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历史沿革大庆地区清初为蒙旗杜尔伯特的游猎地,一直设有定居村落。
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建立了萨尔图站。
1904年开始放荒招垦,村屯渐多。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安达任民镇设置了安达抚民府,1913年改为安达县。
伪满时萨尔图被改为兴仁镇。
1946年又恢复萨尔图名字。
1947年人民民主政权在萨尔图一带建立了几个牧场,1955年合并为红色草原牧场。
1955年松辽石油勘探局开始在安达县大同一带进行石油资源钻探。
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台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把这个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
后来在大庆油田上崛起的新兴石油城亦被命名为大庆市。
大庆市始称安达市。
1960年5月26日,安达县撤销,设置安达市(地级),安达市人民委员会驻安达镇隶属松花江专区。
同年10月,松辽石油会战指挥机关移驻萨尔图。
1964年6月23日,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对外仍称安达市。
1979年12月14日,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
(一)全面发展大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
全市下辖五区四县,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62.2万,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人口121.2万。
在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中,英雄的大庆人,一次创业,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了世界级的特大油田,为民族争了光,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次创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一、经济实力大庆,处于全国百强城市前列,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大庆名列第23位,在进入百强的资源型城市中雄居榜首。
经济总量占黑龙江省1/4以上。
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连续八年保持8%以上增幅;人均GDP 4.8万元,在全国名列前茅。
骨干支柱企业突出。
大庆区域内,有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公司、石化总厂、石化公司、林源炼油厂、炼化公司、蓝星分公司等7家中直石油石化大企业,油田公司为全国企业前50强之首,2004年实现利税866.1亿元,连续5年稳居全国最大纳税企业第1名。
地方企业中联谊、华科、黑鸟、日月4户企业在国内主板市场和香港、新加坡上市,规模不断壮大。
“非油”经济发展迅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贯彻落实(此处被屏蔽)同志“未雨绸缪,考虑长远发展问题”的指示精神,大庆开始二次创业,全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地上经济”与“地下经济”正在进行一场“赛跑”。
现在,“非油”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2.9%上升到35.3%。
二、资源情况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大庆石油勘探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全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共72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据中国陆地面积的1/13。
据科学预测,这一区域至少蕴藏着100亿至150亿吨石油储量,预测天然气资源量1.17万亿立方米,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8亿吨,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000亿立方米。
大庆石油比重中等,粘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含硫量极少,是理想的石油化工原料。
石化资源优势明显。
拥有燃料成品油、润滑油、腈纶纤维、油田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原料、化肥等八大石化产品生产基地,可生产5大类400多个品种的化工产品,乙烯、聚乙烯、丁醇、辛醇等产品生产能力占全国10%以上,正在建设的30万吨聚丙烯一期工程单体规模国内最大、世界第二,30万吨复合肥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甲醇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聚丙烯酰胺生产规模和产量世界最大,石化产品精深加工原料充足。
土地资源储备充裕。
大庆土地面积大,用地限制少,多为盐碱地、废弃地,非基本农田;征地矛盾小,大多是国有土地、油田用地;用地价格低,土地“物超所值”,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
全市已辟建工业园区19个,规划面积1.75亿平方米,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规划项目区10个、面积154.5平方公里,大量工业用地有待开发。
地热资源前景可观。
大庆是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地热富集区,静态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而且水源充足,大庆位于松嫩平原底部,周围河流形成三大动力补剂区;埋层较浅,埋藏深度仅在1400—2000米之间;温度较高,地热水出口温度在40℃—90℃之间;水质优良,水中含有锌、硒、钙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众多的优势特征,使大庆的地热资源,在饮用水、洗浴疗养、反季种植、节能采暖、热带养殖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开发空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将大庆地热开发列入全省“十五”计划,重点支持推进。
草原资源十分丰富。
大庆市草原总面积103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5%,居全省第一位。
天然植被主要由草原草甸、低地盐化草甸和沼泽草甸构成,年产优质牧草5亿多公斤。
同时,还有甘草、防风、桔梗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是重要的北药药材供应基地。
电力资源量足价廉。
全市有13户发电企业,装机总容量为186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15.8%。
2004年大庆发电量8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16.3%,有26万千瓦的发电剩余容量,新华电厂33万千瓦机组2006年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增加大庆的发电能力。
大庆电价相对较低,对于前景好、拉动力大的企业和项目还可适当调减。
三、工业特色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47年来,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以上,连续27年保持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目前仍保持5000万吨以上油当量,享有“共和国加油机”的美誉。
2004年,生产原油4640万吨,到2010年仍可维持3600万吨,依然是全国最大的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发现新的可采储量,搞好天然气开发提供新的能源,努力延长油田开采期,正在向“百年油田”目标迈进。
石化工业是大庆最大的接续产业。
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扩能改造,相继建成120万吨加氢裂化、80万吨乙烯、30万吨复合肥、20万吨高压聚乙烯等一批大项目。
全市现有大中型石化企业14家,已形成集炼油、化工、化纤、塑料为主体的化工产业群,2004年实现增加值104亿元。
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发展油化工和气化工,大庆石化产业销售收入将由现在的400多亿元增加到1000—2000亿元。
地方工业是推动大庆发展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近三年来,地方工业一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石化和农产品加工、纺织、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1+5”的接续产业发展格局,金锣、奥维、华科、日月、惠尔康等一批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辟建了大豆产业园、精细化工园、皮革城、轻纺城、石蜡工业园、橡胶工业园、注塑城、塑编城等19个优势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唯一一个依托石油、石化优势创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13年来,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92亿元,工业总产值781亿元,利税102亿元。
四、农业亮点大庆是全国重要的乳业基地、畜牧强市、绿色食品强市、水产品大市,有10大国家级龙头企业、108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大庆现代农业初露端倪。
绿色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全市形成了万寿菊、红干椒、葵花籽、苇草等15个特色产业区。
绿色特色种植面积发展到260万亩,占耕地的37%,绿色食品产量达到70万吨,获得国家和欧盟认证的绿色食品标识60个,大庆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400万亩抗旱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项目正在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
装备精良的全国首家人工增雨作业队,科学截留天上水,实现了云雨资源化。
农业高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温室水平、科研设备以及产品均达到国内一流。
“村村通”工程使全市一半的乡镇通了高等级路面,三分之二的行政村通了硬化路面,200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高等级路面,村村通硬化路面。
以乳业为重点的畜牧业成为“主角”。
全市形成了奶牛和生猪、大鹅“一体两翼”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奶牛存栏达25.3万头,生猪、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195万头和904万只。
奶牛广场、奶牛公寓、托牛所的大量兴建,完善的繁育、防疫等服务支撑体系的建立,为各地、各行业人员从事养殖业创造了条件。
2004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20.5亿元,已占大庆农业增加值的51%,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
龙头企业蓬勃兴起。
全市龙头企业发展到66家,形成了以伊利、惠尔康等为龙头的乳品加工企业群;以金锣、草原兴发等为龙头的生猪、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群;以龙鹤、鑫通等为龙头的大鹅、肉鸡屠宰加工企业群,全市乳、肉、禽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0万吨、20万吨和3000万只。
以安信同维、碧港、金土地为龙头的粮油、马铃薯、番茄、万寿菊等加工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五、城市建设今天的大庆,天蓝了、水清了,路宽了、景美了,楼高了、人旺了,一派现代化都市的靓丽景象。
环境清新怡人。
大庆市区组团布局、快速通道相连、草原湿地森林相隔,百湖辉映,宽阔幽静,独具特色。
夏季由省城方向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湿地初夏皆绿妆,跌宕芦苇鸟深藏,小舟轻漾惊白鹭,菱叶浮水见鱼翔”的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景观,使人顿觉心旷神怡。
市区内百湖相拥,湖在城中、城在湖边,围湖建城、依水而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个集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星罗棋布的休闲广场,成为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大庆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1%,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我国内陆首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功能完善配套。
大庆交通四通八达,滨洲、让通铁路在市内交汇,25座火车站每天接发的客货列车通往全国,松嫩两江环抱,水路运输直通边境口岸,世纪大道、萨大路、东干线、西干线等城市快速干道贯穿各个城区。
大庆商贸繁荣兴旺,百货大楼、购物中心、商城商厦等高中低档商场布局合理,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遍布全市,农产品、建材、汽配等专业批发市场形成规模、辐射周边。
大庆文娱设施齐全,图书馆、大剧院、少年宫、宾馆酒店、夜总会使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大庆医疗档次较高,中俄眼病治疗中心技术过硬、设施先进,人民医院改建的哈医大附属第五医院、二医院改建的北京佑安医院大庆分院专家云集、医术精湛,全市医疗整体水平省内一流。
景观独具特色。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大庆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57处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石油文化游、湿地景观游、地热休闲游、民俗风情游、城市风光游,已经唱响龙江,辐射东北,走向全国。
被列为国际旅游景点的中国最大的石油科技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标志大庆油田诞生的松基三井等景点,可以使游人直观感受厚重的石油文化;草原赛马、水上狩猎、参观民族博物馆等旅游项目,可以使游客亲身体验民族风情;扎龙自然保护区观光、人居生态村休闲、野生动物观赏等旅游项目,可以使人们尽领神奇的湿地景观;“中国温泉之乡”林甸县地热资源丰富,旅游项目备受青睐,形成了到哈尔滨赏冰、亚布力滑雪、大庆洗温泉的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