大三角尺:
1)猜一猜:(指任意一组角)比一比,哪把尺的角大?
2)学生小组操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为什么两把尺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大小
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 滑梯上的角(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我们去滑滑梯玩一玩,好不好?请你找一找藏在滑梯上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判断:下面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出示课件)(要求:用手势表示:1表示锐角,2表示直角,3表示钝角。


3. 人物简笔画中的角: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美术中角也有很大的用处。

这些人物就是由许多不同的角组合而成的,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不同的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课件呈现人物简笔画)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