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望法
望舌色
淡红舌 淡白舌 红绛舌 青紫舌
舌体形质
内容 特征 荣 舌质滋润.红活鲜明 枯 舌质干燥.色泽晦暗 老 坚敛苍老.粗糙色暗 嫩 浮胖娇嫩.细腻舌淡 胖 胖大齿痕 肿胀 瘦 淡.瘦小而薄 红绛瘦薄
意义 病轻预后好 病重预后差 实证 虚证 阳虚水停 里热盛 气血两虚 阴虚火旺
特征 透过苔隐见舌体 不能透过苔见舌 干湿适中 水分过多 干燥无津 苔质粗糙
意义 有胃气.在表.轻 食.痰.入里.病重 正常舌象,津液未伤 主寒.主湿 津伤.阳气被遏 热盛.秽浊受阻
薄苔
苔 质 厚苔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望苔质
内容 腻苔 腐苔
特征 细腻致密.不易脱落 颗粒粗大.根底松浮
舌体偏向一边
意义 绛.阴虚火旺 淡.气血虚衰 红.热入心包 风痰阻络 中风先兆 风痰阻络
望舌态
内容 颤动 短舌
特征 颤动.动摇不定 舌体短缩不伸长
意义 气血虚衰.阴虚 动风 病情危重气血虚衰 寒凝.热盛伤阴 风痰阻络
舌态
望舌态
望苔质
内容 薄苔 厚苔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望皮肤
水痘 斑 疹 痈 疽 疔 疖
顶满无脐.易破 湿热 色紫.平铺不碍手 实热、虚寒 点小如粟、抚之碍手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灼热痛 阳证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痛 阴证 形小如粟.顶白根硬深 风火毒 形小而圆.红肿热痛.出脓即愈 热.毒
望二阴
外阴肿大.阴肿
体强 粗大、胸廓宽厚 肌肉充实 皮肤润泽 精力充沛 食欲好 气血旺
体弱 细小、胸廓狭窄 肌肉瘦削 皮肤枯槁 精神不振 食少 气血少,功能低下
望形体
体胖: 形气有余:能食,肌肉坚实,神旺有力 形盛气虚:少食,肉松皮缓,神疲乏力 体痩: 阴虚火旺:形瘦颧红,皮肤干涩 脏腑精气衰竭:久病卧床,大肉陥下
剥苔 苔剥落 ,光滑 镜面舌 光滑如镜 类剥苔 剥落处不光滑
意义 湿浊.痰.食积 胃气衰败.痰浊 食积 阴.气血虚 胃阴干涸 胃气渐复
腻苔
腐苔
剥苔
镜面舌
类剥苔
内容 白苔
望苔色 特征
薄白苔.白可见舌体 厚白苔.不见舌体 积粉苔.如积粉不燥 黄苔 苔见黄色 灰黑苔 浅黑或更深
望姿态
内容 坐姿 卧姿
阳、热、实证 坐而喜仰 胸胀气粗 向外,仰卧伸足 掀衣去被 身轻自转
阴、寒、虚证 坐而喜俯 少气懒言 向内,喜静少动 喜加衣被 身重难转
但坐不能卧 但卧不能坐
肺胀或饮停胸膈 气血大虚
望头形
头形异常则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小儿头颅均匀增大,颅缝开裂,面部较小, 智力低下者——先天不足,水液停聚脑所致; (2)小儿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 低下者—— 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所致; (3)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 者—— 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的表 现
望神
内容 两目 神情 语言 面色 体态 呼吸 提示
得神 精彩 清楚 清晰 荣润 自如 平稳 正气足
少神 失神 假神 乏神 无彩 浮光外露 不振 萎靡 突转清醒 懒言 错乱 言语不休 少华 无华 泛红如妆 迟缓 异常 忽思活动 少气 气微喘促 不足 障碍 衰竭
得神
舌体形质
舌体形质
荣
枯 老 嫩
望舌体形质
内容 特征 点 大小不一的星点 刺 颗粒高起形成芒刺 裂纹 裂沟.深浅不一 多少不等 意义 阳热亢盛 邪热亢盛 精血亏虚 舌淡裂.血虚 舌红裂.阴虚
舌体形质
点 裂纹
望舌态
内容 痿软 强硬
特征 软.不能随意而动 板硬强直不能转动
歪斜
望颈项
1、外形
(1) 瘿瘤——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2) 瘰疠——肺肾阴虚,虚火炼液成痰 或外感风火时毒,挟痰结于颈部 (3)气管不居中——悬饮病、气胸和肺部肿瘤等
望颈项
2、动态 (1)项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 ——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 (2)项软——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发育不良 或久病重病脏腑精气衰竭 (3)颈脉搏动、怒张——肝阳上亢和血虚重证 ——心血瘀阻
外阴收缩.阴缩 前阴 外阴生疮.阴疮 阴囊湿痒 阴挺
疝气 肝经湿热下注 寒凝肝经 肝经湿热或梅毒 湿热 气虚
望二阴
肛痈 肛裂
痔疮 肛瘘 脱肛
湿热或外感毒邪 肛门红肿疼痛 裂痕小溃疡 血热肠燥 紫红色柔软肿块 内痔 混合 肛门齿线以内 肛门齿线以外 外痔 痔 肛痈溃后久不敛口,形成瘘管
望头发
“肾之华在发” 头发的异常: 1、发黄干枯,稀疏易脱——精血不足。 2、斑秃——血虚受风 3、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肾虚 4、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5、小儿头发稀疏黄软——肾精亏损 6、小儿发结如穗——疳积病
望面部
1、面肿——眼睑浮肿——水肿病 2、腮肿——“痄腮”——外感温毒 ——“发颐”——阳明热毒上攻 3、口眼歪斜——风邪中络 4、苦笑面容——破伤风 5、面肌闰动——肝风内动或血虚失养
少神
无神
神乱
神乱,即神志错乱,为狭义之神异常的表现。 癫 (痰蒙心窍) 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痴 (先天不足) 表情淡漠、神识痴呆 狂 (痰火扰心) 狂躁不安、呼号怒骂 痫 (肝风夹痰) 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脏躁(心胆气虚) 焦虑恐惧、烦燥不安
望色
常色 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是明润、含蓄 病色 指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 特点是晦暗、暴露
望舌
望舌体 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候脏腑 虚实,气血盛衰。 望舌苔 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 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望舌
舌背 舌体 舌尖 组成 舌根 舌底 舌中 舌边 心肺 脾胃 肝胆 肾
舌表面有粘膜.舌乳头
望舌
望舌
舌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
望舌原理
舌与精气血津液关系密切 舌色淡红鲜明 .舌质滋润
意义 表证.轻证 湿.痰.食 外感湿温 热证.里证 热极. 阳虚阴盛 湿热内蕴
苔 色
白苔 黄苔 灰黑苔
五色主病
⑴白色主病: 虚证: 血虚、失血——淡白无华 阳虚 —— 白 阳气暴脱 ——苍白 实证: 寒证——苍白
⑵黄色主病: 虚证: 脾胃气虚——萎黄 脾虚湿盛——黄胖 实证: 黄疸 黄而鲜明——湿热 黄而晦暗——寒湿
⑶赤色主病: 实证: 实热——满面通红 虚证: 阴虚——两颧发红 戴阳——颧红如妆(真寒假热)
⑷青色主病: 实证: 寒盛、痛剧——淡青或青黑 血瘀 ——青紫 气滞 ——青黄 惊风 ——鼻柱唇周发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⑸黑色主病: 虚证: 肾阳虚——黑而暗淡 肾阴虚——黑而干焦 虚实夹杂,肾虚水饮——眼眶周围色黑 实证: 瘀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望形体
正常舌象
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正常舌象 特征:淡红舌,薄白苔 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 气旺盛。
望舌色
内容 淡红舌 淡白舌 红绛舌 青紫舌 特征 淡红润泽 舌色偏淡 较正常颜色深 全舌呈青紫 淡青紫 绛紫 瘀斑瘀点 意义 气血调和 虚证、寒证 实热、虚热 气血运行不畅 阳虚阴盛 营血热盛 瘀血内阻
第六章 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 望: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分 泌物和排泄物变化。 闻:听语言、呼吸等声音的变化。 问: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触按病人的有关部位,切脉。
诊断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达变
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 诊法合参 病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