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PPT课件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PPT课件


8
.
第六章 四诊
9
.
四诊
概念
基本原理
以外 测内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
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体的皮、肉、脉、筋、骨、
包括望、闻、问、切四法望而知之谓经腑之络为神与中,脏心腑,息通息过相经关络,通以联脏内
闻而知之谓外之,圣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
四诊合参
问而知之谓探之求工疾,病的本质。
3.抽搐:主肝风内动
4.偏瘫:中风证
5.痿痹
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
23 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
.
望舌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
望舌注意事项: 光线;自然伸舌; 顺序:舌尖→舌中→ 舌根→两侧; 舌苔→ 舌质。 注意辨别染苔。
24
智力问答
1、下列哪项不是七情的主要致病特点
A、影响病情转归
B、直接伤及内脏
C、直接影响脏腑气机 D、发病见表证
2、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A、怒 B、忧 C、思 D、恐
3、饮食所伤主要是
A、损伤肺气
B、损伤肝血
C、损伤大小肠 D、损伤脾胃
1
.
4、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A、肌肤甲错 B、出血、紫绀 C、刺痛拒按 D、唇甲色淡 E、肿块固定
神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 神

14
.
二、望色(主要是面色)
⒈ 常色 主色:指由禀赋所致、 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 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 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 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 所致。
15
正常面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
16
.
病色
(1)青: 主寒、痛、瘀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 微者,心血瘀阻之象
.
肾 肝胆
25
脾胃 心肺
.
正常舌象
舌 淡 红 、 苔 薄 白
26
.
病舌及主病 1. 望舌质 舌色 淡白、红、绛、紫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27
.
(1)望舌色 淡白:较淡红舌浅淡 主虚证、寒证。
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28
.
红舌:较淡红舌深
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
29
5
.
扁鹊治虢国太子病
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 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 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 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 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 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 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 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 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 的脉诊理论。
13
.
表现:神志昏迷,语
得 表现:神志清楚,语失 言错乱,或循衣摸床,

言清晰,目光明亮,神
面色荣润,反应灵敏
目无光彩,面色晦暗, 大肉已脱

临床意义:精气充足,
临床意义:精气亏损

正气未衰


表现:精神倦怠,动 作迟缓,气短懒言,
又称“回光返照”, 临终前的征兆,如本
少 面色无华,反应迟钝 假 不欲食,突然食欲增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见 青色,为小儿惊风。
17
.
(2)赤
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红赤(虚热证)
18
.
(3)黄
主脾虚、湿盛、黄疸
萎黄:脾胃气虚 黄肿: 脾虚湿盛
阴黄:寒湿证
阳黄:湿热证
19
.
(4)白色 主虚、主寒、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面色苍白: 脱血夺气或阴寒内盛。 面色晃白: 属阳虚
20
.
(5)黑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
面色淡暗: 肾阳虚
面黑干焦: 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21
.
(三)望形体
1.肥胖—痰湿体质
干瘦—多火体质
2.浮肿
水肿证、臌胀证
3.瘦瘪
恶病质
22
.
(四)望动态
1.动静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咳喘 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切而知之谓之巧。
指诊察疾病时,必须 将望、闻、问、切四 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 结合分析。
10
.
望诊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 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 的诊察方法。
12
.
包括神色形态 一、望神

全身望诊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重点是观察眼神的变化仲景巧辨麻风病
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一种官职), 名叫王仲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 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病疾”(麻疯病)的病 原。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得早点医治,要不 然到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 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没有听 张仲景的劝告。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 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反感地说:“服过了。”张 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色,肯定没 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 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的做。果然20年后,王仲 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天,便不治身亡。可惜这位极有 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舌红少苔(虚热证)
.
绛舌:甚于红舌
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舌绛少苔或无苔—久病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脏腑内热炽盛;
30
.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热毒炽盛— 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5、饮食过饱主要损伤的脏腑是
A肝胆
B脾胃 C 肝肾
D 大小肠
6、过劳包括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 房劳过度 D 劳逸过度
2
.
3
.
扁鹊见蔡桓公
4
.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 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 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 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 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 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 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 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 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