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03中国绘画{【中国传统文化】
103中国绘画{【中国传统文化】
(五)两宋
宋 李公麟 五马图
李公麟善用线描,多不设
色,人称“白描”。以遒
劲秀雅的线描和适当的淡
墨晕染,表现五匹毛色状
貌,或静止,或缓步徐。
这幅画描绘了秋天鹿在红枫
树林的生活状态。通篇不留
空白不用线,即“没骨”的
画法。与近代的绘画风格有
相似之处。
五代 丹枫呦鹿图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 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
徐悲鸿 作品 九方皋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 百士》是徐悲 鸿的成名大作。 田横与五百壮 士惜别的场景
徐悲鸿
愚公移山
张大千 爱痕湖
周思聪
写意 荷花
丁绍光
重彩人物画
陈逸飞
周庄 双桥
二、中国绘画的分类与技法
(一)分类 表 现 手 法
工笔画:摹写现实
写意:主观情致
人物画
题 材
山水画
商代 : 司 母 戊 鼎
四羊方尊
西周 大盂鼎
3.战国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 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些早期 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 造型手段的基础。
东汉的皇帝们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 “天人感应”,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 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秦汉时代艺术 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 的光彩。
清 恽寿平
九兰图
图绘兰花数枝,苍秀挺拔、构图简洁,不用一点水墨, 纯用赭石、白粉、青花点画。该图表现了作者对澹贻堂 主人离别后的怀念之情。
(八)中国现代画家
蛙声十里出山泉
据说这是老舍出题, 有好多画家参与评 价,最后公认齐白 石的最好。
齐 白 石
虾 齐白石画虾,通过 毕生的观察,力求 深入表现它们的形 神特征。
中国绘画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国 画
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
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
裱的卷轴画,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 画”。
一、国画发展史
(一)远古至青铜
1.远古时代
以彩陶艺术为代表 ——精炼朴实
2.青铜时代——夏商周
以来第一用墨”大师之
誉。
黄宾虹山水画
李可染
(1907——1989)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 艺术家,注重山水的意
境,在写实中沉寂沉凝
肃穆的哲思。
石鲁
(1919——1982)
原名冯亚衡,中国 现代画家,长安画派主
要创始人,被称为“中
国的梵高”。
转 战 陕 北
本课小节
本节课教学上要求,重点体会,难点是 感悟。
簪花秀女图
洛神赋
澄怀象味
三、中国画的审美
(二)形神兼备
形的模仿并不是绘画的目的,而是通过形来“传神 写照”,以表现对象的神韵和内在精神。
——— 顾恺之《论画》
朱耷
三、中国画的审美
(三)追求神似
人物画要刻画出人物所具有的精神气质,山水 画要描绘山川的神采气晕,花鸟画要画出花鸟禽兽 的生机勃勃。
藏
早春图 郭熙(北宋) 画中谷壑重叠,溪涧曲折, 路桥蜿蜒,尽显山重水复的深远 之妙。
渔庄秋霁图 元代 倪瓒 主要采用“平远法”,分近 、 中、远三景。近景用笔简练,但 变化丰富;中景湖水一笔未画; 远景将对面湖岸在画面上提高,
《 临 流 独 坐 图 》 北 宋 范 宽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 二 ︶ 秦 汉
秦汉以雕塑作品为代表——深沉雄大的气魄 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画像石多为 历史故事及神仙、奇禽异兽,技法高超。
画中的百戏内容有掷剑、弄
丸、舞轮等活动 , 人物形象
近似速写 , 寥寥几笔生动地
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和气氛。
墓室壁画—— 乐舞百戏图
在这一时期中,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 物画和走兽画,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 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 景。
他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描绘了北宋京城汴
京(东京)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
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
用绢做画纸;画长528.7cm,宽24.8cm;画有
各色人物550多人,各类牲畜五六十匹。
驮炭的驴队
24
树木萦绿,渐多农家,麦场却无人
25
小轿,官人骑马,仆人随行
北范 宋宽 《 溪 山 行 旅 图 》
虚
实
虚
实
远若 成白中 若实 山处国 实, 水的画 ,水 形交家 近则 象替用 则虚 的层画 虚; 前次面 。树 后变中 (若 关化的 视实 系,描 频, 。一绘 )云 层处 则 层与 空 山形空 ; ——
用笔: 中锋 侧锋 拖笔 逆锋
用墨:泼墨法
用墨:积墨法
此画属于水墨工笔花卉,仅
一枝梅画于纸上,是中国
画构图方面的一大特点,
留出大片空白,供题词言
志。
元 王冕
墨梅图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七)明清绘画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卷
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中的琐事,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 鲜丽,姿态各异。全画构景繁复,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 插掩映。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
︵ 三 ︶ 魏 晋 南 北 朝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宋摹本)
《洛神赋》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随着环境的变 化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洛神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作为衬托的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的风格相吻合。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
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
用墨:破墨法
皴
色彩
中国画使用的色彩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随类赋色,这种化繁 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儒道思想所追求的平淡中庸、清心寡 欲的境界。 焦 浓 重 淡 清
三、中国画的审美
(一)和谐中庸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标准是孔子 中庸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主旨在于使人 的思想情感通过审美活动受到规范和陶冶。
思考与练习
1. 2.
敬 请 指 正!
26
茶坊酒肆
搬粮
27
街道
船只到岸
28
搬粮
大船聚泊
29
纤夫拉船
八人协力摇橹
30
虹桥
船夫合力奋战过桥
31
虹桥上的摊贩
驮粮的驴 独轮车
32
河港码头
33
卖药
车铺
平头车
34
衙役
进城大道
顶棚牛车
35
独轮车
顶棚牛车
36
店铺 城门
驼队
37
太平车
道士讲法
大酒楼
3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店
水井
官吏出行 说书
39
(六)元代绘画
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可谓异彩纷
︵ 四 ︶ 隋 唐
呈。
隋 展子虔 游春图——我国第一幅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唐 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
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被后人誉为“画圣”。所画线条的粗细变化很大,波折起 伏,衣纹、飘带有迎风起舞的动势,用笔难度大。
唐 张萱 捣练图
此画描绘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画卷人物有站有坐、有高有低, 构 图错落有致,善于捕捉人物的姿态神情, 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 征,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吴冠中 桥
齐 白 石
虾
齐白石画虾,通过 毕生的观察,力求 深入表现它们的形 神特征。
三、中国画的审美
(四)注重意境
中国画家通过艺术构思,用绘画的语言把 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我们把画面上传达出 来的,营造出来的意味深长的感人境界,称之 为“意境”。
黄宾虹
(1865——1955)
中国近代美术史上 的开派巨匠,有“千古
花鸟画
二、技法
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 话语: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表作 现品 主 要 手运 法用 了 高 远 的
处图 《 瀑, 溪 布雄 山 直伟 行 泻壮 旅 ,丽 图 整的 》 幅山 北 画峰 宋 面, 范 气茂 宽 势密 , 宏的 采 伟丛 用 壮林 全 丽, 景 山式 凹构